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苹论:不必污名化小确幸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6-03-18 04:37:33
※ [本文转录自 mknoheya 看板 #1MwnLzD0 ]
作者: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看板: mknoheya
标题: [新闻] 苹论:不必污名化小确幸
时间: Fri Mar 18 04:37:15 2016
苹论:不必污名化小确幸
“小确幸”这个词条源出于日本经济不景气时代,个人已无望创业发财,也不可能在国际
上大展鸿图,于是只追求小小但确定的幸福感。这个概念传进台湾后,年轻人从中获得知
足常乐、维持现状的正当性,已变成老一辈的谴责对象。
年轻人看到小确幸的正面意义;中老年人看到小确幸的颓废消极、没有志气的负面意义,
世代隔阂已从财富利益的不公平,扩及到细微的生活哲学差别。
享受生活微小惊喜
前天举办的“迈向国际化-大学语言管理论坛”,邀请产业界以及国内五十几所大学主管
参加座谈。
会中指出有2种保护主义阻碍人才进出台湾,迟滞了台湾的进步与发展:一是政策设立种
种障碍,难引进国际人才;二是家长过度保护年轻子女,不希望子女出去闯天下,留在身
边开咖啡厅或摆摊卖手作品。与会者感叹若社会充满这种小确幸,台湾的未来在哪里?这
是典型对小确幸的责难。
“小确幸”一词最早出自村上春树1984年的文章中:“抽屉里塞满了折叠整齐卷好的干净
内裤,不正是人生中小而确切的幸福之一吗?”“散发棉花味道的白色汗衫从头上套下来
的时候,那种感觉当然也是一种小确幸。”“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我认为人生只不过像
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村上的小确幸好像和台湾中老年人的认知不同。村上强调欣赏并享受生活中微小的愉悦与
惊喜,让自己一直活在神秘的、可遇不可求的、只能心神领会无法言传的小小快乐当中。
可是台湾的大人们却把小确幸解读成胸无大志、好吃懒做、消极颓废、没有出息等负面意
义,并担忧国人对小确幸的追求从此走向饮鸩止渴之路,不但经济完蛋,国力也将大衰。
尤其受儒家奋斗上进哲学影响的大人,看到年轻人追逐小确幸,无不焦虑忧心,有如国之
将亡。
是小资男女之救赎
其实,没有必要污名化小确幸,如果我们还原小确幸的本意,它可以是在全球化经济下,
无能为力的小资男女之救赎。同时,志向远大、开疆辟土的人也需要有时享受一下小确幸
;耽溺于小确幸的人至少是个好公民,不至于亡国灭种。
日本衰退20多年,养成了一代的草食男,他们欲望淡泊、追求微观而非宏观;台湾经济也
不景气多年,会出现小确幸主义并不意外。
http://goo.gl/A5xDVY
作者: viable (《私人创作》)   2016-03-18 12:31:00
这种的观感是很自然而然感受到的 谁跟你刻意啊 脑补有病
作者: scottandk (sunkillsea)   2016-03-19 21:28:00
村上的小确性带有"努力把事情做完的小成就感,像是努力工作完的啤酒",但是很多人讲小确幸都忽略这块,变成单纯的满足现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