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晚跟第三天整天的行程基本上就是在家爽爽过,吃爸妈做的菜,
听老爸讲他又种了以及又想种什么绿绿的东西,
跟老妈一起骑车试新胎还有讨论接下来的路线。
然后在门前拉张椅子,坐着跟隔壁邻居的大黄狗玩。
早知道就不环岛了,干脆八天都在关庙这样爽多好。
https://i.imgur.com/aqqdNEm.jpg
https://i.imgur.com/DWg375Y.jpg
第四天早上从关庙出发,根据昨天讨论的结果
走台十九甲到阿莲接台二八过田寮到旗山,
在过田寮的高低起伏中,虫蛹包的一个缺点就跑出来了:
他其实一直在晃,不论平地、爬升还是下滑,但平地时其实无感,
爬升时就会感受到明显的踩踏节奏被影响,尤其是抽车,
下滑时也会感受到在过弯时有个明显的会有东西在后面摆一下的感受,
还好这段路面平整宽敞坡度和缓车又少,所以让我有时间适应,
后面几天就比较没这个困扰了。
https://i.imgur.com/ZBsiUk5.jpg
到了旗山麦当劳,吃了早餐,接下来走台二九到大树转台一线到万丹,
再转台二七到东港。
台二九到大树市区前这段是环岛之旅中骑起来道路体验最爽的,
路宽广笔直、平整、红绿灯间相隔大、整体地势又是沿着高屏溪平原一路微微往下,
刚好天气又阴阴的,所以基本上就是卯起来骑就对了,很舒服。
https://i.imgur.com/L818icX.jpg
进市区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跟台一线会合,这边会开始感觉到明显车多,
直到上台二七。台二七在地形上、规划上是二九的弱化版,
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骑的,只是当我转向台二七,看着我要去的方向,
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风开始变强。
下雨了,大雨,整个视野剩下原本的一半,不到几分钟车轮就开始激起水花,
这样的大雨下到我接近东港才停止,
然后我转台十七线,开始跟来自海岸线的其他队伍汇流。
其中一组最深刻的是一组四人队伍:夫妇带两个女儿,骑随处可见的车子,
带最经济的配备,以 15KM/H 左右慢慢地晃啊晃啊晃,
女儿的年纪看起来国小都还没毕业,说实在的,真的很屌,
我在国中能做出的挑战就是把车子骑到旗山然后差点把自己热晕在 182 上。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当下他们应该在台北了,希望他们玩得开心。
台十七/台一都会经过许多沿海乡镇的外围,或是中心,道路会相对繁忙,
但这时千万不要相信 google 导航叫你去试试看海堤旁道路的提议:
海堤旁的道路通常都有几个特色:
路况烂、分支超级复杂还没路牌根本看不懂,还会时常在修路。
我就在林边相信了一次,一次的代价是15 分钟,一肚子气。
真的要补给就直接以当地火车站/市区为目标,跟着省道上的路牌走就好。
中午就在省道旁的餐厅用餐躲太阳,因为刚刚淋过雨的关系,
我的传动听起来就像是在捷运出口放了一个暑假一样,
所以我得去枋寮捷安特补上个油。
https://i.imgur.com/TFPN6cX.jpg
https://i.imgur.com/uycxQmh.jp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uycxQml.jpg?e=1662014717&s=</div></div><div class=)
在1982年的时候新西兰大学就已经成功培养出不会生出蛋黄的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