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什么是发展?Sen谈自由、民主与普世人权

楼主: ymj1123 (YMJ)   2014-06-05 00:10:50
这篇算是心得文吗?还是读书摘要,都可以。
在六四天安门大屠杀25周年的今日,小弟想与板众分享的书是Amartya Sen的名著:
Development as Freedom (中译本:《经济发展与自由》,刘楚俊译,先觉出版)
首先聊聊,什么叫发展呢?
是经济发展才叫做发展吗?是GDP成长、Z>B才叫做经济发展吗?
让人民有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能力就不是“发展”了吗?
Sen在这本书中提出,
“人类自由的增进本身即是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自由]的
观点下,人类被视为能够主动规划自已的命运,而不只是精明发展计画的被动受惠者。”
在这本书其他的章节,Sen特别讨论了民主的重要性,底下简要摘述。
一、民主的重要性
1.本身价值:民主对于基本能力和人类生活的直接重要性
常见的一种争论是,开发中或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连温饱都是问题了,在此种经济需要迫
切的状况下谈民主、谈政治自由、公民权利未免过于“奢侈”,这些国家的人民无力负担
。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要不是假设民主发展必会对于经济发展造成阻挠,就是假设若是给
穷人在民主和经济之间选一个,他们必会选择后者,或者是直接诉诸民主只是某种西方文
化的价值,在本质上与其他文明的价值是互相冲突(如李光耀著名的“亚洲价值论”,认
为亚洲重社会秩序胜于个人权利),也不必然具有优越性。总之,它们都默认了民主与
经济发展之间存有对立而无法消减的冲突。
Sen对此提出许多实证的证据反驳,最明显的一例即是,近代民主国家几乎不曾发生过严
重的饥荒,因为政府必须回应人民的需求而有所准备和作为;反之,实施独裁的国家除了
可能有饥荒发生外,也没有证据能够支持那些箝制人民政治自由和基本权利的措施,确实
会带来经济发展的证据,因此经济需要和民主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只是个伪命题。
2.工具性角色:民主促使人们的政治诉求受到重视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如果统治者必须面对人民的批评,并且必须在选举时寻求人民的支
持,他们有诱因要倾听人民的需要。”
3.建设性角色:民主过程即是“需要”的概念化过程
正是透过了民主的过程,使得社会成员建构了价值、定义了他们的需要是什么。经济需要
是什么?它们的内容和效力如何评估?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透过公开讨论、辩论、批评和提
出异议,政治自由保障了整个过程的可能。
简言之,没有民主,或徒有形式但没有实质的民主,人民的需要是被掌权者给定的,也因
此许多主流的威权论述,诸如“民主不能当饭吃”、“维稳逻辑”会被不断地被强化及流
传,告诉人民经济与民主的两难,要人民在其中择一。透过民主的检验,可以破除这样的
伪命题,透过民主的建构,才能够得知人民的需要是什么。
二、对于人权概念常见的三种批评
接续前面Sen对于民主重要性的讨论,在Development as Freedom的其它章节,他也提到
文化与人权的关系。在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小弟现为社会科学米虫研究生一枚> <),
常想到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不可接受的不平等(inequality),所以政府或社会有义务
去除它,而什么又是可接受的不平等,所以就任由它?我的回答可能是,侵害到人权的
不平等就是真正的(该被消弭的)不平等,但这样的回答马上面接着临到“什么是人权?”
的挑战,以及那是西方价值、与我国“国情不同”等质疑。Sen在本书中的短论自然是没办
法完整回答这个问题,这也不是他的目的,但至少在他在文化价值的问题上指出了文化特
殊论者(如,亚洲价值)对于普世人权论批判的谬误之处,为人权辩护。底下简短摘述之。
1.合法性的批评
人权可能与已明确效果的法律制度混在一起,无法确定两者的边界。Sen认为人权本来就
是一组道德诉求,而不是制定的法律规章,这两者之间不必然有所冲突,“人权是高于法
律的道德逻辑系统,也是政治需要的基础。”
2.一致性的批评
人权的权利主张,没有相对人,也就是无法辨识出有谁要为了大家的权利负责。Sen认为
,“尽管人权的实现不是任何人的特定责任,但一般来说可以向所以能够帮助的人提出这
些要求......被要求的对象通常是针对任何能够提供帮助的人,即使该权利的实现可能不
是特定人或机构的责任。”
3.文化性的批评以及“亚洲价值”
李光耀:“各国的所有人民都需要有好的政府。一个国家必须先有经济发展,民主才可能
随之而来。除了几个例外,民主并没有给新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好政府。民主没有导致经济
发展,是因为政府并没有建立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和纪律。”(引用自李光耀着《李光耀
四十年政论选》,1995)
人权只是某种西方的文化价值,并不普同,也没有优先性。其他文化或许更珍视别种价值
,亚洲价值即是一种常被引用来替亚洲威权的政治制度辩护的论点,拥护者认为亚洲文化
就是比较偏好秩序、纪律与忠诚,而不重视个人的基本权利。Sen指出,这种说词通常“
并非来自独立的历史学者,而总是出自威权本身,或接进权力核心者”,我想在此处再加
个“在外围但遭到收买者”Sen应该是不会反对,实际上这种论点只是粗暴的化约法,无
视亚洲文明的多元性,Sen举出典籍中记载的印度阿育王、柯迭拉、中国孔子等人以及伊
斯兰教的思想,说明亚洲也是具有包容、自由的价值传统。这些例子显示了“现代主张亚
洲价值威权观的人,他们的立论都是建立在对于思想家与传统的非常任意的解释,以及极
端狭隘的选择。”
另方面,Sen也反驳自由、人权是西方价值传统的论点(相对于亚洲价值),古希腊时代的
民主也是将女性、奴隶排除在外,自由平等思想在西方实际上也是18世纪以后才逐渐成形
的事情。总归而言,基本自由以及人权的正当性是建立在其“本质上的重要性、为经济安
全提供政治诱因的工具性、以及价值观与优先性形成过程的建设性角色”,这因理由并不
因为是在亚洲、还是西方、还是哪个文化之下而有所不同,以亚洲价值来反对普世人权的
主张经不起检验。
以上这些书中的内容和小弟个人心得提出来供诸位板众先进参考,
愿台湾民主星火永不熄灭。
作者: iamalam2005 (山风)   2014-06-05 00:18:00
作者: resolmai (蛇鲁是我)   2014-06-05 03:01:00
沈恩推另外推荐版友,有关政治与经济间的关联性,还能参考《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