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现在书是不是一定都得有名人写推荐序

楼主: coolgigi (markus)   2014-11-01 23:40:46
作为Books版的固定读者 我也来班门弄斧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我的书在排版完成 还没有付印前 有一个流程是征求推荐人
当时出版社针对我的主题列出一串学者专家 问我想找哪些人写推荐
或是我自己有无推荐的人选. 由于我其实没有什么知名度 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没人可找
于是我从学者专家名单中选了三位国内这个领域的知名人士
另一位作者则是透过她的关系 找了她学校的长官
接着出版商会把文稿(还没有装订)寄过去给这些人 再征询是否要写序或挂名推荐
结果有趣的事发生了...这三位找的学者专家 二位说没空 一位直白的说不方便
反而是一位网络知名作家主动说要帮我推荐
所以我的书是没有推荐序的 只在书封面打上 三位推荐人的名字 这三位我一个都不认识
很让人不亲近的书名(公司的品格)、对多数人来说有点枯燥的议题(公司治理), 又不切身
实用(例如教你看懂xx赚3亿).我甚至连宣传都不太上(只有第一个月上了4个电台)
但是这本书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卖得好(2月底上市到8月底6刷近万本).
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仔细想想 主要还是来自网络的影响力 我发现很多推荐是来自一些知名
投资部落客.他们看完后向读者再推荐. 这些人的影响力真的要远大于我当初想要找的专家学者
所以针对这个题目, 我觉得推荐序或推荐人的功效 其实就和书的封面设计或是书名一样
只是增加读者想翻阅的动机 但重点还是在内容能不能带给顾客觉得买这本书有意义?
我觉得台湾的出版市场目前的情况(和问题)其实和台湾电视节目差不多,
在竞争激烈和市场萎缩下, 大家想的都是抄袭,进口和自嗨
─抄袭: 别家作一个受欢迎的节目 我们就依样画葫芦
─进口: 花高价直接进口国外热门节目 就不必花心血/风险去投资国内自制了
─自嗨: 很多学者或专家都喜欢写一些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东西, 总觉得写的太浅显
好像表示自己学问不够, 所以全文引经据典, 再套上一堆图表数据. 搞得像天书
一样, 然后再去怪读者水准不够.
很多人都知道要把饼作大, 可是台湾目前的作法就是我只要能多咬二口 就可以活得比你久
我觉得读者并不是笨蛋, 除非这位推荐者真的很具有份量和公信力,否则几次之后,
如果书的内容一直不如预期, 最后连推荐者自己的公信力也会下降.
: 先前也和同事谈到推荐人的话题,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 以下只是菜鸟的想法。
: 推荐人、推荐序到底对书籍的曝光和销售有没有帮助,
: 老实说只能用推理或者经验去判断,不太能做实验,
: 同一本书,1000 本是有推荐人的版本,另外 1000 本则没有,
: 然后丢到市场上去看结果。
: 业内有些人士对推荐人、推荐序的“实质成效”也有所怀疑。
: 在一年约有四万本新书的市场,而且很多书都有推荐人、推荐序时,
: 如果你是出版社的总经理或总编辑(要负责业绩的人),
: 敢不敢让新书在没有人推荐的情况下上市?
: 在没有人帮忙摇旗呐喊(尤其是没人帮忙在 FB 上摇旗呐喊)的状况下上市?
: 这里我们先假设绝大多数的书都不是所谓的“经典”,
: 毕竟“经典”所占的比率应该不高。
: 对某些业内人士来说,只要还有读者会被推荐人、推荐序吸引,就必须找人来推荐。
: 有(对的)人推荐,有可能可以多卖几本。
: 没人推荐、默默上市,你不知道会少卖几本。
: 如果你要背业绩,你敢冒这个风险吗?(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冒这个险?)
: 在我短短的养成中,这是一个“把事情做足”的概念。
: 台湾现在是不是一个“好书自己会卖”的市场?
: 我没有把握,每个人对好书的定义都不同,
: 依我的浅见,很多好书都不见得卖得好,甚至连引进台湾都没有。
: 而“好书自己卖”的速度,能不能支撑出版社活下去,也是个问题。
: 就我而言,被主题(书名和文案)吸引之后,
: 会看看推荐人是哪些人,我下次或许可以找(XD),
: 但光有推荐人是不会加分的,我偏爱有一到两篇“言之有物”的推荐序,
: 我可能可以从中获得另一种(但相关的)观点,获得一点提醒,
: 多吸收另外一个人的相关经验,甚至得知其他相关的书。
: 但这种好推荐序并不多见,我必须老实说。
: 在目前的状况,我还是会继续找推荐人、邀推荐序,
: 找谁推荐、找多少人推荐,我甚至觉得有点艺术的成分在 XD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14-11-02 00:06:00
长江后浪推前浪 推荐者失去信用就换批新推荐者还有读者若进化成不是笨蛋 但新的读者一直进入市场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晓)   2014-11-02 00:45:00
wow...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4-11-02 01:13:00
作者: fosa (阿盛)   2014-11-02 01:39:00
推作者,公司的品格真的是本好书
作者: YCR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   2014-11-02 06:08:00
推一个
作者: stunnerbhd (bhd)   2014-11-02 08:04:00
很多脸书FB投资社颓 黄国华 等等 都有推荐因为讲好的太多 黑暗面太少
作者: cue (感恩)   2014-11-02 09:42:00
哇,你是公司的品格的作者啊!里面的案例对于我上公司法的课很有帮助,让我理解为什么法条要这样设计,及可能还会有什么漏洞
作者: headcase (仙人掌上的肥肥)   2014-11-02 12:48:00
原来如此啊
作者: huanglove (SAM)   2014-11-02 13:51:00
其实主要是原PO这本书太赞.好读又实用才会有网友狂推连我不碰财经书的人最后也趁博客来66折时买进一本XD这类的书能卖个三千本已很惊人."品格"却能卖破万本.强
作者: mv328 (淯耳)   2014-11-02 16:31:00
破万本,真的太厉害了
作者: novel5566 (小说五六)   2014-11-02 19:16:00
推荐序对我来说都只有扣分没有加分的效果比较好的推荐人看了只会怀疑是不是本人写的烂的人...不想弄脏书柜连翻都不会翻
作者: han72   2014-11-02 20:34:00
基本上有主见的人也不会因为推荐人是谁而决定买不买而是看内容跟需求吧 所以推荐人对某些人来说并不会加分或减分
作者: wzch (杀很小)   2014-11-02 21:19:00
一本书的序我只会看自序,推荐序完全跳过,看完也不会回头看
作者: headcase (仙人掌上的肥肥)   2014-11-02 21:50:00
同w大,只看自序不看推荐序,不过对推荐序并不厌恶就是
作者: Musasi (以无所得故)   2014-11-02 21:57:00
推楼上
作者: zimach (^____________^")   2014-11-02 22:25:00
推公司的品格
作者: descent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2014-11-02 22:48:00
推荐序只是用来增加我的阅读量的, 我习惯把书的内容都看完。大多是些锦上添花的文字, 没有也没关系, 浪费页数。
作者: orfan (MISANTHROPE)   2014-11-03 03:14:00
有八卦推 推荐序我都是看完书才会看的 跟我想得不一样的话就记下来列黑名单因为科普书看得比较多~ 推荐序都八九不离十那几位...唉~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11-06 19:06:00
楼上 写推荐的人没收钱还要被记黑名单会不会太可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