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ERIDA (Merida)
2021-12-15 22:43:55http://bike.ericchen.info/20180619.htm
朝思暮想的最美下坡路段,海湾、绿树、大海交织的绝色画面,太平洋美景,我们来了!
弯月形的白沙滩、随风摇曳的椰子树,就是要带着女王来Bike访这绝美的热带风情。
我们的太平洋海天之路分为三段行程,第一段行程太麻里到东河,从太麻里的海天大道出
发,经过宛如夏威夷的华源海湾,在这里开始与云中的台东富士山相遇。特意弯入知本享
受滑顺的热带美人汤,惊叹充满卑南族色彩的天主堂。再到台东海滨寻访镇守太平洋的最
后老兵,与建在台湾的华侨会馆。在暮色中滑过温润的日式木构老建筑、老车站,利用旧
铁道改建的绿色自行车廊道,到万坪绿地上的民宿放松。隔天爬上海岸山脉的最南端,眺
望卑南平原的大地拼布,再滑过蓝色的都兰湾眺望绿岛,当然还要看看台湾唯一正在形成
的陆连岛,细细的品味全台最美的公共汽车亭,最后到现存日治时期东海岸公路上最长的桥梁
,展望台湾最弯曲的一条河,细数台湾最后的帝王石。
濒临太平洋的海天之路是一条浪漫路线,一直想带女王以浪漫的方式来旅行,终于时机成
熟,这次为女王准备了电动助力自行车eSPRESSO,Shimano 的电控系统节省了许多体力,
长途旅行也能心情愉快,可以投入更多心思于在地体验上,尤其在陡坡与长坡路段,每每
超过我后就摆出胜利的手势,看着女王克服了爬坡的厌倦,我也乐得露出被刷卡的傻笑!
两个人包车,窗外的疾雨是老天对酷暑骑行者的恩赐,是对干渴台湾怜悯的救命水。虽然
面对红色的降雨预报,但想到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曾经在暴风雨中爬上树林
里最高的一棵洋松,感受风雨狂暴的舞蹈与乐音,我们当然也要感受甘霖下的真实台湾。
https://imgur.com/UmjeGZP
太平洋,我们来了!虽然连续一周的炸弹雨,虽然雨势尚未好转,我们还是全副武装的来
到南山之国,来到福尔摩沙的曙光故乡,从这里骑向我们的太平洋海天之路!
6月下旬,南国难得的28度西清凉,太麻里车站前,滑下壮丽的海天大道,雨丝打在腿上
,海风轻拂全身,风雨带走了外表的暑气,但带不走满腔的热血!
灌篮高手樱木花道在镰昌高校前的平交道,海贼王跑来誓师 :)
太麻里自行车道,椰子树随风摇曳,充满热带风情,弯进曙光公园,大洋烟雨濛濛,没有
蔚蓝的青春洋溢,却有水墨的成熟豁然。
https://imgur.com/XGAW8bu
回到台九线不久,我们再度钻入路旁的产业道路,以往我不敢带女王骑这种陡峭的山路,
但自从女王骑了这台电力辅助自行车eSPRESSO,我就只有被刷卡的份,看着女王摆出胜利的
手势扬长而去,只能在后面呐喊,不公平!
