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六百石该怎么读?

楼主: Yenfu35 (廣平君)   2023-07-18 22:37:25
※ 引述《luciferii (路西瓜)》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SAN-YanYi 看板 #1ag_nV9s ]
: 作者: a7v333 (曲棍‧康师父) 看板: SAN-YanYi
: 标题: [闲聊] 六百石该怎么读?
: 时间: Mon Jul 10 20:40:59 2023
: 刚刚在补充进贤冠的梁数,提到一梁冠是六百石县令,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 ,以前我都把石念成
: 石:但
: 我会嘲笑念成"十"的同学,不过似乎"十"才是正确的读音
: 作者:朱恪远
: https://reurl.cc/M82q6v
: 建议看影片吧,才三分钟而已,很快
: 他的论点大概是,1935年之前,所有汉语辞典中,石都只有一个音,1935
: 年的辞海才首次加注"但"这个读音,之所以误用,可能是因为
: 1.百姓对官制单位不熟,用成年人挑"担子"来代表相应的数量(但的音混入石)
: 2.也许是底层官员利用了官制、民间习惯的差异混水摸鱼,刻意混淆
: 3.举诗词的压韵来证明,他举了很多例子,欢迎自己点进去看影片
: 另外这边再分享一篇
: 【字怙】二千石的石怎么读?念作shi还是dan?
: 作者:么了头的鱼羊
: https://reurl.cc/7kE5qQ
: 这篇长达12分钟,有很完整的介绍,我能力不足,不好总结出它的内容,
: 强烈推荐看完这篇。另外这篇还有提到,现在有人会读、或写作两千石,
: 但是这个用法也是错误的,应该当作
: 二千石
: 读音也是贰,不能读做俩
a7v333提供的第一段影片提到两种可能的混入方式,
第二段影片提到其他种,但我还听过不一样的。
所以我这边先评论a7v333对第一段影片的理解有没有错误、
补充第二段影片的摘要,
之后再说明我看过的第四种说法。
但是综合来看,“担”与“石”重量相近,
导致古人混用、进而导致“但的音混入石”应是定论。
首先,我认为a7v333对第一段影片的摘要大致无误。
第二段影片摘要大致如下:
1.东汉《说文解字》注“石”的发音是“常只切”、隋朝《切韵》也是如此,
 以后唐朝《唐韵》、宋朝《广韵》、明朝《洪武正韵》、
 清朝《康熙字典》等官方颁布的韵书、字典也都写“常只切”。
 加上从东晋到宋代的诗词押韵可以推知,
 “石”应该就读作“ㄕˊ”。
2.由西汉扬雄《方言》可知,在现在的山东省一带,
 人们将容器“罂”称为“儋”;
 东汉学者苏林还称“如今受鲐鱼石罂,不过一二石耳”,
 故可推知当时“1罂等于1到2石,也就是小罂1石、大罂2石”。
3.汉朝时有规定“1石=120斤”;
 但唐朝时“斤”的重量是汉朝的2倍多,
 以致上面“1(大)罂=1儋=2石”的说法变错了,
 所以保留“1儋=1石”的说法。
4.南宋绍兴年间为推动新盐法,规定1担为100斤、且可以加到110斤,
 因而和原规定的“1石=120斤”相近,乃至混用。
但我自己没有听过这些说法就是。
我的理解则完全不一样,来自以前在国语日报上看过的文章:
作者提及章怀太子注解《汉书》时提及江淮人习惯称“一石”为“一担”、
并推测那是因为和一般男人能用扁担一肩挑起的重量差不多。
而我在国家图书馆看古代契据展览所见,似乎也支持这种看法:
清代农地租佃契约上常看到以“硕”计算稻谷,
而因古代“硕”和“石”发音一样,
所以推测“硕”这个计算单位应该是“石”。
https://www.ptt.cc/bbs/Wrong_spell/M.1262839944.A.ABA.html
总而言之,虽说说法不同,但从历史实务
我认为“石”当重量单位时读作“ㄕˊ”是没问题的。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7-19 00:25:00
两者不冲突,原文是:前(汉)书音义曰:“齐人名小甖为担,今江淮人谓一石为一担。”担音丁滥反。~~《后汉书‧韦彪传》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