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副驻版作家杨照答客问

楼主: Natsumilin (Leader 诞生日おめでとう)   2011-04-17 20:43:39
http://udn.com/NEWS/READING/X5/6277949.shtml
【联合报╱杨照】 2011.04.17 04:00 am
杂事是如何做成的?--联副驻版作家杨照答客问
没有人忙到没时间洗澡的,因为洗澡够重要。我从来不曾忙到不能读书、写稿、听音乐
,因为读书、写稿、听音乐对我而言再重要不过……
有一则最完美的故事吗?
●杨照先生
非常喜爱你写的“故事与新闻”,《联副》上的每一篇我都不放过,不知你何时会发行
单行本?我很期待。(张国箴)
●您好,一直以来很欣赏您文章中犀利冷静的笔触,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人道关怀。之
前拜读您的作品《理性的人》,非常好奇您如何在密集的专栏写作中撷取切合主题的故
事?尤其取材范围之广令人佩服,希望您能简要分享蒐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谢谢!
(彰化县 任敖)
●杨照先生:
我是《联副》的忠实读者,早在85年 7月28日,即曾以〈爱读三君子文章〉,表明当年
我对张作锦、彭歌、张继高三位大作家的崇拜,92年3月4日,复以〈读故事与新闻有感
〉,期望“玻璃垫上”风云再起,果然后继有人,能在何凡先生封笔之憾后,拜读先生
之针对时弊,引古论今给予一针见血评论,八年来受益良多,也是我精神粮食补给之所
在,期盼每逢一三五都有拜读之机会,则更是有福了。(阿信拜上)
答:2008年之前,在《联副》刊登过的专栏文章,一并都收录在《理性的人》上下两册
书中,由“麦田”在2009年八月出版了。至于那之后的,因为篇数较少,尚未结集,如
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的个人部落格上找到。
“故事与新闻”里说的故事,不是刻意去蒐集整理来的,是我平日杂乱阅读中,碰巧存
记的,写稿时想起来,就将书或杂志找出,钞进文章中转述给大家听听,实在没有什么
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勉强只能说是:随时保持对于故事的兴趣,保有想把特殊故事讲
给别人听的冲动。
“故事与新闻”一写八年,已经是难得的长寿专栏了,现在的媒体环境求新求变,就怕
读者腻了厌了,专栏见报频率有编辑台上的考量,还真不是我能回答的。
●请问杨照老师:
在看过、写过、评过这么多故事后,您认为最完美或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则故事是哪一篇
?那是什么原因呢?(张昱中)
答:幸好,看过、写过、评过那么多故事,我还没遭遇过最完美、印象最深的“一则”
故事,所以我才能继续保有对各种不同人间故事的好奇心。最好的故事,绝对不会是任
何“一则”故事,而是众多故事交错组构成的多元人类经验──哇,人可以有那么多不
同的活法!
如何分配“做杂事”的时间?
●杨照先生您好:
我是您的忠实读者。您曾说自己是“做了很多杂事的写小说的人”,这些“杂事”包括
主持电台节目、写政治评论和文学评论、导读经典、经营部落格、演讲、担任评审……
一个人能做这么多事情,简直就是超人。我想请问杨照先生,您一天阅读、写作的时间
是多少呢?您又是如何分配这些“做杂事”的时间?(读者 黄星桦)
●杨照先生的生活,要阅读、要听音乐、要写乐评、要写专栏、要评论时事,还要创作
小说……感觉好忙碌好丰富。想请问杨照先生,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戴义真)
答:被问过许多次这样的问题,好像我真是个怪人,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过日子般。
但真的,我的生活、我的时间安排,没有那么特别。
关键只在:或许我比别人读书、写稿速度快些,比别人稍有耐心稍坚持些。其他用再简
单不过的算术就能说明清楚了。我每天平均花两、三小时读书,两、三小时写稿。有的
书读得快,有些读得慢,平均一小时大概可得五十页左右。有些稿好写,有些稿难写,
平均一小时大概可得一千多字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完全不读书不写稿的。
算算,每天费去五、六小时,我一年正常就能写八十万字,读四万页书。加上六、七小
时的睡眠,每天本来就该还有十个小时可以去做其他的事。
安排时间别无其他,看你认为什么事是重要的。几年前我答应了香港《明报.世纪副刊
》写一个每天见报的专栏。每天都得交稿,压力大得很。跟《世纪副刊》的主编马家辉
抱怨了两句,家辉轻描淡写地回一句:“你老兄不用每天洗澡吗?把它当洗澡就好了!