辛苦的爬上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到这个展望点瞭望太麻里北端的北里村。
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拍摄边界交织的景象,铁路、公路、苍天、大海都在一线之隔。
所有的边界都是一线之隔,跨越界线的难度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山道上没有等到火车,回到台九线新吉路段,却意外的与火车相遇,可惜的是女王骑在后
方,没有一起入镜,雨天拍照很麻烦,要保护相机不淋湿,遇到机会又要很快地取出相机
,一不小心镜头上就有水珠影响拍摄品质,所以需要时常擦拭镜头,但为了抢拍常常忘了
,只好安慰自己,这样的照片更有临场感。
雨变小了,停在台九线399k处的瞭望亭,脱下闷热的雨衣,海风捎来六月的清凉,一抹蓝
色弯月浮现在眼帘,长空、碧海、白浪、沙滩,交织出绝色的华源海湾,沿海而行的铁道
更是带出淡淡的海角风情。
滑下华源海湾,公路的曲线与海湾相印成趣,海风徐徐,细雨沥沥,我们嗅著淡淡的咸味
,用汗水与全身的细胞感受这海天绝色,如此丰富多层次的体验正是自行车旅行迷人的地方
。
https://imgur.com/5YNOagn
心形的漂流木雕塑已经成了华源海湾的地标。
雨又变大了,不得已再度穿上雨衣,到了三和,特地找一处小路弯进去,回望华源海湾,
与一路骑来的台九线。
知道这是哪里吗,没错!远方就是知本的勇男桥。虽然是六月的夏日,但一路风雨,所以
我们特意绕进来,舒泡知本优质的美人汤。
https://imgur.com/aGKgDOw
在新温泉桥上拍照后发现,同样雨中骑行,两台车的清洁程度竟然差这么多,我的Big
Seven全车泥泞,尤其是五通的地方全是泥沙,后行李袋上更是脏污不堪。女王的
eSPRESSO有泥除,所以全车始终保持洁净,平常认为增加重量的装备,在雨中果然发挥大
功效。
深度旅行就是要进行在地的体验,所以我们不去旅店或汤屋泡汤,而是跟在地人一样,选
择自由乐捐的类公共澡堂。忠义堂是知本的一座宫庙,为了服务信徒、香客、与民众,特
别兴建了十几间的个人汤屋,我们在这里遇到许多常客、与熟客,在地的大叔大婶会告诉
你许多旅游书上没有的观点。也许有些人洗完就走,所以庙方用斗大的红字写着,请自由
乐捐 : )
知本温泉果然优质,无色无味,呈弱碱性的碳酸氢钠泉,浸泡后肌肤润滑柔细,真的是可
以养颜美容的美人汤。
带着泡澡完的舒畅上路,虽然风雨未歇,但骑行却无比愉快。随着感觉钻入乡道,黑瓦平
房错落在满山翠绿中,宁静悠闲的氛围仿佛骑进了日本乡间。
弯进知本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来拜访一座充满卑南族色彩的知本天主堂。这是知本地区最
早成立的一座卑南族天主教堂。
由里到外的装饰木雕都流露出卑南族的文化特色,地面与部分墙面采用在地的石板舖砌,
祭台背景材料是桂竹和槟榔,边缘还有卑南族的图腾,柱子上细致的雕刻让人流连,最让
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一张张人形木雕座椅,真的是满满的卑南风情。
1954年,瑞士白冷会龚岱恩神父来到知本对卑南族传教,起先是租用茅草屋为传道所,
1956年兴建了知本天主堂,1972年到1998年间,知本天主堂则由曾建次神父、洪源成神父
、费道宏神父轮流担任本堂神父。曾建次神父是知本卑南族出身,对原住民文化很有研究
,常与族人研讨卑南族文化保存之道,不只落实在教堂的建筑上,更以天主堂带动知本地
区原住民的岁时祭仪,我们在这里感受到默默带动台湾向上的力量。
丰源国小,全白的建筑,希腊蓝的屋顶,充满爱琴海的浪漫。可惜的是,因为访客缺乏功
德心,校园已经不开放了,只能从墙外浏览这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校园。
进入台东平原后,农作越来越丰富,黄金稻穗随风摇曳,台湾红藜绚丽多彩,一直躲在云
层中的都兰山也终于露脸,雨中的都兰山挺拔峻峭,云雾缭绕的神秘更增添了圣山的氛围
。
https://imgur.com/roJg0XK
在太平溪出海口,接上台东环市自行车道,一开始这段颇为惬意,但到了海滨沙丘后路就
不见了。先请女王暂歇,我往前探路,绕过沙丘,越过一小段沙滩后就是自行车专用道。
请女王骑过来,结果女王在沙滩上被强风吹倒,赶紧回头扶起女王,确认没有大碍后推车
前进。太平洋的风果然不能小觑,气象局的陆上强风特报果真不虚。
知道台东镇守太平洋的最后一位官兵是谁吗?是一位镇守在海滨公园旁的士官长,40年前
海防哨所废除后,这位老士官长现地退伍,同时商请单位将原址配为住屋,随后花了超过
30年的时间拾荒,逐年将碉堡扩建成一座四层楼的堡垒,一直到现在都还镇守在当地。
这个故事果然安抚了女王,带着女王来到故事中的堡垒,当地人多称为白屋,补丁状的房
子颇有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女王在白屋前来回骑了两趟,不停地赞叹老伯无师自通,竟然
可利用废材盖起这么庞大的白屋。
记得在国外曾经看过几座华侨会馆吗?
