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读稻泉连《重生的书店》

楼主: kingandlinus (bill)   2014-07-22 22:53:50
原文转自:http://linus0604.pixnet.net/blog/post/30218001
我家小时候住在延平北路,三段路上有间大桥书店,书店里面贩卖各种不同的文具、字辞
典,还有一些我不知道谁会想买的书。长大点,妈妈带我们到新学友去买教科书,不过文
具、贴纸或是小礼品,还是会到大桥书店。
我小时候不爱看书,到了大学才突然开窍,知道书这种东西该怎么阅读才能顺利地读完,
大学时除了图书馆,学校附近的水准书局或政大书城,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慢慢习惯,书
店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诚品虽然有冷气吹、美丽的文宣品,以及他们营造出来的阅读精
致气氛,我好像还是会想回到小时候那间大桥书店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书安静的摆在那
外,我并不需要其他,点缀气氛的装饰品。
毕业后,在图书馆工作,照理来说我应该不会再到书店了,我已经每天都在书堆里工作,
何苦再到书店增加自己的资讯焦虑?网络书店的方便,取代了传统逛书店的功能。虽然有
这么多理由好阻止我走入书店,但我还是会每周一次到书店巡巡,那似乎是没什么了不起
的小事,可我为什么阅读这本书哭个不停?
为什么我哭个不停?
书店有这么重要吗?不过就是书店,可我回想国中时921地震,停课了好一阵子,待在家
的时候,最想做的反而是看书,却无书可看。国中时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没有其他的阅
读材料。因为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反而想要阅读。
看书这件事,常被认为是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第一个被牺牲的,可是人不能不吃饭,
好像也不能不看书。真的到了世界末日,没有电器用品,没有网络,除了等死以外,就只
能和书长伴,电影“世界末日”里烧着图书馆里的书取暖等待救援。若真的世界末日,我
应该舍不得烧书,否则如何打发漫漫的末日.......
311地震后,来自震灾地区的书店从业人员,放不下工作,回到了原来书店的位址,店还
在的抢尽时间用最短的时间复原书店原貌,并重新开业。至于书店已经毁损或遭海啸冲毁
消失的,尝试用汽车当行动书店或在组合屋内做起小小的书店工作。这些人不是为了钱,
也不好意思说他们是为了阅读习惯不可中断,是有心,为灾民漫漫的等待时间,提供打发
无聊的慰藉。
少女爱看的杂志,小朋友喜欢的海贼王漫画连载,宝岛少年,书中的文字焦躁的反映了店
员当下等待着新书送到灾区,心系著让民众的阅读不中断。书里,灾民为了了解自己居住
的地方,购买提供海钓客空中俯瞰的摄影集,只想知道自己的城镇长什么样子,并且保留
下震灾前的影像。灾后,灾民另外常买的是感谢函范例,书店所能提供的是书,但就是只
有书可以在这时候发挥它的社会价值。
这本书所提揭的,不是哪里有美好的书店,不是这些书店如何从震灾中重建,而是书店的
社会价值,作为一个资讯的流通口,他们自认自己有责任及义务,为民众接通外在社会,
拒绝被这社会所隔离或资讯垄断。
为什么我哭个不停?
国际图书馆会议的海报展上,印象中日本在震灾后隔一年或两年参展的海报,画的是灾区
图书馆,如何通过阅读这件事成为支持灾区民众的力量。如果台湾发生了一样的地震,我
作为图书馆从业人员,应该怎么做?我们的社会责任在哪?我们的定位在哪?我们可以保
证在最短的时间复原开馆,提供给民众一个阅读的场所。我们会愿意这么做吗?我们能这
么做吗?我们肯这么做吗?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做到这么多吗?
使命感让这群书店从业人员,比起一般人更快的打起精神,他们需要提供书给民众,一个
可以暂时忘掉痛苦的地方,一个在灾害过后寻找生命中重要的那本书的地方。我们都应该
提醒自己,工作的使命感何在,勤勉于自己的位置上。
为何我哭个不停?那些书店从业人员的态度正是我所追求的,我在我的位置上,找到了!
附注:我推荐两套主题相关的漫画:《破晓图书馆》及《图书馆之主》,在讲述图书馆员
的参考服务可以制造的阅读经验及机会。
附注:戏剧《巷弄里的那间书店》,结合了文学作品及生活故事,将书店这个角色镶嵌进
平常生活里,也是近年我觉得操作不错的。
作者: alice910153 ( )   2014-07-22 23:17:00
推图书馆之主! 前面那部我还没看过XD
作者: dersha (DS)   2014-07-23 00:12:00
这本真的好看,看到饭馆村那篇也泪崩
楼主: kingandlinus (bill)   2014-07-23 17:19:00
饭馆那段真的让人唏嘘,不知恢复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