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李光耀观天下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4-10-19 17:59:38
感谢乡民skyhawkptt推荐《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
确实引发不少思考
刚好最近很流行国际观的话题,所以我就讨论一下国际观
这是我第一次读李光耀的书,也许心得中很多点在他别本书已经是老梗了
还请各位不吝指教~
欢迎光临好读网志版的心得:
http://monkeyinsight.blogspot.tw/2014/10/a-mans-view.html
国际观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像教科书一样,知道荷兰的右边是德国、
巴西人讲葡萄牙语等等小知识就够了。更不是像一堆没水准的新闻台,
国际新闻只讲些澳洲小镇有鳄鱼跑出来之类的垃圾内容。
想谈国际观的人,可以翻翻这本《李光耀观天下》。内容直白讲出李
光耀老资政对其他国家的想法,有些内容也许有点政治不正确,但让
我们不仅了解李光耀对时局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也让我们了解为什
么要认识国际情势,以及该如何认识国际情势。
读完会发现,虽然书名叫做“观天下”,但话题还是围绕着新加坡。
意思是说,我们拥有国际观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这件事对我
为什么重要?”。李光耀也明说,他会阅读的新闻,包含“本地的、
区域的、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印度和欧洲。有时也关注中东局
势。拉丁美洲新闻几乎不读,因为跟我们不相干,太远了。”这本书
有超过一半的篇幅在谈论新加坡周围的国家,唯一的例外是美国和欧
洲,因为跟新加坡有重要互动。篇幅的比例正显示出他心中的优先顺
序。
举例来说,他谈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人口老化。日本非常强调种族
纯洁,导致难以融入外来人口,即使是海外归国日侨,也很难获得日
本社会的接纳。人口老化会造成国力衰弱,甚至消费力也衰退。这是
李光耀最不希望新加坡面临的危机。因此,以日本为镜,他坚持新加
坡应该持续引入外来人口。
他谈南北韩,则是关于封闭与开放的话题。北韩极度封闭,社会和经
济都停止发展。韩国非常开放,他们知道中国大陆是重要的邻国,所
以有大批留学生在大陆念书,商人也都在大陆做生意,造就了经济奇
蹟。相信这是在暗示新加坡这个小国绝对不可以让自己封锁起来。
此外,谈欧洲是在讲福利政策的未来。谈印度是在讲语言统一的重要
性。一切都是会回到新加坡:新加坡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
拥有国际观的第二个目的,是要了解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才能够知道
该如何跟别国互动。
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当年纽约发生911事件,有很多缺乏国际观的
美国人,问出“他们为什么恨我们?”这样的问题。觉得都是别人的
错,支持小布什出兵打爆伊拉克。结果打愈久别人愈讨厌他们,美国
名声大掉。以至于今天ISIS都已经公然斩首挑衅了,美国却仍不敢果
决反应。
世界第一大国都需要人民有国际观,小国更需要。李光耀知道,新加
坡太小了,不可能改变世界,只能在区域的巨树之间穿梭。例如他很
清楚,中国大陆在经济开放之前,和欧美的互动不足,所以新加坡可
以借由分享观点来发挥对中国的影响力。但今天中国大陆现在已经可
以直接跟美国打交道,不再需要听取新加坡的意见。所以新加坡的角
色变成协助在东南亚发挥影响力,让这个地区不再害怕中国崛起。他
不会膨胀新加坡在世界的重要性。
这似乎是新加坡普遍的心态。我曾经偶然翻阅Strait Times,里面在
分析印尼人不喜欢新加坡人从印尼大量进口木材。这样的分析会让新
加坡人心里有个底,知道自己国家哪里得罪别人,人民也就不会随随
便便就诉诸国族情感,觉得其他国家欺负我们。相反的,台湾是截然
相反的例子。明明是小国,却自我膨胀,丝毫不在乎邻国观感。例如
广大兴案发生的时候,主流媒体不断重复强调菲律宾多可恶,搞得全
民同仇敌忾,喊打喊杀,政府也冻结雇用菲籍工人,强硬要求菲国道
歉。这显示我们完全不了解菲律宾人民对台湾的看法。一来,经济学
人指出,台湾的渔民其实素来被认为过于贪婪(a reputation as voracious)
,因此菲律宾巡逻队很可能下意识比较积极攻击台湾渔船。针对单一
事件的道歉,就能解决这个长期的问题吗?二来台湾人以为菲律宾很
需要输出劳工来赚台湾钱,所以采用的制裁是冻结雇用菲籍劳工。但
是东南亚局势早就变了,各国渐渐浮现劳工荒,愈来愈不愿意输出劳
工。这样的制裁有用吗?
同样身为小国,新加坡让我们更了解国际观的重要。李光耀的分享也
是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 x77 (肛之恋精术士)   2014-10-19 18:19:00
台湾人喜欢搞民粹,媒体也乐的祝张民粹,鱼帮水水帮鱼~你不迎合民粹还会被人指责不爱台湾~话又说回来了,新加坡也算独裁国家喔~~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4-10-19 19:07:00
推 找来看看
作者: cloudawn (123)   2014-10-19 20:02:00
看来值得一看
作者: william2001 (人间似水泊)   2014-10-19 21:35:00
这本没有去年那本详细。个人对人口老化的观点不以为然,明明是前几个世代生育太多才造成老人比例过高。生态环境无法容纳那么多人口了。人口扩张模式无法无限度的下去。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4-10-21 11:40:00
只能说他的视野放的很广,更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楼主: tsim (山猴大王吼噜噜)   2014-10-21 23:20:00
推楼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