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oogle模式 挑战疯狂变化世界的经营思维

楼主: bekeing7 (^^)   2016-03-30 13:44:58
好读推荐:Google模式 挑战疯狂变化世界的经营思维与工作逻辑
网志好读版 : http://goo.gl/eC2iO8
推荐指数:★★★★★(满分指数:5颗星)
这本书是在参加的读书会选书之一
很有趣的是,我在出差的飞机上,看着这本书,想要把它看完
我旁边的同事看看我,看看书, 悠悠的说了一句 :
身为一个水果公司的员工,你看这本书,对吗?
我就笑出来了
只要提起Google 大家只会想起免费的员工午餐 午睡舱
却比较少去提起 Google如何成为Google
总体来说,还蛮推荐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书名看起来有点枯燥 但是他其实不是大部头的书
比较像是一本入门书,跟你说 Google如何成为Google 有什么理念是他们认同的
不像是水果公司非常神祕 这本书是由Google授权让这本书出版
当然书里面有一些公司治理的观点 你可以同意
但是这些观点,可能要思考一下,是不是适用于目前所在的领域
我想,每一间公司成功都是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
适用于Google 的 不一定适用于自己
但是是可以想一想,要是套用的Google的观点
工作模式是不是会不一样?是不是会更有效率?
我一边看这本书,一边看 一边觉得很有感触
感触是 有些观点的确跟我目前所在的公司很相近,但是有些却是大相迳庭
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领域,但是各自在各自的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本书分成8部分,就 文化,策略,人才,决策,沟通与创新 这几个层面去谈
这些方面,坊间有很多书籍在谈 每一个主题都可以长出洋洋洒洒一大落的书
但是这本书只是很单纯的分享
在这几个公司治理的关键思维中,‘Google 怎么想?’
在前排看魔术的启示
文化 相信你的标语
策略 你的计划错了
人才 招募是最重要的事
决策 共识的争议
沟通 当个超优质的路由器
创新 创造原生泥浆
结语 难以想像的世界
在前排看魔术的启示
让产品卓越的最佳之道并不是透过一份的商业企划书,
而是要尽其所能招募最优秀的工程师,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
里面有提到,从别的公司来的PM,
来的时候就洋洋洒洒的交出一份商品企划书
但是发现在这间公司行不通
Google不要一个园丁,来帮他想这个园子要长成什么样子
他只要找到品种最优良的种子,
一块肥沃的土地,施予阳光与水,让他自己长成自己的样子
这里面会有物竞天择,无法争取到阳光的,会自然死掉
但是他不去限制你会长成什么样子 可以是一片森林 也可以是一片美丽的玫瑰花
速度是成功与产品卓越的根基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速度才是决定一切 或许用在其他的行业并不适当
但是速度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
互联网世纪的新类型动物 智慧创做者 samrt creative
这里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 智慧创作者
根据作者的描述 智慧创造者有点像是以前影集的马盖先
他是企业想要招用的人才,因为他够聪明,
能够不断的经由学习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竞争
在商业模式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的时刻,
只有死守着自己原有的专长或是经验是不够的
他有精明的分析能力,能够自在的面对资料,
并用资料来做决策,但同时又可以避免冗长的分析
他在竞争的时候很聪明,但是他惯用的竞争手段,是创新。
他们有有源源不绝的新点子,充满好奇心,有满肚子的疑问,爱冒险不怕失败。
自动自发,根据自己的直觉做事,追求卓越
心胸开阔,能够坦率跟别人合作 ; 知道状况,能够详细叙述细节
善于沟通的创造者,有趣,并拥有敏锐的观察力
作者提出一个现代最有名的智慧创作者,就是Steven Jobs
这一整段很特别,会让人开始忍不住发想,那我也是智慧创做者吗?
你的职称使你成为经理人,你的部属使你成为领导人
无赖多到了一个程度就会引爆 人们会开始相信 他们必须展现无赖行为才能成功
你必须留意注意组织中的无赖指数 knave quotitent
职业倦怠是因为对重要事情的失去还感到的愤怒 ,而不是工作过度
这句话说得好有道理。
我之前一直觉得,职业倦怠是因为工作时间太长,或是工作压力太大
但是如果真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会觉得疲倦或是职业倦怠吗?
