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读孟若《太多幸福》

楼主: kingandlinus (bill)   2014-09-10 12:12:57
原文转自:http://linus0604.pixnet.net/blog/post/30346943
八月中旬,因为公务的关系出国至里昂,在机场的书店买了孟若的《太多幸福》。按照原来的规划,我要先看完带去的《飞踢、丑哭、白鼻毛》以及《装祯台湾》后,再来翻它。但在机上无聊,且要看的两本书都不在手上,长途旅行,除了睡觉吃饭,还是会有睁着眼睛的时候,只好拿起在手边的它,开始翻读。
孟若的小说,还是如我印象中,开始难进入。大学时,翻读她的作品《出走》,涩涩的、不是很好读,印象中没读完。2013年,看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报导,立刻想起了她,在台湾作品一直不算多,但依照出版业的习惯,应该不久后就会有许多打着诺贝尔得奖作家宣传的作品出版,耐心等候,有了第二次好好认识她的机会。
或许如此,当我这次读起《太多幸福》,虽然前面还是被一团浓雾呛到,却有见到树林感。比喻孟若的短篇小说,像是摸著枝干,先是了解纹路,再来看到树根和树顶的距离,最后才是回到了地面上,从可以目测完一棵树大小的距离,看到整棵树的原貌。
很奇怪地,孟若的小说开始,好像都已经是故事进行到一半,比方说首篇的[多丽]先是描写了清洁妇的工作,她定期拜访心理医生,然后才从搭公共汽车时的回想了解多丽和丈夫洛伊德的分开经过。故事不按部就班的走,也不先交代会有谁出现,看似没有关系的人物,背后都环环相扣。
读著,这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如果论得奖的资格,看完这本我想是可以肯定,她有的。但是不枯燥乏味,或者说能够这么贴近一般人的作品,不咬文嚼字,不痛苦难读,是很稀少的。
《太多幸福》作为整个孟若作品出版的第一本书,无疑是有经过挑选,里面的每一篇作品都可以单独来看,其中我想挑选几个我喜欢的短篇来分享。
[虚构]描述强与乔伊斯这对夫妻,因为伊迪带着小孩出现后,引起了婚姻生活的改变。多年后,强与伊迪再分开,乔伊斯也已经另嫁,在宴会上,乔伊斯以为见到了伊迪的小孩,并回想起与强分手后,曾经做过的事。作品所以称为[虚构],是在翻读完后,你很难判断到底这些经过是乔伊斯自己脑补、小剧场爆发,还是真有其事。而伊迪的孩子,是否真的出现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乔伊斯利用这个角色在回忆婚姻失败后她利用孩子所做的试探,她在忏悔和摆脱心中的罪恶感。
[温洛克之崖]同样引人深思,且带点恐怖文学的味道。主角妮娜拜托室友去见一位波维斯先生,却被要求需要全身赤裸参与晚餐。晚餐后,波维斯先生进一步要求主角要以赤裸无法遮掩的方式朗读诗篇,直到他满意为止。角色虽然没有遭到肉体的入侵,却已然在心理遭受破坏和剥夺了。如果故事同样由村上春树来描写,应该会出现一个单独的空间,有了羊男、无数的墙壁和房间以及昏迷等待救援的少女,对,作品让我想到了《发条鸟年代记》等待救援的冈田亨的妻子久美子。
[自由基]的故事,围绕在妇人放了一位年轻人进来,却不想是杀人犯,为了保护自己,她(?)只好说起毒杀丈夫的经过,以逃过一劫。事情往往有着正反两面的机会,同一个细胞,现在是良性肿瘤,却会在某一时刻变成恶性,如何利用这个自由基,或许是作者要提醒读者事情的好坏掌握在手上,而不是事物本质。
《太多幸福》计有10个短篇小说,没有讲到的其他7篇,一样好看,孟若在掌握故事的节奏,虽然是平板,但常会有突然止歇的效果,所以翻读时,耐得住开头的寂寞,就能慢慢进入故事。
出国开会的这段时间,翻读了这本作品两次,一次是读,一次是靠自己回想每一篇作品,也是我许久没读到会让我想回读的书。现在书已经不在我手上,流浪在朋友手上,但也同样有我想再翻读一次的共鸣。
好好读过,才发现原来短篇小说要写的好,真的挺困难!
作者: m86z33 (乘御他风)   2014-09-10 13:47:00
短篇小说要写得好真的不简单,但太多幸福写得蛮好的,会让人想要再读几次,但开头真的比较难忍耐就是了,我都晚上睡前读
作者: huanglove (SAM)   2014-09-10 15:27:00
感谢分享..写得真好..我也下订单要买孟若的五本小说了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4-09-10 15:50:00
目前看了太多幸福里面的几篇 感觉过于平淡
作者: akrsw (quo vadis?)   2014-09-11 10:24:00
大推《出走》(我读的是简中版《逃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