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全部吃光光
既然原PO说要“力求精确”
那我们就来力求精确
且让我们看看“位”的小篆
http://i.imgur.com/QyRIoY7.png
《说文解字》:“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
郭云:羣臣之列位也。
《周语注》亦曰:
“中廷之左右曰位。按中廷犹言廷中。古者朝不屋。无堂阶。
故谓之朝廷。朝士掌外朝之位。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
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易经‧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
《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
所以,没错,“位”在远古时代是个相当崇高的字眼
那真要这么精确的话,这下糟糕,只有总统副总统、各部会首长才有资格称“位”了
语言字义的变化,依训诂学的说法,可有扩大、缩小、引申、转移、转品五种
时过境迁,上千年过去了,又何必非要如此“力求精确”?
我读大学时,授业恩师曾云: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如果太过讲究,导致普天之下无人能懂你在说什么
那这语言便也与死了一样。”
一个语言的流变,与其环境、文化有着深切的影响
前文中多有举日本敬语举例者
焉知日本若论国土,为海上岛国,环境较封闭,不似中国于欧亚大陆之上与诸国相接
论文化,各位可以参考此文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687041
日本有超过七间千年以上的企业
百年企业占全球四成
日本皇室更是历经2676年不倒
论整体文化受过冲击的程度,日本远远不及中国
也就是说,语言流变的命运,与其国运、环境、时空历史背景环环相扣
又何必非要跟人家比较不可?
真要这么吹毛求疵、力求精确
中国字里还有的是对女性充满歧视的字
那不就折腾个没完?
那又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