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利亚教堂:葛瑞格的拚死抵抗
在特雷维里昂车站的两日会战结束后,谢里登放弃继续与南军骑兵短兵相接,往东北方转
进;此时北军主力已经较为成功的向詹姆士河推进,向彼得斯堡发动攻势,谢里登的战略
目标之一已告达成,回程因而比较轻松。
北军骑兵军先走到史波特斯凡尼亚,然后再往东南方行军,跟随兵团主力的路径南下前往
詹姆士河,途中也运用兵团交通线上仍在运作中的前线基地休整。
南军骑兵则是从北安纳河的南岸东进,并一度抢在绕远路的谢里登之前赶到帕芒基河河畔
的白宫渡口,但是眼见北军基地周边防守严谨,有炮艇和坚固工事,而谢里登也已经近在
咫尺,遂没有发动大规模强攻,而是止步于周边的峭壁高地,监视并牵制北军动向。
谢里登抵达白宫渡口后,决心继续南进,因此于六月二十一日将南军逐出邻近阵地,然后
隔天渡过契卡荷米尼河,由于顾虑到南军的威胁,他决定把白宫渡口基地的物资与人员带
上,致使辎重高达九百辆马车之多,需要审慎防护。
南军于二十一、二日从侧翼与前方向北军进行的骚扰缺乏显著成果,但他们此时获得了珍
贵的增援──南军第三骑兵师的一个骑兵旅。获得增援的南军因此在二十三日试图再次攻
击谢里登,不过仍被击退。
眼看谢里登就要成功脱身返回兵团,南军骑兵只剩下最后一天机会,此时盖瑞上校的独立
骑兵旅也赶来增援,让南军新添一支生力军。汉普顿让洛马克斯旅向北军辎重做最后一次
突击,该旅被轻易击退,谢里登的辎重因此相对顺利的进入步兵防卫区域,而托贝特的北
军第一骑兵师也涉过詹姆士河。
但谢里登毕竟大意了,殿后的第二骑兵师并未及时收整,因此孤立于詹姆士河北岸,而南
军固然并不知晓北军辎重已经远走,却仍欲进行孤注一掷。葛瑞格的第二骑兵师两个骑兵
旅,因而在二十四日当天面对南军六个旅的猛攻。
尽管兵力悬殊,葛瑞格不愧是北军骑兵名将,指挥了顽强而有序的战斗撤退,南军虽然连
番抢攻却无法彻底击溃葛瑞格,战斗在傍晚结束。此战被称为撒马利亚教堂之战,北军伤
亡三百多人,南军伤亡则约两百余;只看受伤与死亡人数的话双方大致相当,北军是多了
百余人失踪或被俘。
撒马利亚教堂之战对葛瑞格的第二骑兵师不啻为重挫,该师的两千余人在短短一个时辰内
就损伤近两成兵力。不过其奋战毕竟掩护了谢里登的辎重转移,而其力抗两倍于己的邦联
马队,更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风范。
北美史上最大“纯”骑兵战的结局
1863年夏季的布兰迪车站之战被视为北美史上最大骑兵战,但是该战役中的北军包含有两
个步兵旅,其中位于右翼的步兵更是在战斗中参与了激烈的冲突,是以双方并非纯以骑兵
单位相抗衡。
相对的,特雷维里昂车站战役是北美史上最大的纯粹骑兵战,此战北军骑兵约八千人,伤
亡约一千人;南军骑兵则有约五千人,伤亡将近七百五十人。单就骑兵人数而言,参战官
兵总人数少于布兰迪车站战役,但伤亡人数较高、比例更因此明显提升,显示出此战的激
烈程度。属于奔袭作战一部分的撒马利亚教堂之战,则又增添了北军三百余人伤亡,以及
南军两百余人损伤。
北军伤亡固然较多,但若以参战兵力的比例而论则双方差异不大;考虑到谢里登受到的指
示是伺机大打一场,打必见血,北军的损伤是尚能接受、甚至为军政高层与步兵将领所乐
见的。
在战术方面,北军的旅级作战能力已经颇为干练,多次与南军拼战都能有所表现,不过军
级调度就显得相当颟顸。特雷维里昂车站战役首日是侦查不明,导致骤然遭遇敌军,乱战
一场、凭恃兵力而胜,但就连兵力优势都没有完全发挥;战役次日则更显无能,只以一个
师去强攻南军,事后只能以威力侦查来掩饰挫败。撒马利亚教堂之战也同样是阵势不够严
整,致使一个师竟得独力抵御全部的南军骑兵。
另一方面,南军汉普顿所部的鏖战非常亮眼,这也使得南军高层不久后正式晋升汉普顿为
骑兵军军长;在特雷维里昂车站战役担当中流砥柱的巴特勒上校则被提拔为递补的师长。
菲茨休的指挥能力向来不甚稳健,在特雷维里昂车站首日相当迟缓庸碌,直到战役次日才
有比较良好的协同,他在撒马利亚教堂之战的表现也同样仅差强人意,证明他不如汉普顿
甚远。
在战略上,谢里登虽然达成奔袭作战的基本目标──吸引南军骑兵西进,但是他未能抵达
铁路枢纽的城镇,因此仅能拆除短短数英里的铁轨,更别提前去参加攻打雪伦多亚河谷的
行动。
长远而言,谢里登的特雷维里昂车站奔袭作战其实是一场失败,致使南军能仰赖维吉尼亚
中央铁路,坚守里奇蒙和彼得斯堡更长久的时间,并一度分兵袭击雪伦多亚河谷,汉普顿
的才能并不亚于史都华。谢里登则尚在摸索指挥骑兵军的方向,并将亲自前往雪伦多亚河
谷,以兵团和战区司令的身分重新审视骑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