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检讨被害人=/=加害人无罪
我觉得推文其实讨论得满完整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在讲一样的角度,但结论一直叉开...
1.喝酒 没有错
2.让直属学弟送 没有错
3.喝到烂醉 有争议
4.太相信别人、保护自己不够周全 有争议
我的立场是就算喝到烂醉、没保护自己,
加害人也没有侵犯受害人的权力,
相信人没有错,错的是辜负他人信任的人,
所以不应该检讨被害人。
以上不是重点,真正叉开的地方在:
检讨被害人 and 警惕自我与他人 的分界
可能有人觉得是语气的不同
举推文例:"喝醉活该被上"和"建议不要在外喝醉"
但这两句的对象明明就不同
喝醉活该被上
针对受害者(特别是当下事件的那个人),
事情已经发生、不可逆,
讲再多也不会改变事实比较像风凉话,造成二次伤害。
建议不要在外喝醉
针对自己和他人,未来性预防,对他人有警惕效果。
(但有时候也会带有歧视、偏见)
只要确定说话的对象就可以避免检讨受害人
而且检讨受害人=/=警惕他人
这比较像是帮被害人贴上标签后,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我不在外面喝酒,所以我不会遇到这种事。
我都没有学弟,所以我不会遇到这种事。
我不相信人,所以我不会遇到这种事。
好像不在被害人身上贴上标签,心里就不踏实,
就算不喝酒、不让男生送,干脆根本不跟男生讲话好了,这样就能保证安全吗?
这只是在每次不同的事件里挑出不同的理由,让自己置身事外,
裙子穿得比我短的还多着呢、长得比我艳的还多着呢,说什么也不该轮到我啊。
如果要我说的话,这样才是更加没有危机意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