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nshley (想念却不想见的人)
2022-07-07 06:28:34A组那个年代根本是神仙打架
多到无论谁都很难完整列出所谓当红歌手
例如我很丑的赵传呢
东方不败的张清芳呢
大约在冬季的齐秦呢
不懂我的心的童安格呢
那年代华视有个节目叫金曲龙虎榜
还有所谓IFPI唱片销售排行
就这两个资料查一遍就能知道当时所谓神仙有哪些人了
你把周董丢在那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甚至红不了
B组的名单我觉得有太多人根本就硬填上去的
前两封文写的B组
有好几个我觉得根本只是有出过唱片就填上去了
近十年华语流行歌坛的断层失落以为喊假的吗
那个年代曲风单一 群众的喜好也很偏狭,有良好的制作没错但差不多也就那样
作者:
AbdulRauf (No.1 Shooting Guard)
2022-07-07 06:55:00居然没有王杰,莫非女孩不爱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22-07-07 09:38:00妖精打架
作者:
yiao (å¶¢)
2022-07-07 12:29:00周杰伦最低程度都可以当名制作人或作曲人 红不了?去KTV有没有点屋顶或世界末日 周杰伦写的B组问题是写的好的歌少很多 唱歌来说并没有明显差异或是你要说蔡秋凤生不逢时 放在现在就超红 这也行
每个年代总是有代表性的风格 如果周杰伦的东西出现在90年代之前 会不会像现在的接受度 恕我说一句"不容易"因为当年的唱片公司 对于"前卫"风格的音乐 算是不太愿意接受 大多是站在他们想给的东西(商业)为主 要挑战这些高高在上的资方 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更何况当年还要接受新闻局审查 有一大堆官与商之间的眉角 不是我等老百姓能左右的 话说现在各类曲风的百家争鸣 真的是要拜政治民主化所赐 另外是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 不然现在恐怕还在歌功颂德执政党勒
不 现在的问题是 更优秀的音乐也有了 但不会是主流我家里的孩子听周杰伦 我问他听老歌(歌比他年纪大)这样正常吗
现在更可怕的问题 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但变穷了听老歌不是坏事啊 历史这种东西 都几千年了 XD更何况 现在连外星文明 未来的教育有可能列入教育了上面的"列入教育"是多打的了 XD我是觉得 音乐在现在心理治疗领域有一定位置 多多研究也算是功德一件有一位好友叫张永智 以前听他说有接受联合国征招 成为心灵环保之类的研究员还是什么职位 蛮有意思的
但我觉得 听当下流行的东西 才是年轻人的倾向 我小时候不爱听老歌 长大老了才固著在年轻时听的东西 孩子在听他们出生前的东西 我有点诧异
小朋友爱听老歌 有时候要看看学校的音乐老师 是不是传说中老灵魂 哈哈哈哈 因为我以前带的社团 有学生跑来跟我说 他们音乐老师在课堂里 介绍80年之后的重金属一听 我当下觉得我输了 因为我还在带社团弹唱流行歌XD我当下好奇问一下学生有什么想法 他们跟我说反正就是音乐 都听啊 我反而觉得如果是好东西 就别分年代了当然 鉴赏能力这回事 其实是需要被引导 而不是误导像近几年 有不少从外国学习音乐的年轻人回台 带来不少西方的观念 倒也是开启不错的正循环 如果家长们愿意放开心胸 让小朋友也接受这类洗礼 台湾的音乐环境 或许有机会重返荣耀 呵呵
作者:
yiao (å¶¢)
2022-07-07 20:30:00以前国中音乐有教一首思想起 就是学再早期一点的民歌怎么唱 对这首歌没什么特别的(现在也还是觉得歌本身没什么特别)但是有听过殷正洋唱现场 震憾度真的很高心得就是 原来这么普通一首歌还能这样唱得这么强
思想起老歌 我是觉得要看时代背景 毕竟在一甲子前的时代 有多少人是在看精神层面的部份?? 更多是看眼前当下的环境 因为现实就是大家都穷 写实的生活才是接地气还有像是望春风 雨夜花这样的曲子 写的是当时日据时代百姓被压迫的年代 只能用一些像写歌这类的方式表达心声 倒是现在许多的音乐型态 比较朝自我发掘的心理层面来写 共鸣程度也有所不同 接受度也各有千秋过去有一首"绿岛小夜曲" 有一段时间被奉为民歌的先锋这首曲子的由来有许多说法 我是听四海唱片老板廖老先生说过 他在听到这首曲子后 找到原创作者 是一位原住民 廖老先生跟他谈著作版权(当时没有著作权法) 廖老先生卖掉4间房子(价格忘了) 跟原创作人买了这首的版权我是问廖老先生为什么要花大钱买 他说他觉得这首歌的意境很吸引他 他希望各方人马不要乱搞 他买来之后让大家自由传唱 我是觉得有这样的作法 令我佩服
记得以前唱片行每周都会放IFPI榜单可以免费拿一张红色蛮大张的纸
作者:
great007 (Hitman)
2022-07-08 03:50:00A.1990~2000是华语音乐巅峰 B.2000之后是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