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我们都叫郑捷 (文长)

楼主: microXD (XD)   2016-05-12 10:15:11
orsonowell可以提出实际的建言吗?
郑捷已经关两年了请问废死联盟有对郑捷犯案动机深入研究给政府实际的犯罪防治建言吗
?非针对orsonowell 勿对号入座说我把你打成废死联盟的人
心理动机方面
转贴马大元医师文章:
(身为精神科医师,捷运连续杀人案发生后,很常被问到“郑捷到底有没有精神病?生的
是什么病?”
郑捷是否有精神疾病及是哪一种精神疾病,应有正式的司法精神鉴定才可论定。况且,如
果现在武断地说他是哪一种精神疾病,相信只会更加深民众对于精神疾病及患者的标签化
与污名化……
不过,依据临床经验,我可以评论郑捷的“心理特质”……其中有五种特质是可以确定的
。不过,可怕的是,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可能都多少都会在某些时刻呈现出这些
特质……
特质一,他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不论是生理(如大脑血清素功能不佳)还是心理造成的不快乐(如忘不了(其实是转化不了)
过去的创伤经验),总之他就是一个不快乐的人,长期的身心痛苦导致以负面思考挂帅。
走在路上,一个人撞到你却没有道歉,你会不会火冒三丈?回过头一看,是一个盲人,那
把火又消散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有将情绪“收放自如”的能力;只是疏于练习、或是压根不相信自
己拥有这种能力、或是即使拥有这种能力,情境来了也不想使用……重点是,这样做对自
己有任何好处吗?好好锻炼自己情绪“收放自如”的技巧吧…(简单的诀窍是由外而内,
先改变表情、姿态与动作...有机会再来深入说明…)
如果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心情不好(如内因性忧郁),通常对于抗忧郁药物反应非常好。每天
花五秒钟服药,大脑仍是自己的,又可以救回其他99.9%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特质二:社交能力不佳,无法从人际互动中得到快乐与慰藉……
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最快乐的经验,是否大多数都是从与其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聊天打屁
、庆生、谈恋爱、与哥儿们冒险……无不都与其他人的情感交流有关。就算你以一己之力
考到第一名,也是要有亲朋好友的道贺才会充满喜悦。如果大家只是一声:“喔…”你高
兴得起来吗?
郑捷因为无法从人际互动中得到快乐,自然会讨厌所有的人,甚至到连陌生人也要除之而
后快的可怕程度……
特质三: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有一次马爷爷带马爸爸(我)去河边钓鱼,我的大儿子MoMo看到了直觉地就说:“把鼻你不
要伤害fish好不好,看牠的嘴吧破掉会很痛耶……”
一把又薄又长的水果刀刺进你的肚子,很多人光想像就会有痛苦的感受;同样的,如果想
像是刺进别人的肚子,相信多数人也会有一样的痛苦感受。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同理心很好,但其实都有破功的时候……想一想开车时,后面的车叭你
,你会第一个念头是:“他是不是家里有急事呢?”还是:“浑蛋!叭什么叭!路是你家
开的噢?”有些人在外面是好好先生,面对自己的家人却是凶神恶煞,能说同理心有多好
吗?
特质四:看不到隐藏在人事物中的正面意义……
关于这一点,请看拙著:https://www.facebook.com/mentalimagetherapy/posts/366777
976796775
特质五:缺乏将问题转换为目标的能力
“我的烦恼来自于钱不够…”“你的意思是,如果经济改善,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了喔!

