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花鼓CK, Extralite, Carbon Ti, DT Swiss

楼主: ddar (白马~~马力夯.....@@)   2021-04-13 19:19:02
→ oriol01 : 这些太主观了:滑顺度,棘轮设计咬合,重量,耐用度04/13 16:01
→ oriol01 : 主观意识太强烈,跟大厂的花鼓落差很大04/13 16:02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呀??
发了两篇轮组相关文章,讲难听一点,内容真的很空洞。
被别人质疑,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回文。
什么叫做这些太主观?
主观意识太强烈??
你要不要回去看看自己一开始发的文章,感觉一下自己的主观??
※ 引述《oriol01 (elfeo)》之铭言:
: 讲道花鼓这个
: 市面上的CK花鼓很少,稀有,台湾能见度低
: 目前耐用度最高的CK花鼓,缺点就是重量不会很轻
: 要组24前/24后,会落在1480克左右,跟BORA WTO系列差不多
你这个才叫主观,轮组写1480g左右。
除了花鼓是ck花鼓之外,钢丝和轮圈是哪个型号,完全没讲。
你这个才叫主观。
: 大家公认的型号是R45,好保养好维修
: Extralite为意大利品牌,有名的偷料王,这样才能减轻重量
: 维修保养不易,特殊工具,很轻,低于200克,组起来
: 就很亮眼1250克上下,重点是只能比赛时拿出来用
: 不适合训练用的,因为东西不能跟CK比,没有那么耐用
: Carbon Ti/ Tune/ Hope 都不错,一样有不耐用的问题
你说了耐用度很主观,所以你上面说这么多花鼓不耐用,主观到爆。
耐用度怎么要会客观?
就直接说这对花鼓可以操几万km,直接又明了。
明明可以有数据的东西,可以客观看待,耐用度怎么会主观?
: White Industry 目前公认便宜,重量都OK,耐用跟CK一样,比较亲民
: 台湾很多人很喜欢用这家的
: DT SWISS 180/240/350 最便宜就是350,好点的240,稀有的陶瓷培林
: 180,重量差异不到30克,价钱差一倍,在耐用度上240是公认的
: 350是比较常见的好保养,180目前会用在ARC系列跟MONTREAL 系列
: 客制化的话也常见,重点就是价钱不亲民。DT的阻力有名的跟DURA ACE比
: CS花鼓,这是顶级花鼓之一,陶瓷培林,最致命的在于培林的
: 封条(SEALING)寿命而不是陶瓷滚珠,最早先挂掉的就是这个地方
: 虽然号称保固六年不是问题,但是只有针对陶瓷滚珠,封条
: 是最需要常常保养,价钱就好几倍
: Project 321 CX 系列,用磁铁技术做花鼓,可惜已经停产
: Industry 9 也跟CK 算是同等级的花鼓,好看,耐用,业界公认的
: 美国最常用的花鼓之一
: 不知道还有人,用过哪一些花鼓也可以分享一下
: DT的花鼓350算很不错,搭配SAPIM 刚性很够
: DT的240花鼓搭配自家的AEROLITE/SPLINE钢丝刚性不会像SAPIM那么高,很好带
钢丝刚性不是这样看的。
只要轮圈够硬,其他零件可以撑住高张力,钢丝张力拉紧到爆炸,刚性就可以撑出来。
除了非常轻量化的花鼓,钢丝张力拉紧会造成花鼓变型之外。
花鼓本身不太会成为钢丝张力的阻碍,但是花鼓耳会限制编轮的方式和钢丝选择。
钢丝张力松紧,主要还是看轮圈本身决定的。
所以你讲了一堆花鼓,甚至讲了花鼓和钢丝张力的关系......根本就讲错方向。
任何一个会编轮的人,都会深刻感受到轮圈和钢丝张力之间的关系,
花鼓反而不是影响钢丝张力的主因。
乱讲一通。
: CK花鼓市面好听的花鼓
: EXTRALITE只有轻量,耐用度不会像CK那么好或是DT
: CP直目前最高就是DT350
: CP值最低就是180
: 梦幻花鼓: CK R45跟 Industry 9
: 停产花鼓 project 321 disc 版本
: carbon ti/ extralite/ hope/ tune 就要看玩家怎么玩
: white industry 比CK便宜,也排老二
: 其他自家花鼓就要搭配他们的品牌轮组如 ZIPP/ ROVAL/ ENVE/ MAVIC/FFWD/GIANT等
: 看还有谁要不补充???
现在是故意写一堆破绽,等人来鞭吗?
真的懂的人,看完也很难补充,乱写一通是要怎么补充啦??
=====
在另一篇文章,你这样推文。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617730863.A.5A7.html
→ oriol01 : 在台湾做轮组门槛不高,只要有设备,挖几个大厂的人04/07 13:02
→ oriol01 : 就可以做,难再推品牌,跟价格定位。现在黑暗势力04/07 13:03
→ oriol01 : 都看中价钱高于品牌了,毕竟可以买两组底一组ZIPP 04/07 13:04
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把你干爆,但你真的是很小看轮组,观念也乱七八糟。
案,轮组的水非常深好不好??
