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后半 变成重量 vs 配重 论点
这边提供一些资料与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头部在没有任何追加物体
是否会对支撑头部的颈椎,有不同的负重
https://imgur.com/vNflXgB
医学研究表示,头重4.5~5.5kg
当头向下时,脖子上的有效重量会增加
15度就有12kg,到60度则增加至27kg
这说明了,就算重量一样
重心离支点越远,有效重量是不同的
回到安全帽,粗略两个变量:重量、重心
颈部要处理的,就是来自于头部与安全帽的"抗力矩"
抗力矩 = 抗力(重量) x 抗力臂 (重心到支点距离)
https://imgur.com/zVatMV8
而所谓的配重好,讲直白一点
就是抗力臂短,同重量下
抗力矩小,代表颈部负重小
甚至在不同重量下
"有机会"仍有较小抗力矩
反之,配重不好,重量差异不够大时
"有机会"抗力矩会大于重量重的款式
而配戴角度,则是会影响抗力臂
假设设计是适合趴车角度
那挺立配戴时,重心可能会较偏后
抗力矩↑ 颈部负重↑
反之,若设计是适合挺立
那趴车时,重心可能在前
抗力矩↑ 颈部负重↑
比较明显的例子
同重量的全罩跟汽水帽
因为汽水帽下巴内机构零件较多
连带该处较重,连带重心比全罩更前
抗力矩↑ 颈部负重↑
所以不论是"轻量至上"
还是"配重王道",个人认为
都只是占了一半因素而已
因为,抗力矩是两者合计的成果
而且,大多人在论述戴在头上的重量感,
通常讲的是感觉,不是数据
不过话说回来,是否真的能这样设计
还得要看看是否有充分的设计足裕
因为,要能通过安规考验是最重要,且最基本
在各部位不是刚好PASS的情况下
(如:极度追求轻量)
才比较有机会做,所谓的配重
这就关乎用料与缓冲设计了
帽壳的厚薄分布、EPS密度配置
、部件布局、甚至形状...等都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