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个旅人,16张餐桌

楼主: OrcaKW (Orca.小元)   2014-07-09 21:54:01
      网志版:http://orcakw.pixnet.net/blog/post/376625051
**************************************
文/小元
http://0rz.tw/d9wkP
一本以“餐桌”入题的书,那我好像也得从自身的饮食写起才能显得平起平坐?
其实说到吃……如果跟我吃过饭还愿意再约下次的朋友,根本都是菩萨心肠。
吃到饱?我两盘就阵亡。
速食?对不起我薯条最多只能吃半包。
美式餐厅?呃,美国人的份量我塞不下。
便当热炒路边摊……
微笑颔首只夹两口真的不是故作矜持,只能说傲娇肠胃的心酸,谁人知。
到底有多难搞?我号称一天要吃五餐、三餐两点心,但每次的份量大概就是半碗多的饭加
上几样配菜,或是一个普通波萝面包。
所以当我饱了,同桌的大伙可能还在吃前菜或是餐前附的小餐包。
大家吃饱喝足之际,正往下一个地点移动的路上,我又默默地拿出早已预备好的面包啃食
……
讲这么多其实可以化成简单的四个字:少量多餐。
跟我一起吃饭的人说:“看妳吃饭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大胃王。”
大胃的不是你,是我的胃小。
看我随身携带食物、觉得我无时无刻在吃的人说:“为什么妳都吃不胖?”
在下吃的不是食物,是无奈。
**************************************
这本书不是游记、更不是食记,我对它的定位是分析各国文化的报告。
它不一样的是,从“吃”这个观点切入。
提到出国旅游,我们可以不买衣服、不带任何纪念品地潇洒回国。但要不在当地吃喝?
不太可能,更正确地说,是“不可能”。
我目前去过两个国家,2010年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西桂林、2012去了日本东京。
无巧不巧,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中,“吃”都占了不小的版面,这次先谈桂林的经验就好
,至于日本东京?对于一个抹茶/拉面/生鱼片控来说,要谈日式料理的机会多得很。
抵达桂林的第一项行程,是搭乘游船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沿途风光,这段最有名的
景色,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小丘,他们被命名为五指山、童子拜观音、九马画山……地理课
本上称之为“喀斯特地形”。
早上出航下午结束的行程,在游船上用餐亦是非常理所当然,而我当然也不知吃下那盘看
起来香酥可口的炸虾与螃蟹会有什么下场。
要确切形容的话,大概是一条蛟龙在我腹中兴高采烈地翻滚的那种绞痛吧。
所幸同行的团员里,有长辈拿了点她说很有用的肠胃药给我,才让我化解第一次出国就客
死异乡的危机,也能在这里把这段经验当故事来说。
恢复精神之后,我也才有力气听导游解释关于他们“吃”的文化与习惯。
自那之后我没有再去过隔一个海峡之遥的国家,以下记录的是四年前(2010)的记忆,那
个贫富差距大到我们目前难以想像的城市;繁华的五星级大饭店跟荒废田地只有几十分钟
车程的世界;与为了光观,可以在钟乳石洞里摆烤香肠摊的地方。
忘了是我父亲还是其他团员,好奇地问了导游:“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到鸡头跟鸡脚?”
导游给我的答案让我对以往习以为常的山东鸭头与鸡脚冻或是比较好听的凤爪有了不同的
眼光。
“那种东西,在这里是给狗吃的。这里的人是不吃鸡头鸭头跟鸡爪的,因为没什么肉。”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台湾人能把那些没什么肉的地方弄得这么好吃?很简单,因为以
前人很穷,所以能吃的东西通通不能浪费,想尽办把这些东西弄得可以入口的结果,就是
变化出许多吃法。我带团去过这么多国家、吃过各国的食物,我只能说台湾人在料理方面
真的很厉害。”
原来要成为世界上最会在食物上变化的民族,得先经历一段吃不饱穿不暖的饥饿岁月,才
能学会如何化没肉的鸡爪,为令人吮指回味的无骨凤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