记得啊。
台东也有一栋华侨会馆喔。
台东,怎么可能?自己的土地,都是自己国人,哪有什么华侨。女王一时还没转过来!
日本在1895年至1945年间统治台湾,刚开始两年,台湾住民可以自由选择去留,两年后留
下的住民就转为日本国国籍。所以,1897年到1945年间的台湾住民都是日本籍,从大陆来
台湾的华人就成了华侨,台湾也成了侨居地。
台东中华会馆于1927年成立于台东街宝町现址,这栋建筑是台湾地区仅存的中华会馆,采
RC加强砖造,白色外墙,二楼圆形的山头上有国徽与稻穗装饰,四扇弧形拱窗上都有拱心
石,完美地融合了当时台湾热门的建筑风格与大陆民国初期的国家符号,如此风格的建筑
真的是台湾硕果仅存的了。
台东天后宫是清朝廷在台东唯一的官庙。1888年大庄事件,起事民众围攻官署,官兵被围
半个月,日夜祈求妈祖与观音保佑,直到援军抵达民众才退去。次年提督张兆连等人为感
恩妈祖与观音灵显相助,捐银倡议建庙,1891年完工,光绪帝御赐“灵昭诚佑”匾额一方
,是镇宫之宝。
https://imgur.com/CrVE2SW
中山路与宝桑路口,有许多栋日式宿舍。
其中四栋是1937年兴建的日式宿舍,日治时期用是台东厅高阶官吏宿舍,现在作为宝町艺
文中心。
最左侧独栋宿舍在战后曾作为市长官舍,另外三栋则是双并式建物,四栋皆是木构建筑,
凸窗是一大特色,室内有玄关、起居间、及卧室等。
好喜欢这种温润的木构建筑,让人可以同天地一起呼吸,尤其在风雨的暮色中,更是流泻
著暖暖的温度。
骑进铁道艺术村,这里是旧台东火车站的活化再利用,原来的月台与铁道都保存良好,三
节DR2050旧车厢停在铁道上展示,还可见到机关车库与货运仓库,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
台铁车站。
台东铁道艺术村也是台东环市自行车道的起点,在市区内的这段自行车专用道就是利用旧
铁道的路基铺设的,两旁绿树成荫,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廊道,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就是要把时间留在这美好的事物上。
原来的铁道桥也改建成自行车道专用桥,骑行在桥上的视野无比宽广,车道一路向西北西
行,直望中央山脉的俊秀,难怪这条自行车道也被称为山海铁马道。
傍晚,来到我们今晚的家 - 绿茵小筑,一家农场转型经营的民宿。进到入口的接待大厅
,四周绿草如茵,心想好美的环境,只是客房在哪里?
https://imgur.com/U19P82g
管家骑上自行车引领我们,穿过一小段绿廊,再经过一大片草地,在虫鸣声中抵达我们入住
的客房。望着四周大片的绿意惊叹,这一定是我们住过的民宿中基地最大的一家(后来管
家告诉我们,占地超过一万坪!)
