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运研所乱下结论产生车种分流以及机车慢车管理化

楼主: grapherd (GrD)   2019-01-22 17:47:47
大家都知道
交通部对机车最喜欢嘴的
就是“机车没有外层包覆所以很危险”
依此进而延伸出“禁行机车”以及“将机车当慢车管理”的态度
要有这些态度,少不了要有些资料背书 (原来不是公路总局啊)
在 2011 年的时候,交通部运输研究所做了一份
单向三车道以下道路取消禁行机车道及允许机车直接左转之评估报告
https://goo.gl/W8AmyN
其中第三节“国际机车安全管理概念”
里面提到这样:
https://i.imgur.com/YFt9NFz.png
https://i.imgur.com/9B18Mqs.png
翻译成三段式论证就是
1. 行人/脚踏车碰撞速度 30km/h 的时候死亡率 10%,超过 50km/h 死亡率超过 80%
2. 机车跟行人/脚踏车一样没有自保能力
3. 因此要将机车行驶环境区隔/混流时降低车速到30km/h
一步一步带着大家拆解运研所乱下的结论
1. 行人/脚踏车碰撞速度 30km/h 的时候死亡率 10%,超过 50km/h 死亡率超过 80%?
回头找一下这份 OECD 报告,回头再去看一下这张图的出处
是 2005 年 New Approach to a Safe and Sustainable Road Structure and Street Design for Urban Areas 这篇论文
https://goo.gl/QajXVX (Session 18 Wramborg, pp.1294)
明明里面讲的是“行人与自行车被其他车辆以 30km/h 撞击的时候死亡率为10%,50km/h被撞击死亡机率为 80%”
直接被运研所翻译成“机车 30km/h 出车祸死亡率为 10%, 50km/h 下出车祸死亡率为80%”
而且,这篇论文出发的角度是市区的行人啊
所谓的降低速限到 30km/h 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那叫做“市区道路”
因为如我我们将市区道路的速度限制在 30km/h,可以有效降低行人或是自行车的死亡机率。
2. 瑞典英国荷兰将行人、自行车及机车等发生事故时之碰撞速度降低为30km/h以下可以降低弱势用路人25~35%的死亡数
OECD 报告里面是这样说的
https://goo.gl/88pvAg
(pp. 88)
https://i.imgur.com/GSOGEQ4.png
找一下原始资料
https://goo.gl/WL1NhF
明明这三个国家用的方式,叫做“多设立速限 30km/h 区域”、“加上圆环”等方式
给运研所翻译就变成“将行人/自行车/机车与汽车行驶环境区隔,或混流时将车速降低为 30 km/h 以下”
翻译错就算,还偷偷加上将行车环境机车/汽车区隔
明明人家是要把汽车/机车跟行人区隔
让行人更为安全
http://acrs.org.au/files/arsrpe/Grzebieta_VRU%20Treatments.pdf
https://i.imgur.com/fPxzmEc.jpg

如果上面运研所的翻译说的通,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的 rural road 还是 60 / 70 km/h 的路?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的 freeway 还是 100 ~ 130 km/h 的路?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的机车还是能在 freeway 上跟汽车跑?
这些报告明明就是以行人被撞为出发点,要求不分车种在市区要将速限降低为 30 km/h
来到台湾就变成“机车是慢车,机车只能骑 30 km/h,机车不能与汽车混流”
对就是在说你
垃圾四工处
引用资料想要佐证机车骑乘在隧道很危险
结果人家资料是在说市区多线道的状况
跟你这南澳隧道根本完全不相同 (单线道耶)
究竟什么时候才要开放南澳隧道给机车骑乘
作者: james0423 (jamescool0423)   2019-01-22 17:52:00
一群只会考试的人...到底缴税养这些人干嘛
作者: kutkin ( )   2019-01-22 18:01:00
所以北市公共汽车才会限速40但他有个重点 国际上并没有机车多的先进国可参考第二张图的 第二段第四行
作者: rainveil (多栗)   2019-01-22 18:05:00
废了几十年废到全体国民都知道你还能期待什么
作者: kutkin ( )   2019-01-22 18:06:00
再来 不管机车 汽车谁对 事故当然都小车损大用这偷渡的话 那行人不要出门
作者: su31tak (su31tak)   2019-01-22 18:08:00
推打脸,另外建议缩个网址
作者: GORDON2037 (西风)   2019-01-22 18:2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