“我的男朋友不理我了…”“妳的意思是,如果可以再交往到一个胜过之前男友十倍的新
男友,妳就会开心喜悦、忘掉那个浑蛋了喔!”
所有恼人的问题,都可以转换一下,成为积极的目标……问题听来令人沉重,目标却是让
人热血沸腾、豪气斗生!这是很容易做得到的练习,可是我观察大多数的人都习惯认为问
题就是问题,一听到问题就愁眉苦脸….
以上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很可惜国民教育都没有教,大家只能自力
救济(为此我又上书教育部了)……
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多拥抱、多鼓励、多赞美,适时给予挑战与磨难,家长要常常示范对
人和善、热情、体贴、善解人意给孩子看,遇到困难时引导正向的思考转换……更重要的
是,以家庭的快乐时光(quality time)让孩子了解,每个人都有与其他人一同创造快乐情
绪的能力……)
三总精神医师杨聪财:杀人前看精神科 就有免死牌?
台南汤姆熊男童命案凶手曾男昨天被判无期徒刑定谳,判决一出引发舆论譁然;不少法界
与医界专家认为,犯罪期间若凶嫌有清楚自我意志,应该为罪行负全责,不可用精神上的
疾病作为借口。
据了解,台湾约有20多万人正在治疗精神疾病,而国内精神卫生照护追踪系统的资料显示
,出院后的思觉失调症个案约有14万人,其中严重精神疾病的个案有3万5千人。
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兼任主治医师杨聪财表示,他对于此案的判决“深表遗憾”,曾男
是个典型的杀人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他是刻意拟定杀人计画、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甚至说出“杀1、2个人不会判死刑”,脑中逻辑清楚,不可用精神上的疾病作为借口逃避
死刑。
根据嘉南疗养院的鉴定报告,曾男可能是装病,杨聪财说,若法官根据他过去就医纪录,
拿出两公约来避免判死刑,未来是不是所有蓄意的杀人犯,都在杀人前去看看精神科,告
诉医师自己焦虑、失眠,就能成为免死金牌?
长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家铭表示,精神病患在稳定治疗下,其犯罪的比例与一般人无
异;从嫌犯的成长过程来看,其在家庭、就学、就业及就医的过程中,一路碰到挫折,才
走上这一条路,也就是一个果,是很多因累积的结果,精神上的疾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能解释全部,也不能成为犯意的理由与借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06000399-260102
犯罪防治方面
日本法务省实证研究表示“无差别杀人事件/(通り魔)”的52个加害者“年纪约在20至40
岁之间,几乎都是男性,无业或工作不稳定,有强烈的挫折感和自卑,没有朋友,和家人
不亲近,部份有精神疾病,前科或吸毒”,特征和台湾的6件个案很近似。
但郑捷是无差别杀人吗???
摘录新闻:
(“郑捷专挑滑手机或是做出防御动作的乘客下手,是为杀而杀,而非随机杀人!”中正
大学犯罪防治系教授戴伸峰表示。心理学家李思贤教授则认为,教育、家庭、媒体的多管
齐下,才能有效防止类似的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前警大校长、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创所所长蔡德辉分析说,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反
社会人格都应列入讨论,特别应关注郑捷在国防大学被二一退学的纪录,“会被国防大学
二一,绝对不只学业因素,应有其他重要原因”。
媒体在事件后的大篇幅报导也是造成社会恐慌的原因之一,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戴伸峰教
授对媒体普遍用“随机杀人”一词描述郑捷行径,表示不同看法,他说:“郑捷的攻击行
动经过缜密计画,专挑使用手机或有防御动作的乘客,显现‘为杀而杀’的心理,而非随
机杀人。”
他也特别提出“人口学打八折理论”,现代人的生理成长速度快,心理成长速度却并非等
速,必须打八折,年轻人生理已成年,但未成熟的心理模式正是成年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心理学家李思贤教授由犯罪心理角度提供配套方案,他认为应透过教育、家庭、媒体来防
止暴力,让下一代多一些对社会与生活的参与,而非埋首虚拟世界、暴力电玩。对于大众
普遍认为郑捷缺乏爱,应给予他更多关怀,李思贤提出不同见解,“如今对郑捷付出爱已
没有实质功用,他听不进去了,应该将付出爱与关怀的时间提前。”)
再来谈程序问题
