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书的内容与引注资料比例

楼主: myislet (以为忘了却记得牢牢的。)   2014-09-05 00:33:04
感谢o大把这个问题扩充成精彩的讨论~
前面那位认为引述太多,是因为编辑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觉得其言荒谬,但可以理解他说出这种话的缘由
因为该版友认为──
编辑应该要主动做出删修的取舍。
这时候编辑面临的两难是,应该选择作者,还是选择读者?
选择作者的话,可能会变成原原po看到的那样,1/3注释比例,
而且作者写作一定有它的逻辑,轻易把附注融入正文?
一定会造成某种程度的阅读障碍与逻辑错乱。
这并不比另外加注好多少。
选择读者的话,可能就是为了让版面清爽而删注解
但我非常认同o大的两点:
1.虽然不看注释的“也许”比较多,但想看的人比例有多少,不是那么容易拿捏
2.编辑不一定有专业能力决定删除哪些注释
所以上述两者都会有问题。
因此我认为编辑应该依书籍的类型和自身经验做判断。
例如如果是这本书: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895
一本图文并茂的社群发文教学书,
是给强调实作和成效的行销人看的,
版面清爽活泼相当重要,若这种书出现密密麻麻的注释,恐怕就不适合这群读者
但如果这本书的话呢: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589
这是一本纯文字书,书中提到很多心理学实验,
例如太阳眼镜作弊实验,大猩猩传球实验,
内容一定只是带到一部分,
但注释可以帮助对心理学很有兴趣的人,去找对那个实验说明更深入的书。
所以我相信群学那本书,绝不是编辑功力不佳,
而是他认为这样做,是“依书籍的类型和自身经验”做的最佳判断。
※ 引述《omamori (お守り)》之铭言:
: 前一篇的推文,有网友觉得注释太多会想影响心情,也有人觉得“有点多”,
: 原 po 好像也觉得“有点亏”,我想差别可能是在看待注释的方式吧,
: 如果觉得注释“没用”,那“多花钱”自然就觉得没有必要。
: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看待注释的方式,是很自然的。
: ※ 引述《souldragon (太极螺旋)》之铭言:
: : 要看是什么类型的书吧?学术书籍备注和参考文献当然不能删
: : 其它就还好 若是翻译书引注的部分全部都英文根本没多少人会看
: 其实很多非文学类的书都会有注释和书单,并非只限于学术书籍。
: 文学类的书我比较不熟。
: : 打电话来骂 要看这种人有多少 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 另外一点就比较有趣,即使我们直觉可以认定全英文的注释没多少人会看,
: 会打电话来骂的人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但我们怎么判断,究竟“没多少人”
: 是“多少人”或者“多大比例的人”?
: 只有 1% 读者会看,所以可以拿掉?若有 10% 读者会看,还可以拿掉吗?
: 如果是 15%、20% 呢?决策的临界点在哪里?又,如何判断每一本书的临界点?
: 对编辑或出版社来说,这应该是无法判断的(尽管直觉是“很少”),
: 所以只能主观地取舍,而每一家出版社的做法可能都不同。
: 或许也没有所谓的对错,差别只在于
: 要不要去照顾那(我们自认为)“少数”读者的需求?
: 但相对的,少数读者对知识的完整性或延展性的需求,
: 代价可能是多数读者必须多花一点钱。
: 今天,当我们自己是没有这种需求的多数时,说“拿掉”是不痛不痒,
: 但是哪天当我们变成是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时,会不会仍旧希望自己的需求能被照顾?
: 这中间的取舍,每个编辑、每家出版社都不同。
: : 通常这类人就直接去看原文书或查论文了 比例上少之又少
: : 我看过最多注释和引注的是黑天鹅效应 超过50页
: : 不过这本是快500页的砖头书 也没超过正文1/5
: : 备注比例1/3是很夸张的页数 表示正文没什么内容?
: 有时候“有没有内容”并不完全靠字数多寡来判断。
: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不晓得您是否看过数学系的课本?
: 相传“越薄的课本越难读”,因为作者把很多证明与论述过程都用 trivial 一语带过,
: 但是对学生来说,那根本一点都不 trivial 啊 XD
: 字数多寡,和有没有内容应该很难直接判断,并不是字数越多就越有内容。
: 如果附注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可能反而要怀疑内文是不是“太有内容” XD
: 也许是作者为了不模糊作品的焦点,或者不打断读者阅读的流畅性,
: 而把许多旁征博引的部分都放到最后的附注去了。
: : 例如我也看过有些占星书 1/3都天文星历 时区表之类的
: : 那些资料再查万年历就好了 附在里面占内容我应该不会买
作者: ines1969 (ines)   2014-09-05 09:32:00
引注不是为了让读者更加容易了解内容吗?
作者: elek (elek)   2014-09-05 09:35:00
群学是学术取向的出版社,而且是华文地区高标的学术出版社注释完整只是个很基本的学术书籍标准,群学的编辑尽责而已要批这本书选得不好,还有辩论余地,至于注释页数太多,我只能说隔行隔山,除非你看得懂专业在干嘛,否则请尊重专业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09-05 16:28:00
学术书籍乱删做作者的注是一种犯罪,但编辑或译者本身加上的释可能就要迁就一下读者的感受,不要弄到妨碍阅读而且学术用书中作者的注是用来说明他下笔的依据,这删了很容引起学术道德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