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看完1本经典小说?杨照批新北市摧残文化

楼主: l6 (八取)   2015-06-12 16:31:02
http://www.storm.mg/article/49669
新闻来源:风传媒
5分钟看完1本经典小说?杨照批新北市摧残文化
洪与成 2015年05月18日 18:59
作家杨照18日在脸书批评,新北市文化局有意找网络红人谷阿莫拍摄“五分钟看完一本经
典小说”的做法,是摧残经典、不尊重文化的行为。杨照并强调,花越多时间读经典小说
,就能得到更多改变人生的收获,这也是其价值所在,是无法被简化的。
谷阿莫多次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将长达1、2个小时的电影,浓缩成3到5分钟的短片,引起
许多网友欢迎进而爆红。日前,新北市文化局为推广经典阅读,便找上谷阿莫制作“五分
钟看完一本经典小说”系列影片,并请杨照推荐经典小说。
(谷阿莫多次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将长达1、2个小时的电影,浓缩成3到5分钟的短片,引
起许多网友欢迎进而爆红。)
此举引发杨照不满,但为顾及礼貌,因而迟迟未有回应。不料,负责的官员试图从更多管
道联系杨照,让杨照忍不住充满火气的拒绝该名官员的请托。
杨照在回讯中表示:“我实在很不愿意给无礼的回复,但你们觉得我会认同‘五分钟看完
一本经典小说’这种想法?显然你们完全不了解我是谁,又干嘛苦苦找我?谷阿莫的方式
只适合处理烂片,你们真的都不懂吗?你们这样对得起书,对得起图书馆这项人类文明事
业吗?我的信念是‘五十小时读完一本经典小说’!”
杨照接着质疑该位官员,一辈子读过多少经典小说?有哪一本是应该被这样糟蹋的?他痛
批,政府单位别老拿年轻人当借口,用这种媚俗作法毁了经典,让台湾更肤浅更庸俗,再
也出不了能拍经典电影的人才。回讯的结尾,杨照呼吁该位官员,好好思考自己的责任,
别再摧残文化。
杨照18日在脸书提及此事时表示,自己一想到这件事,仍会倒抽口冷气。他感叹,台湾社
会已经沦丧到这种地步,1位地位不低的官员,不了解也不尊重经典,甚至看不懂谷阿莫
。他进一步说明,谷阿莫的价值是一种嘲讽,只能对付媚俗的流行电影,不能处理好的电
影;而经典小说也是一样,不能被简化,就好比读2页交代完情节的“战争与和平”大纲
,就不是读“战争与和平”。
文末,杨照并强调,经典小说的特质与价值,在于可以经得起花时间反复挖掘,愈读愈细
、愈读愈深,花的时间愈多,能够得到愈多冲击人生、改变人生的收获。
杨照18日脸书PO文全文:
我相信,仍然相信,纸本书才是阅读的正统,无法被电子书取代。
纸本书有而电子书没有的,其中一项是时间性,或说时间感。纸本书有新有旧,书会随着
时间变旧,也就是书跟我们活在同样的时间消蚀中,即使印了同样内容的书,新书和旧书
就是不一样,尤其是自己拥有过、读过的旧书,那里面自然烙刻了时间和记忆。
而且我相信,阅读经典,我们最好能够感受到时间,因为经典存在的一个理由,是和时间
密切相关的。经典建立在一个吊诡上──一方面经典抗拒时间,不随时代变化而消逝、殒
灭,象征、代表了人类文化超越时间、在时间之上的某种高贵、神秘的力量,但从另一方
面看,越过了时间而来的经典,又必然带着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和我的环境很不一样的
思考与感受,阅读经典,把我们带离理所当然的现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异质时空的存在
与魅力。正因为成功抗拒了时间,所以经典能够超越当下现实的限制,把不同时间产生的
人类经验与人类智慧带给我们。
有一件事到现在说来我心中仍然忍不住有气。前一阵子,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新北
市图书馆业务的官员,透过各种管道找我。因为我没有理会,他就从更多管道找我,不得
已我只好回讯让他知道:不给回音是我能够找到最客气、最有礼貌的对应方式,要给回音
,我就一定忍不住态度恶劣、口气恶劣。
因为他们找我的理由是:为了推广经典阅读,他们要去找“谷阿莫”来弄一系列“五分钟
看完一本经典小说”,需要有人帮忙选经典。
我愿意公开我态度恶劣、口气恶劣的回讯,我说:“我实在很不愿意给无礼的回复,但你
们觉得我会认同‘五分钟看完一本经典小说’这种想法?显然你们完全不了解我是谁,又
干嘛苦苦找我?谷阿莫的方式只适合处理烂片,你们真的都不懂吗?你们这样对得起书,
对得起图书馆这项人类文明事业吗?我的信念是‘五十小时读完一本经典小说’!...
你一辈子读过多少经典小说?有哪一本是应该被你们这样糟蹋的?请你告诉我,如果你有
这种无知的勇气的话!...用政府公家资源做这种媚俗反智的事,你们真的以为台湾没
有读书人了?...拿出来标榜的就是‘谷阿莫’,我为什么要理你们?别老拿年轻人当
借口,你们这种媚俗作法只会毁了经典,让台湾更肤浅更庸俗,只能出‘谷阿莫’,再也
出不了能拍经典电影的人才。请好好思考自己的责任,毕竟你还挂著‘文化’的头衔,别
这样摧残文化!”