程序问题可参此篇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62923842.A.0B8.html
郑捷被押后一直无悔意,开庭时态度傲慢,一、二审均痛批郑捷“性格如豺狼凶残无情、
犯后态度恶劣至极、人神共愤”,依4个杀人罪、22个杀人未遂罪,合并判郑4个死刑。上
月22日最高法院以郑捷犯行符合《两公约》可判死刑要件等5大理由,判死定谳,并罕见
在26日公告已将死刑定谳卷证交最高检察署执行。
法务部昨早约9时收到最高检送来郑捷全案卷证,经密集审核,下午送交3位次长等组成的
7人小组,确认本案没有非常上诉、再审、释宪等不执行死刑事由,并向总统府确认郑案
未请求赦免,下午4时法务部长罗莹雪火速批准死刑令,这样程序有走完吗?
就事论事法务部该走的程序都走了、4月22到5月10日郑捷律师提不出非常上诉与再审理由
、再来说程序不合理!
2000年前屏东县议长郑太吉杀人案于7月14日死刑定谳 时任法务部长陈定南于同年8月2日
批准郑太吉死刑执行令,同日晚间枪决、废死为何不说程序有问题
死刑犯的执行顺序现属法务部长行政裁量权、若觉得不合理应由立法院修法
还是废死联盟要说给19天不够律师提起非常上诉与再审
行凶过程摄影机拍的很清楚 还有什么好说
郑捷符合刑诉法420再审条件哪项呢
第 430条: 声请再审,无停止刑罚执行之效力。
死刑的暂缓执行在中华民国并没有法源依据,而在司法实务上除仰赖个案
承审法官在科刑 裁量上减少死刑之使用外,亦有因当事人藉提起再审或非常上诉的诉讼
方式、声请释宪, 或者由法务部长消极不签署死刑执行令以拖延或规避死刑的执行
事实上就是许多死刑犯平常不提非常上诉或再审等到可能执行的风声出来了再提出藉以拖
延、死刑大法官已解释合宪了、司法院大法官不受理案件之议决文已经写好几次了!废死
联盟还是固意要伸请释宪!
枪下留人?郑捷非常上诉状晚了13分钟
http://udn.com/news/story/1/1689303
非常上诉简介:
非常上诉制度是对于刑事确定判决,以审判违背法令为理由,由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长
向最高法院提起,请求救济的特别诉讼程序。所以非常上诉应以刑事确定判决或实体上与
科刑判决有同等效力之裁定为对象,而以判决或诉讼程序违背法令为条件。
  非常上诉虽具有救济被告、保护公益之作用,但主要目的在纠正裁判错误、统一法律
之适用。故应以原判决所确认之事实为基础,仅就原判决所认定之犯罪事实,审核其适用
法令有无违误,并不审究事实问题。如以原确定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而请求救济者,则应依
刑事诉讼法再审之规定,向管辖法院声请再审,不属非常上诉之范围。
  非常上诉为刑事诉讼中之特别程序,其审判由最高法院管辖。非常上诉之提起,则专
属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长之职权。所以刑事判决确定案件,须经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
长审查后,认为审判违背法令应提起非常上诉者,始由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或
关系人如认为刑事确定判决审判违背法令,得向检察总长声请提起。至各级法院检察署检
察官,基于检察一体之精神,如发现确定判决有违法情事,应提出意见书,连同案卷及证
物送请检察总长,声请提起非常上诉。
郑捷的律师就算死刑已经执行完也可以提非常上诉及再审、看看判决哪里违背法令可伸请
非常上诉及因重要证据漏未审酌而声请再审、给社会大众公评阿
#废死在台湾除了理念什么都没有、有对政府提出什么犯罪防治的建言吗?没有!
#对于监狱教化废死提出什么建言呢?没有!监狱教化的问题还是支持死刑的人提出的呢!
# 终身监禁不准假释是违反两公约的酷刑 、根本不可能实行、所侵犯的人权不会比死刑
少!
# 废死联盟反对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为简少页数、监狱教化问题可参此篇置底的参考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1779594.A.7A0.html
供参:
废死不是主流民意世界潮流、国发院最近的民调也是如此,死刑也有吓阻力能反驳那些刊
在国际期刊的paper吗?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59884744.A.8F7.html
※ 引述《orsonowell (orsono)》之铭言:
: 这边提出我一些看法 。
: 老实说我这几天心情真的很不好, 一方面是因为枪决来的太快, 程序没有跑完 ; 另
一?
: 郑捷我认为判他死刑没什么争议, 依照目前法律来说的话 。
: 不过我现在在乎的不是郑捷如何伏法,司法自有它的定夺 ; 我比较在乎的是我们的社