没有人忙到没时间洗澡的,因为洗澡够重要。我从来不曾忙到不能读书、写稿、听音乐
,因为读书、写稿、听音乐对我而言再重要不过。
如何分辨小说与散文的界线
●台湾目前似乎正流行第一人称小说,这些小说甚至缺乏情节,乍看与散文无异。若非
作者声明文章分类,越来越难分辨小说与散文的界线。请问杨照,这种现象是写作上的
突破还是作者掌握结构的能力不足呢?谢谢解惑!(李秉朔)
答:分辨是散文还是小说,有这么重要吗?再者,分辨是散文或小说,是作者的责任,
还是读者的责任呢?平庸的散文充满了作者乏善可陈的生活琐事,然而杰出的散文却能
写让读者为之瞠目结舌的经验、感受或思想,其令人惊异、震撼的力量,逼近小说。平
庸的小说充满了戏剧性的夸张情节,然而杰出的小说却能潜入情节之下,探索存在的深
度与意义,与散文相通。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好的小说,也有坏的小说。但小说好坏与是否像散文、是否用第一
人称、是否有情节,没有直接关系。
真正最坏的,是坚持一种似是而非的文类观念,急着去分类作品,往往就错失了享受、
领会游移在文类暧昧空间中的真正好作品的机会。
文字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请问杨照先生:
众人生活幸福的根本有赖社会资本的累积,从过去台湾的灾害发生与最近的日本地震海
啸事件,却一再发现政府的反应与效率始终跟不上民间的集体脚步,莫非政府始终是必
要之恶?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如何促进现代人与政府网络关系的有效连结,使得人人
尽可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而依然自得其乐?(李建纬)
答:大哉斯问!政府是官僚组织,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因而就必然依违于“兴利”与
“防弊”两端之间。一个能做愈多好事的政府,也就有办法做愈大的坏事;倒过来,一
个严谨小心不出错的政府,也就不可能做出什么大开大阖有效率的事。因而政府与社会
之间的关系,是个现实问题,不是原则问题。没有任何一套标准答案,能够用来管辖不
同政府与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空洞、抽象地讨论原则答案,无济于事。我们只能落在
现实上,就既有的、特定的政府,进行耐心的分析批判,太僵化的把它推向活泼一点的
方向,太嚣张的把它推向规矩一点的方向,缺少这种现实感或缺少这份坚持与耐心,想
要找到解决的万灵丹,终究注定产生不了效果的。这是我多年来抱持的信念。
●我以为文字如剑,伤人于无形;文字如盾,可以保护脆弱的心;文字如镜,可以反映
时势。
透过这面镜,我们可以使为政者注意到那些被他们所遗忘的事情。但若掌政者仍执意忽
视这类如国光石化的事情,则可以佐以利刃逼使他们不得不重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
面保护伞,孕育许许多多生命,且在充斥着污染的台湾里极为稀有的海埔地,得以被保
存。
我的问题是,文字真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阿杰)
答:文字没有多大的力量,阿杰。更重要的,千万别希望文字会有多大的力量,写了,
就能改变这个世界。如果文字力量那么大,多可怕,如果文字写的、鼓吹的,是我们不
同意、甚至我们害怕的事。如果文字一夕之间就能解救海埔地,那也就意谓著另外一种
人写的另一种文字能够一夕之间毁掉海埔地。
不,力量不是来自文字,而应该来自理性,来自道理的铺陈、讨论、争辩与说服。煽情
的文字才是短时间中最有力量的,但总得有人坚持不断发送理性的声音,抵抗煽情文字
与自私算计的力量。不是因为理性力量比较大,终究会胜利,而是因为不管理性的力量
再怎么小,有那么一点力量在,总比没有好,总能让煽情与自私带来的破坏,稍微减弱
一点。
是否愿意再写诗?
