[心得] 纯真博物馆

楼主: nido (nido)   2016-05-03 07:47:36
  过去,牛津剑桥会聘雇整组仆人照料年轻的男学生们,她们不仅负责学生
的生活琐事,也发挥非正式监护人的作用。出身农村或劳动阶级的院仆,道德
标准比中产阶级更为保守固执,但学院希望维护激进异议的形象,对于性踰越
抱持宽容,彼此间的矛盾产生了一种折衷:学生们假装继续守规矩,而监护人
们也假装相信他们没犯规。这现实与表征相异的双重生活,不只存在于60年代
的伦敦学院,也是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堡,或许也是所有现代与传统争执的社
会之共同特征。
  在阿塔图尔克的带领下,土耳其走向现代化,并全力拥抱欧洲文化,不过
社会活动有其惯性,不会轻易改变,于是两种文化就在各个领域互争主导,彼
此妥协。在纯真博物馆,凯末尔痴缠苦恋芙颂的故事中,处处可见文化间的角
力:希尔顿饭店举办婚礼,清真寺进行葬礼;以走私欧洲酒宴客,用土产拉克
酒独饮消愁;聘请德国明星推销国产汽水;在富爷饭店与未婚妻茜贝尔约会,
到旧大楼公寓和情妇芙颂偷情。凯末尔周旋两者之间,既拥抱现代,又依循传
统,幻想着齐人之福。但在爱情场域中,自私占有无所不在,权力与关系角逐,
利益间的算计,才是爱情的本质。即使纯粹的付出,也是在算计那“无私不算
计”的象征资本(如扎伊姆对凯末尔痴缠的评语)。双重生活的爱情是不可能的,
所以芙颂和茜贝尔先后离开了。
  如同无法共享的爱情,“童贞”也是无法在实践与表象中糢糊化的。贝尔
琪丝受上流社会男人喜爱,女人嫉妒,但无论如何努力,失去贞节的她已失去
社会上的立足之地,在年华老去之前,因车祸而死或许也是种解脱。同样困境
的努尔吉汗,幸运地遇到向往现代女孩的麦赫麦特,但她必须极度虔诚的膜拜
传统,才能维系他们的感情。芙颂献身凯末尔后,被迫下嫁没有前途的上门女
婿,离婚后又走向贝尔琪丝的人生结局。茜贝尔与凯末尔的同居关系,让她只
能先远走法国,远离流言蜚语。书中女性脚色种种经历反复验证,在土耳其的
传统社会中,“欧洲又现代”的女人是不存在的。这并非土耳其女人思想封闭,
而是社会结构逼得她们必须假装传统又保守,否则在便无法生存。
  现在,土耳其的国产可乐被百事可乐取代,电影也早已在欧洲影展中有所
斩获,昔日伊斯坦堡的时光不在,但帕慕克用文字与物品双重珍藏了一部分起
来(连同爱情)。故事真假难辨,无论帕慕克在书中现身,或是建立实体博物馆
,都在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但无论如何,这其中情感是真诚的,读者应该
假装那是真实的,然后借此窥探那些过往年代的丑恶与美好。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晓)   2016-05-03 12:39:00
好巧,第一段刚在东尼贾德的书里看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