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打笔战不该做的五件事之幼幼班

楼主: goipait (GoGo)   2016-05-18 10:10:21
新闻标题:
打笔战不该做的五件事之幼幼班
新闻内容:
打笔战不该做的五件事之幼幼班
2016-05-17 14:48:10
一些人对于“打网络笔战”的想像是两个人隔着萤幕愤怒地用键盘互骂,在这种想像底下,笔战是那种浪费时间又没意义的事情。有些人因此退却,不愿意在网络上跟不同立场的人对话。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我相信好的笔战是好的沟通,即便无法化解立场的冲突,也能让讨论者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背后的理由。不过事情当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大部分网络笔战里大部分的发言除了惹怒别人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效果。
要打出有建设性和沟通效果的笔战,除了耐心之外,也需要许多思考和表达工具来协助人分析论证、厘清概念、避免谬误等等。这些工具不是一时半刻可以熟练的,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介绍一些只要你的智慧足以操作电脑,就有能力办到(或避免)的笔战小技巧。
▎错误一:打无谓的预防针
预防针类似“爆雷警告”,能提醒读者接下来他可能会看到一些他──往不好的方向──在意的东西,因此他可以选择不要继续看,而即使继续看了,也该因此对作者多一些体谅,例如:
【警告】 本文会提到你最后的死法
打笔战或回文的时候有些人也会打预防针,不过这些预防针通常很无谓,并且反而暴露出自己的矛盾,例如: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我在这里只是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
这种说法无谓,因为在实务上会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希望别人不要批评,或者不要太激烈批评,然而,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只有你可以讲吗?我自己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通常心里的OS会是:“真是谢谢你告诉我,那我现在也要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了。”
另外一种有类似荒谬特色的说法,常出现在自身想法已经受到批评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这样回应:
“我也有我的言论自由......”
这种回应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别人也有言论自由,而且有言论自由不代表你讲的话就有道理,也不代表别人不能批评你。当然,我可以理解,讲出上述这些没道理的预防针的人,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想要重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或者“我有我的言论自由”,而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太严厉批评自己。不想要被严厉批评,这种需求很普遍,在中文里也有相对应精准的词可以用,例如:
请不要太严厉批评我。
请不要对我太凶。
在下愚见各位特工请鞭小力一点~
 
▎错误二:提供心理分析服务
瑞士哲学作家艾伦 · 狄波顿(Alain de Botton)曾经分享他对网络留言的观察:
它呈现给你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一个人当下的心理状态。
It does not give you 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It gives you what they were like in a particular mind-set.
狄波顿想要提醒我们,不要用人们在网络上的发言,揣测他们的人格或个性。这个说法有道理,因为网络的特色是:你只会看到别人发言的时候,不会看到他闭嘴、沈思、放空的时候。以筛选过的有限的讯息去判断一个人,本来就是危险的事情。
然而在这方面我的想法比狄波顿更极端,我认为,甚至连一个人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都不该随意揣测。网络沟通很容易有误解,而许多误解就发生在我们擅自判断对方心理状态的时候,下面以我自身为例:
所以这个人是来找麻烦的嘛:其实对方只是想确认自己对我的说法的理解是否正确。
他不是不懂我说的,只是不愿意承认错误:其实他真的不懂,而且我后来重看讨论串,这并不是他的问题。
这则回应干嘛这样呛我:结果发现他不是在呛我。
在网络上,我们不仅不了解对方网友的完整人格,甚至很难判断他的单一发言背后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理当应该避免擅自判断。我不确定是不是巧合,不过网络对话里特别容易惹毛人的说词,似乎几乎都内含对于对方心理状态的判断,例如:
诡辩:知道自己这样讲没道理,但相信这样讲可以骗过对方,所以最后还是这样讲了。
崩溃:发现自己的立论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却又无力辩护,只好随便发言。
 
▎错误三:自己宣布自己赢
打笔战没人不想赢,但根据我打辩论比赛的经验,自己宣布自己赢不会让你真的赢。
当然,打笔战时你不会真的说“好,我赢了,你可以下去了。”但人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替笔战下结论,通常出现的方式会像:
崩溃:既然对方崩溃了,我当然是赢了。
秀下限:对方的说法实在太烂了,无法想像的烂
当这些“有结论含意的词”出现,本来就支持你的人或许会觉得很爽,但其他参与者和旁观者可能只会觉得“蛤,你凭什么?”
理想上,在笔战当中获胜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借由充分说明,让别人发现你的立场有足够的好理由支持,若是以这种方式获胜,根本不需要自己说自己赢。
错误四:滥用概括式的宣称(还不举例)
当然,在笔战中做出说明,是需要技巧的。在我的经验里,人在网络上沟通时,常常高估自己说明的能力,因此导致许多因误会而生的无谓笔战。“说明”的难度会随着主题改变,一种很难的说明,是跟人说明为什么他错了。当你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意味着你必须协助对方发现他的想法里隐藏的错误:你不但要介绍一种错误,并且还要跟对方说,这种错误存在于他论述的哪个位置。在这一点上,贾培德的文章《语言癌确实存在,只是大家都找错了方向》就做得很明确。
相对于明确指出错误位置的做法,概括式地说对方的论述犯了某种错,会很难达到说明效果,例如:
“你的论述跳跃,举证不足,推不出结论也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很少有论述真的是那种“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让你不同意”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表达能力,而有“我这样讲了你还不懂,笨蛋吗?”这种心态,让误会就像宿便一样越积越多。
▎错误五:在生气时送出留言
即使不说明,相信你也能理解。所以即使这篇文章让你看了不太爽,或许也可以过个五分钟再留言。
新闻连结: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68/1700249
心得:
我发现这篇文章满有道理的,
而且作者可能常看 PTT,
知道笔战常出现的名词,
希望大家可以少点笔战,
多点讨论,
不要用人们在网络上的发言,揣测他们的人格或个性。
感谢各位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6-05-18 10:12:00
字多是硬伤
作者: lf2597 (洒满葱花)   2016-05-18 10:13:00
作者: sparklekyu (请让我为你画只羊吧)   2016-05-18 10:13:00
刚好有一篇几乎完美示范XD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16-05-18 10:14:00
"战"、"崩溃"这些词用来形容讨论根本笑屎人,讲得好像真的看到对方满脸愤怒狰狞或倒在地上抽搐...
作者: ijn123g (小花)   2016-05-18 10:16:00
end
作者: shukevin (被毁容的武大郎)   2016-05-18 10:17:00
够酸就无敌好吗
作者: agreerga (鸭毛)   2016-05-18 10:20:00
这是认真的笔战 但是只想发泄情绪管妳那么多
作者: thenorth (微微)   2016-05-18 10:23:00
第三点XDD
作者: heat0204 (heat)   2016-05-18 10:28:00
我以为是 不要被钓到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16-05-18 10:29:00
人家是教怎么笔战,不被钓到就战不起来了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6-05-18 11:22:00
推一下朱家安
作者: ts1688 (天涯孤独)   2016-05-18 11:50:00
女板""自删""比例最高不是没道理的
作者: YUCHG (阿喵)   2016-05-18 11:56:00
推哲学G蛋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