打开厚实的房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雅致的小客厅,木质地板流泻著温馨的氛围,大片的
边窗将户外的绿意引入室内,卧室与客厅是半相连的隔间,拉起门帘就能减少干扰。卧室
宁静干净,床软硬适中,一夜好眠,迅速消除在雨中骑行一天的疲劳。
超大的分离式卫浴,隔成浴室、厕所、美容三个空间,干湿分离,使用的爽度提高。功能
独立,各取所需。
早餐是最令人期待的,户外大面积的绿意被引入室内,餐厅生气勃勃,让人食欲大开。
主食有三种选择,女王选了原住民的小米粽(又称阿拜Abai),小米混合糯米,包著猪肉
内馅,先用假酸浆叶包覆,最外层包著月桃叶,月桃叶与假酸浆叶混合的特殊香气全部渗
入到米粒中,米粒松软、好嚼,假酸浆叶顾胃,不只健康美味,还有浓浓的原住民特色。
我选的是知名的卑南肉包,拨开外皮,里面是满满的汤汁,内馅饱满,吃起来不油不腻,
满满的饱足感。另外还有生菜沙拉、及水果,现磨豆浆也让人惊艳,采用非基改的黄豆,
蒸过后才打汁,不滤渣,豆香浓醇,沙沙的口感极佳,又有饱足感。
因为我们骑车旅行,管家额外帮我们多准备了一份坚果馒头,这是由身心障碍庇护工场-
牧心餐坊所制作的。馒头内馅丰富,有桂圆、核桃、葡萄干、起司、及葵瓜子等,口感绝
佳。
管家说也可以在户外的餐桌上享用早餐,如果不是阴雨,我们一定会选在草地上看着都兰
山用餐的。
走11乙省道,穿过台东大桥,东北方就是海岸山脉南端的利吉恶地,骑11乙的一个目的就
是要骑经海岸山脉的最南端。
另一个目的是要爬上凌云宝殿,一处眺望台东平原的祕境。超陡的好汉坡,女王轻踩他的
电力辅助eSPRESSO就扬长而去,我好不容易挺上来,女王已经在宝殿前的平台上露出胜利
的微笑,我只能大喊不公平!但心里还是暗自高兴,女王终于不再视爬坡为畏途了,电力
辅助自行车真是女王救星,是引导女王共骑最好的投资。望向台东平原,翠绿的大地拼布在
眼前绵延,心情一片舒畅,女王不知我为何微笑,真男人就知道,汗水与被女王刷卡都值
得了。
斗大的雨滴奏然而下,再度穿上雨衣,转入台11线,太平洋,我们回来了,云雨中的东海
岸,多了一份诗意,多了一份洒脱,多了一份豁达。
当心动物,原以为只会出现在驾照考古题的交通标志,竟然还会立在台11线上。
答案出现了,椰子林下方,一群黄牛优闲地吃著草,南方之国果然有股浓浓的热带风情。
滑进杉原的富山保育区,一处满布珊瑚礁的潮间带区,早期渔类资源丰富,但过度捕捞耗
竭,后来划设为禁渔区,复育鱼类有成,成了地方新兴的观光景点,所以圈起栅栏,游客
购票入园喂鱼,我们意在大海与珊瑚礁,遥望就满足了!