但是如果由于工作,而必须长久牺牲自己觉得重要事情的掌握,
例如家人,爱情
久而久之,工作带给我们的,就只会剩下愤恨与不满
在出现倦怠感前,也许可以先问问自已,
在心目中,自己对周遭事情的优先级是什么
现在的工作或是生活方式,是不是给你很多的不满和沮丧
这样,也许就会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后去解决它
工作占我们生活这么长的时间,该是要好好想想,否则人生苦短,多不值得啊
人才 招募是最重要的事
这边提到,对于Google来说 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堆很棒的人
很棒的人,在一起就会激起火花 并且会大胆创新或冒险
所以,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那个‘很棒的人’
书中用了好长的篇幅来描述他们如何经过多少面试,找到那一个他们觉得对的人
例如,应征人不要优柔寡断 ; 对同一位应征者,面试不超过五场
他们倾向找智慧创造者
如果不是,那也请找到学习性动物,
因为学习性动物会根据外在环境,不断的进步,
学习性动物,学习目标会驱使你冒险。
不会太担心一个愚蠢的提问或错误的回答会使你丢脸
你不会在意这些 因为你是学习型动物 而且长期来看 你会学到更多东西 爬得越高
在招募人才时 没有什么比素质更重要
职缺急迫性没有重要到可以对人才素质让步
决策 共识的争议
书中提到职场都会遇到的事情:开会
这里把开会视为一种决策的过程,并且提出以下的建议
1. 会议应该有一个决策者和主人
2. 决策者应该亲自做事
3. 即使不是决策会议 也应该有一个会议主人
4. 会议不像政府机构 不必要的会议不需要开
5. 会议规模应该控制在容易运作的范围
6. 出席会议并不是身分重要性的象征
7. 守时很重要
8. 出席会议请专注在会议上
9.
常常出席无用会议的人,大概会对这些几点很有感觉
在有些组织里面,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一起进去会议室里面,但是在里面做自己的事情
他们要做的事,只是去‘列席’
或者是会把自己的时间都排给会议,再大肆宣扬自己很忙,很重要(?)
很多事情都需要我的参与,藉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但是仔细想想,真的有需要那么多会议吗?
会议最主要的功能沟通平台,并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如果大家到了会议里,还迟迟不能做决策,那等于是生命的那几个小时被浪费了
如果是没有效率或是功用的会议,勇敢的拒绝参加会议,或是干脆取消会议吧!
沟通 当个超优质的路由器
这里提到了,尽量让所有人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多分享已知的资讯
只是可惜的是,这个观点非常不适用在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中
工作,其实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传递讯息,让大家都 on the same page
但是如果可以做到快速沟通,让大家都可以在短时间里面掌握到所需要的必要资讯,
那不仅可以缩短彼此的解释来龙去脉的时间,在做决策时,可以非常快速
这样大家就可以都快速的动起来了!
如果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下,那就代表你跑得不够快
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一团乱,似乎换一个公司可以解决这一切的问题
但是当所有制度系统都过于完善时,反而要担心
因为只有当公司不再快速的成长,才会有机会让制度系统都设置得完美无瑕
当组织或是公司不断扩张,旧有的系统跟不上,才会让人觉得一团乱
但是也不是说一团乱就是好事,要用放大镜好好的看看,什么是造成混乱的主因
是因为快速扩张,还是这里已经烂到无可救药,所以大家都摆烂
下次觉得混乱时,好好观察,也许正可以从一团混乱中,找到一条直冲天际的路
创新 创造原生泥浆
创新,是Google最让人引以为傲的一点
书中说明Google如何使用公司制度,让员工可以真正做到‘创新’
创新并不是拿一个鞭子,在所有的员工屁股后面大吼大叫叫他们要懂得创新
这‘大吼大叫’跟‘威胁考绩’的行为,本身就会毁坏创新的种子
创新的人,不用让别人叮嘱‘要去创新’,而是要别人‘允许’可以去创新
而Google如何识别什么才是好点子?
好点子的主要辨识特色是:格局要大
这个点子必须是一个大挑战大机会,会影响数亿人或甚至是数十亿的人
这样,就可以让大家知道
结语 难以想像的世界
抛开普世之间,发挥想像力,
思考你的产业在未来5年‘可能’发生什么情境,什么东西可能改变的最快,
什么东西将完全不变?再出一个可能未来情境后,还有一些更困难的疑问要思考。
不管是多么贫脊的土壤 总会生长出属于自己的花园
而我们要做的,就只是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有什么东西即将会改变,变成什么样子
也许过了10年后,整个世界会因为我们,而有翻天地覆的改变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6-03-30 13:59:00
推这本列入书单! 身为一个水果公司的员工...XDDDD
作者: valenci (birdy)   2016-03-30 14:09:00
谢谢分享。
作者: hcl692501 (pandalala)   2016-04-05 16:1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