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我都还是倒抽口冷气,台湾社会真的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一个地位
不低的文化行政官员,不只不了解经典、不尊重经典,而且甚至看不懂“谷阿莫”,不明
白“谷阿莫”代表什么。“谷阿莫”的价值在于内在的一份嘲弄,嘲笑那些花时间看电影
,尤其是看各种系列、续集流行电影的人,几小时几小时耗在电影院或电脑前面,其实看
到的东西,根本几分钟就能讲完了。创造“谷阿莫”,让“谷阿莫”有吸引力的,正是那
种媚俗、堆砌的流行电影,只给人当下的消遣,经不起反刍、经不起整理。
“谷阿莫”不能用来对付好的电影,你喜欢的电影,你会想重看的电影。我认识的朋友的
女儿,十几岁的小女孩,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电影,都知道要警告他爸爸:“进电影院看电
影前,不准看‘谷阿莫’!”“谷阿莫”能用同样态度处理‘大国民’、‘2001太空漫步
’、‘海滩的一天’还是‘悲情城市’吗?就算他处理了,有人要看吗?大部分的人根本
没看过这些经典电影,他们不会知道“谷阿莫”在干嘛,看过这些经典的人却一定清楚,
这种作品是不能被简化、化约的,简化了,就没有意义了。
和通俗电影、尤其是耗时间的通俗烂片刚好相反,经典小说不能被简化,读两页交代完情
节的‘战争与和平’大纲,就不是读‘战争与和平’,而且经典小说的特质与价值,就在
可以经得起花时间反复挖掘,愈读愈细、愈读愈深,你花的时间愈多,能够得到愈多冲击
人生、改变人生的收获。
杨照19日脸书PO文全文:
台湾今天的问题,其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失去了时间感,尤其是面对时间的一种
失落与悲壮。我们不会感觉到时间正在不断侵蚀、带走美好的事物,不会有一种想要停住
时间的冲动,也不会激起想要对抗时间的勇气。
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生活中都没有我们愿意卫护的美好事物了?歌德的‘浮士德’中,最惊
人的情节,应属魔鬼和浮士德订定的条约限期:什么时候浮士德在人间享有一切的特权结
束了,魔鬼要将他带到地狱,永远留在地狱里?当浮士德心中、口中出现:“让时间停止
在这一刻吧!”的感叹。歌德明白,两百多年来歌德的众多读者明白,人生最珍贵的经验
,就是那样的瞬间,美好、幸福、高贵,让你衷心喜爱、感动。然而也就是在那样的瞬间
,我们又必然明白,所有的美好、幸福、高贵都不可能停留,都在时间的戏弄范围中,都
必将被时间磨损、破坏、带走。
所以人一面感叹、沮丧,一面生出最真实、最强硬的意志──难道我们不能对抗时间?难
道我们不能至少尝试不让时间如此霸道地宰制我们?为了保卫自己体验的美好、幸福、高
贵,我们才产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悲剧性勇气,明知对抗时间必然失败,明知从来没有人
、没有人类社会与人类文化,真的能拒绝时间、逆反时间,我们还是不能不尝试。
经典,各式各样的经典,或说“经典”这个概念本身,正就来自于对抗时间、逆反时间的
冲动。“经典”至少给我们一种似真的错觉,觉得有某种东西,美好、幸福、高贵的内容
与感受,可以保存在“经典”里,一直留下来,不受时间控制。因而阅读“经典”所得到
的,包括了参与这种和时间搏斗的成就感,我们知道自己不必受限于平常的现实,我们知
道自己正在碰触原本应该被时间隔绝、摧毁了的美好、幸福、高贵,原本不属于我们这样
的现实可以拥有的美好、幸福、高贵。
关键不在于知不知道哪一本经典,也不在有没有读过哪一本经典,而在于有没有借由经典
参与了那与时间一战,奋力超越现实,碰触永恒的悸动。真正的差别在:有没有一份能够
睥睨现实,辨识出现实无法提供的美好、幸福、高贵的力量。
我已经说太多次“美好、幸福、高贵”了。容我再说最后一次,台湾当下的现实中能提供
的美好、幸福、高贵,如此微薄稀少。但你必须愿意离开现实,超越那么短浅的时空,你
才真能意识到现实的微薄稀少。是的,你可以选择就留在微薄稀少中,永远不要知道,也
不要承认。这就是台湾当前基本的集体选择,懒得知道现实以外还有什么,没有勇气面对
自己生活的微薄稀少。选择躲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把所有不属于现实的东西,都予
以嘲讽否定,要不就都予以简化、俗化,拉低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水准上。
这是个任何东西被时间带走了,都不觉得可惜的社会。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不过就是手
机,不过就是3C产品,不过就是一年要到国外旅游一次。然而大家心里想的,是如何快
快换新的机器,如何明年换到别的地方去玩。这是个胆小的社会,我们顺着时间、讨好时
间,主动对时间投降──赶快把好的东西都带走,反正我就换新的──从来不想要从时间
手里抢来留住什么。
这也必然是个就算表面有些小感情,骨子里毕竟无情的社会。
作者: ya33445566 (ya33445566)   2015-06-14 00:03:00
慢慢品尝是应当的尊重
作者: glo6e (ezdodance)   2015-12-28 01: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