: 很可惜,现在好多的讨论都被带往废死与反废死之间,而且这种热潮,不需要三天的时

: 如果可以,请你们试着回想看看,郑捷事件发生后,台湾有什么任何改变?我除了北捷

: 简单来说,这事件里所丧生的五条生命以及受伤的人们,对我而言他们的痛苦,毫无意

: 想到郑捷,他说不定在十八层地狱哈哈大笑,因为他想自杀,但他怕痛,所以他选择这

: 我甚至觉得,郑捷所发表有关于监狱与教化的言论,不管是真是假,不管是不是律师教

: 这实在太痛苦了 。
: 为什么我们反而从死刑犯身上得到这样的讯息?为什么我们做不出改变?为什么我们只

: 有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那些政府官员,不要仅仅只是上香吊唁,而是好好的拟定一个

: 然而郑捷就这样死了 。
: 社会不必为这些悲剧负完全的责任,但你说没有责任就言过其实了 。媒体不断嗜血的
报?
: 随机杀人是不可能消失的 。即便是再怎么完善的体制,依然会有人不按牌理出牌 ;但

: 那要如何改革?我不知道 。太多的事情值得讨论研究 。家世背景、求学经历、感情浪

: 生命是无价的 。生命亦是不可逆的 。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让他在社会中散发属于自

: 郑捷遭到法律制裁是无庸置疑的,可是这不代表法律就是正义 。是谁的正义?你的?
我?
: 大家加油,共勉之 。
:
作者: su4vu6   2016-05-12 10:17:00
这篇2p 呵呵
作者: pocaduck   2016-05-12 10:34:00
谢谢你的整理
作者: arlun ( 风吹雪无痕)   2016-05-12 10:52:00
如果今天不是有人提出疑虑 可能你这篇文章都不会跑出来 郑捷杀人 政府判死 民众高兴 然后事情结束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难道我们不能对政府要求更多吗 要求他提出预防或是治疗的方法 要求他告诉我们他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努力难道只要简简单单判一个死刑就可以结束了 更不用说这是法官判的 不是政府做的事 政府到底为人民做了什么 在这次事件发生以后 我们有看到吗我只看到蓝绿在那边政治斗争 人民在那边吵废死和反废死
作者: seraphim1992 (波本)   2016-05-12 11:03:00
推 有些人根本资料都没找只会喊研究研究
作者: baigyatsh (想吃黑鲔鱼)   2016-05-12 11:06:00
是有些人平常也不查 自己坐等懒人包 没整理给你就说都没研究吧
作者: seraphim1992 (波本)   2016-05-12 11:15:00
真的有研究就不会在那边吵没研究了 一堆问题我都看过报导 却还有人只会唉唉叫
作者: ROCCPA (大家来聊天)   2016-05-12 11:16:00
这帐号蛮喜欢复制贴上附几句心得感觉在带风向
楼主: microXD (XD)   2016-05-12 11:42:00
楼上讲几句随机杀人犯罪防治建言看看
作者: dooge (Finn)   2016-05-12 11:5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