https://imgur.com/mtkjt2o
再度上路,感觉后轮会晃,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赶紧停车查看,后轮快没气了,昨天炸
弹雨的考验还不够,老天还要加考雨中破风,只因为我们说,风雨在前,无惧!雨中换上
备胎,希望不要连环爆,我只有一条备用内胎啊。
骑到都兰,特意转进新东糖厂,这是一座1937年开工的糖厂,当时是由两位台湾人合资成
立,所以二战后没有被台糖接管,但停产了好一阵子,1962年由新东糖业接手生产红糖。
甘蔗契作区域涵盖东河乡、部分的成功镇、及卑南乡利吉村,年产糖量在全台19家糖厂中
曾排名第一。
在这里遇到新西兰来的Steph,一人独推,这是我们此行遇到的第二位独自旅行的女孩,
一个人旅行是认识自己的好方式。
都兰村街,开上二楼的大巴,如果这是广告,老板,你达到效果了。
台11沿线有许多珍贵的地质景观,都兰北方的金樽就是一个值得停留的景观点。从金樽游
憩区的观景台就可俯瞰海岸全景,远处是金樽渔港,白沙湾海滩一路绵延到观景台下方,
沙滩中段有一座金樽陆连岛,这是一座与海岸平行的离岸岛,也是台湾唯一正在生成的陆
连岛,前进的波浪在此产生绕射作用,绕射波在岛与海岸之间相撞,携带的沙砾因此沉积
下来,形成连岛沙州,退潮时沙州露出水面连接离岛,形成陆连岛,此时看似酒杯,所以
有金樽之名。
骑进东河旧街,我们要来拜访一处可以看见美丽心世界的景点 - 知路桥公共汽车站。这是一
座用真心改造的候车亭,处处可见用心与巧思。改造者采集当地的咕咾石砌墙,利用木料
架设屋簷及座椅,屋顶覆蓋茅草,墙面上还攀附着绿色植物,椅子旁有插座,亭侧有奉茶
,亭后甚至还有厕所。如果有公共汽车站的评比,知路桥公共汽车站铁定是台湾最美的公共汽车站。
后方还有一处隐藏版的良心商店,一个由咾咕石和大树包围的小洞天-无心岩。即使夏日
进入无心岩,也好像进入洞穴,在没有空调的环境里仍然保有清凉。无心岩是一处小农商
品的分享平台,致力于贩售在地小农的商品,这里完全没有商业气息,一进门就被当作上
宾奉茶,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工作人员也乐于分享这里的故事,是一股推动台湾向上的软
实力。
https://imgur.com/zezS12D
午餐在东河觅食,一早吃了饱满的卑南包子,所以午餐避开东河包子,特意挑选当地人光
临的一家不起眼的面店。结果真的挖到了宝,面的汤头清甜,切菜大盘美味,烫青菜的量
更是台北的两倍,这种中奖的快感也是旅行快乐的地方。
饭后,雨终于停了,脱下雨衣后的骑行清爽无比。到了东河,当然要来拜访名列台东县历
史建筑、也获选文建会台湾历史百景的东河旧桥。
轻快地骑到这座具古典美的老桥,东河旧桥原建于1926年,桥身以桧木打造,以铁索悬吊
,是一座可乘载车辆的吊桥,当时是由台东厅土木课技师吉田设计监造,吉田于完工前病
逝,为纪念他的贡献,所以命名为吉田桥。
1952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因应地形,桥身北段采拱桥设计,南段为一般支架式的桥墩,
分隔处沿用日治时期架设在溪中石灰岩上的中央桥塔,造型典雅优美,是一座罕见又有个
性的桥,也是现存日治时期东海岸公路上最长的桥梁。
对照1936年官方记录的吉田桥,相隔八十多年,沧海桑田、人事已非!
从桥上往下望马武窟溪,远处的溪谷到桥下尽是垒垒的帝王石,青山、绿水、白石,真是
东海岸特有的峡谷景观。硕大的帝王石是一种石灰岩,外观洁白纯净,所以也称为白云石
,常被加工成高级的地砖。最有名的帝王石在秀姑峦溪出海口的长虹桥,有“秀姑漱玉”
的美喻,但因为大量开采,长虹桥下的美景已不复见。马武窟溪谷深又窄,开采不易,东
河旧桥下的帝王石幸运的保存了下来。
女王被桥上出现的台湾猕猴所吸引,在桥上观察了牠们十多分钟,久久不肯离去,只好跟
女王说,等会儿带你去一座猴子桥,猴群数量是这里的好几倍,她才愿意开始踩踏前进。
https://imgur.com/z7hnU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