●请问杨照先生:
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岁月,在阅历过这么多精采的人物,于今回首,有哪些人你至今仍
深深感受到他对你的启迪或影响?(读友 姜凡影)
答:我高二时的数学老师傅禺,也就是笔名“子于”的小说家。不过我从他那里学到的
,既不是小说,更不会是数学,而是一种“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傅老师的故事说来话长,这里写不下,我最近将旧作《迷路的诗》交给“新经典”印行
新版,书后加收了一篇长文〈诗和少年时光〉,七、八千字叨叨絮絮,不外就是怀念傅
老师,怀念老师给我的难忘教训。
●杨照先生:
“您如此推崇余光中大师创作诗作不辍的精神,您是否也愿意再写诗以飨我们这些期待
已久的读者呢?知道吗?曾经我将您《迷路的诗》介绍建中青春岁月一书中的每一首诗
都背了下来……”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在一所高中的礼堂,台下一位您的
忠实读者的殷殷垂询?
答:我大致记得这样一件事,这样一个问题。人贵自知,我很清楚我没有能力写我自己
心目中“够格”的好诗,我也还有那么一点自尊,宁可花力气去做自己可以做得比较像
样的事。
有不少读者喜欢抄录在《迷路的诗》书中,我少年时期写的一些诗行,善意地鼓励,甚
至期待我“再写诗”。然而我心里透彻明白,那些诗行之所以能感动读者,并不能证明
诗写得够好,不,那是因为诗行夹在回忆的叙述中,因为我诚实表白了这些诗行的来源
,它们与我生命经验的关系,所以才有了那样的力量吧!如果让这些诗行独立存在于纸
页上,他们就将显现出单薄、幼稚的本质了。
我真的不可能再写诗了。或许我会在未来继续再写一些夹有诗行的散文,像但丁的《新
生》,或杨牧的《奇莱前/后书》,那是我和诗的创作可能发生关系的唯一可能。
●更多杨照的照片,欢迎点阅http://blog.udn.com/copydesk/5095738
【2011/04/16 联合报】@ http://udn.com/
作者: thexfilesfan (trust no one)   2011-04-17 21:53:00
觉得杨照先生可能低估了自己读书、写稿的速度,在下是不太清楚专业作家的稿量多寡,不过一天50页的读书速度看完一本中等厚度(约300页)的书就要花费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有些长篇小说都不只这个页数
楼主: Natsumilin (Leader 诞生日おめでとう)   2011-04-17 22:39:00
是“平均一小时大概可得五十页左右”~是一小时唷~
作者: thexfilesfan (trust no one)   2011-04-17 22:51:00
啊...不好意思,眼拙看错那这样说来,一个星期看个两、三本书对杨照先生来说似乎是很轻松的,难怪常在书籍介绍中或书腰上看到他是推荐人之一
楼主: Natsumilin (Leader 诞生日おめでとう)   2011-04-17 23:08:00
我猜看书的速度应该还更快些~毕竟周二与周四的广播节目还会有新书介绍~再加上开课的书籍等等~所以就算说是平均一天一本我也不讶异XD"
作者: thexfilesfan (trust no one)   2011-04-20 20:40:00
连结内的照片:杨照先生有两个办公室,好奇用途是不是不同,一个用来写小说,一个用来写社论?!另,他任职的新新闻办公室不是位在汐止吗,这样舟车往返的时间很长吧
作者: hypochon (没有名字的猫。)   2011-04-21 00:15:00
觉得杨照真的很恐怖...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