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好读完整版:http://bit.ly/1REzvut
看这本书的因缘十分特别。一个半月前,我进成功岭受替代役新训,当时选了司法行政役
(高检署),也就是下单位后会到台湾各地的地检署服务。高检役的新训是在花莲自强外
役监狱,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不难想像为何选到这本书了吧?
待在花莲的两周,中间的周休二日到政大书城邂逅了它,也是它,使我结识了各国的矫治
制度。
有趣的是,待在花莲上课的两周,来上课的不是检察官,就是自强外役监狱的工作人员。
因此,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正好让我与这个主题能够做第一线的对话,这时来写这本书的
书摘,我想是再适合不过了。
在序文中提到,根据矫正署在2015年12月所做的统计,矫正机关核定收容人数为55676人
,而在台湾的实际收容人数为62899,也就是实际收容人为应收的1.13倍,究竟这个数字
相对而言算是好?还是不好呢?这边先卖个小关子。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一书是作者参访世界各地矫治机构的过程纪录,写作排列由
严苛、原始到进步、人性化的矫治方式。坦白说,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矫治机关也是一
知半解,甚至说认为这是社会上最阴暗的角落也不为过。
的确,这个由全国公民背书的狱政体系,一点也不透明,大部份的人一辈子没看过它,却
很少有人质疑过它。本书从以政治犯为主的卢旺达、巴西的超高度安全级别监狱,到新加
坡、挪威以社会复归为出发点的监狱,从各国文化背景切入,讨论矫治制度是否真如想像
奏效。
今天不讨论死刑存废的问题,姑且认定犯罪的人总有一天会回归社会(我想多数也是),
那这个制度是不是应该要帮助受刑人,让他们能够在服刑期间,准备好自己,再回来面对
社会?否则就算出了监狱,也会因为不见容,而成为社会的隐忧,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必须
忧心的问题。
台湾在矫治制度中,目前共有三所外役监狱,外役监狱就是因应社会复归的产物,就目前
台湾的法律规定,每位受刑人至少有0.77平方公尺的生活空间,这次虽然进了外役监狱参
访,但置身铁网内仍有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然而,就本书阅后的感想而言,台湾的条件
虽不如澳洲、挪威,但比起南非、卢旺达拥挤的程度,已经好上太多。
身为台湾人的我们,着实难以置身度外,尽管那对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没想像过的世界。我
认为政府在狱政体系上投资的确还有进步空间,本书书腰上印着曼德拉的一句话:“评判
一个国家,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最尊贵的公民,而是看它怎样对待最卑微的那群人。”
我们期望台湾能够成为一个更进步、稳定的国家,因此,改善狱政绝对是成为进步国家这
条路上需要努力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