有多深?
某大厂,请另一个大牌轮组商OEM多年,常常派人去监工OEM产品。
其实轮组厂根本也知道,大厂是刻意派人来偷学的,大家谍对谍多年。
大厂自认学起来了,开始自己搞,结果问题一堆,头毛还在烧。
然后你和我说台湾做轮组门槛不高,有设备,挖几个大厂员工就可以做.....呵呵呵。
自行车热开始,就有小品牌这样搞了,你可以看看现在还有几间??
轮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路一定不一样。
单纯回到花鼓的问题。
花鼓的重量,棘轮设计咬合,顺畅度,耐用度.....可以独立出来看的项目。
以前一组轮子要上市,都会拿给选手先骑个一阵子。
一个职业选手,一年大概要骑2万km。
强者我朋友,前联赛市民组冠军,一年骑1万2km。
一般爱好者,一年能骑了5千km也算很多了。
现在大家都用训练台练功率,实际上路的里程数都会更低。
耐用度,骑得多的人说了算。
里程多,直观又暴力,没得还嘴的。
以前强者我朋友,市民王傲空之鹰,一年里程数1万km起跳。
他说耐用,就是耐用,数据在那边给你看。
另外就是体重,撑得住大块头的轮组,高里程,那也是耐用的保证。
而雨骑耐候性,是另一个耐用度的面相。
多半好保养好拆装的花鼓,防水性都会是问题。
常在雨骑的朋友,多观察他们的花鼓,会有很好的实证。
耐用度哪里主观了?
恰恰耐用度是很容易客观得到的数据。
=====
咬合数的多寡,会反映在骑士启动瞬间的反应。
早年欧洲牌子的咬合数都比较低,设计理念是注重咬合面积的扎实程度。
这十多年,大家渐渐把咬合数都做高了一些,差距就变少了。
ck花鼓的高咬合数,是建立off road上的反应基础,延伸同样想法在公路车上。
off road滑行的机会比较多,瞬间踩踏时,棘轮咬合数高,反应就快。
咬合数高,重量一定变重,机构也复杂。
高咬合数,齿轮和咬合面积都会比较小,可能无法承受大出力。
这些都是高咬合数棘轮的实际困难,所以现在项ck高咬合数的花鼓很少。
而后轮单向棘轮,在滑行时的阻力,一直都有厂商想要处理。
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公司。
好不好,真的是个人选择,这确实是主观。
但,说明时,说完自己的感想,再用客观的条件佐证,这样的评论才有参考性。
=====
滑顺度,这个最大的问题是.....
轮子没有负载的状况下,空转滑顺度和上路一定有差距。
我个人的选择方式,只要是轴承本身转动时,360度一整圈的顺畅度是一致的就好。
当然可以选择很滑顺的轴承和陪林,但价格高伤荷包。
有的台厂,花鼓本身预压很低,空转很滑,上路很容易坏。
DA花鼓,出了名的珠子不滑,但耐用程度可以传家。
而目前听过最好笑的,莫过于某个台湾知名品牌,后轮左右轴承不同心。
这种烂花鼓,再好再顺的轴承,用在这种左右不同心的花鼓上.....一定不顺。
滑顺度,只要不顺的,通常都是烂花鼓。
但很顺的,不见得上路就会顺。
上路顺的,很可能耐用度很差。
=====
传统产业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厂商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研发测试。
以轮组来说,最LOW的厂商就是买别人现成的零件自己搭配组装拿去卖。
套句网友说的话,这种厂商不是研发,他们只是组装而已。
好一点的厂商,分析过现成零件的状况,选好组合后做大量的路试。
路试才有办法印证自己的想法,修正想法的不足。
很多想法无法在现成零件组合中实现,
愿意花本钱去订制特规的厂商,门槛就高了起来。
大厂,知名品牌,有资金可以去订制特殊规格来用。
和选手合作,累计更多的里程和骑乘经验,回头优化。
大厂的价值就是这样出来的。
→ oriol01 : 在台湾做轮组门槛不高,只要有设备,挖几个大厂的人04/07 13:02
→ oriol01 : 就可以做,难再推品牌,跟价格定位。现在黑暗势力04/07 13:03
→ oriol01 : 都看中价钱高于品牌了,毕竟可以买两组底一组ZIPP04/07 13:04
在台湾做轮组门槛不高,看到这一句,真的很怒。
就是因为你根本小看了轮组,看得这么浅,才会推这种文。
轮组在进入碟煞时代后,
彻底解放轮圈煞车边的限制,未来轮圈可以尝试的东西会很多。
而加入碟煞后,碟盘挤压花鼓左右空间,轮组厂势必要花更多心思去设计。
然后你和我讲台湾做轮组门槛不高.....
这么简单,你怎么不去做???
作者: focuslight38 (弗卡丝莱特)   2021-04-13 20:34:00
轮子组装厂不好经营啊,自行车热时有个FAXSON,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因为产品无竞争力啊
作者: abcd11001100 (乂粗残a依瓜纳乂)   2021-04-14 00:42:00
负阻力花鼓能对干热力学才是最强的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