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藉这篇来谈一下普遍对女性主义(早期一般译成女权主义)的误解。
女性主义(Feminism)由于其ism的结尾被译为“主义”,这会让人误以为
它具有一个单一、统一的主张,不过实际上这词指的只是从女性的生活经验
发展出的社会理论与衍生出的性别平权运动,其中有各种不同流派,彼此之
间也会就见解歧义的部分相互批评。既然是从女性经验观点出发,表面上看
来会像是只关注女性权益,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中,对抗“父权压迫”是所有流派共通的讨论议题。这又是一个容易打破
男性玻璃心的词,以为这词是在指控自己是加害者。这说法不全对。因为女性
主义并不是要制造性别的二元对立,而是追求从性别枷锁中解放。
实际上,“父权”指的应该是以男性为中心而支配,以“控制-受控制”为架
构关系的权力体系。以男性为中心的意思,与其说是生理男性的优越,毋宁说
是社会定义出一套属于男性的特质且优越于女性特质。在这个体系中,人们指
称某些特质为“阳刚”,另一些为“阴柔”。一个生理男性,被期待应具备阳
刚特质,相对地生理女性被期待具备阴柔特质。阳刚特质较之阴柔更加优秀,
是这个体系的前提。例如,理性相对于感性、刚强相对于软弱、果决相对于寡
断、大而化之相对纤细敏感,强势与忍让等等。当然,阳刚与阴柔之间的分野
相当模糊,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说“男/女生就是比较怎样”不是吗?
但是,就算一般而言,性别之间各自具有某些特质,这是天生的结果,或是
从社会期待学习而来?又,一个人应该只因为她/他不符合一般人对其性别的
印象,就受到差别对待吗?一个人应该要因为社会对他的性别有怎样的期待,
努力去成为一个不是自己本来样子的人吗?
如若没有达到社会期待的性别形象,个人将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排斥与挫折,例
如“娘砲”、“男人婆”、“破麻”、“吃软饭的”等蔑称,只会出现在称呼
特定性别上,你不会看到一个男人被批评太Man,也不会看到女人被批评太娘。
然而相对的,女性在模仿男性特质行为时所受到的容忍度较高,反之则否,这
可以从女星扮男装与男星的女装扮相所得到的反应窥知一二。
女性主义者认为这样的体系,是不正义的。但能够适应(或者不能适应但屈服)
父权体系的人,若缺乏反思,会将这一切视为天经地义,成为父权体系的守护者,
继续无意识地压迫其他人。在这样的体系之中,所有顺应父权者都是加害人,也
都是被害人,没有性别之分。只是相对而言,男性较能在此体系中成为主要的既
得利益者。而适应良好的女性,则能利用制度获取边边角角的小利益(例如不用搬
重物、有工具人可供使唤),但终究并非权力中心。
这里说既得利益,可能有人要反对了XD,不过仔细想想就能发现,既得利益确实
存在,只是你不把它当成利益而已。在父权体系之中,男性所受到的压迫都来自
没有达到性别期待,例如经济能力、身材、气质、性能力、性倾向。但女性除此
之外,还有来自纯粹因为身为女性而产生的不利益。男人不需要特别担心深夜晚归、
不需要特别担心自己成为强暴案受害人、不需要特别担心来自配偶的家暴问题、
不需要担心如何与配偶的家人相处、不需要特别担心外遇曝光外界对你的谴责力道。
以上各项,可以总结为一点:女性被定义为附属男性地位、受男性支配地位所产生的
不利益。
所以,别再误以为女性主义是激化性别对立、只想拿好处不想负责任的某种奇怪邪教
了(大抵上会表现出这种感觉的女性也不是女性主义者)。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有些男
性很想保留其拥有的既得利益所以感到有威胁性,嗯,至少他们算是认识到女性主义
的部分主张了。女性主义的敌人,是父权体系,而父权体系,是所有想要按照自己希
望的面貌生活,不去控制谁,也不被谁所控制的人们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