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国防军三部曲》读后感。

楼主: akichaosi (akichaosi)   2021-02-09 00:32:48
多处恕删.
※ 引述《fatisuya (伊达枫)》之铭言:
: https://0rz.tw/5TkDH
: https://0rz.tw/bHDD4 goodread
: 这是我阅读本作者的第二部作品了。不过事实上,罗伯特‧M.奇蒂诺(Robert M.
Citino
: 目前被引进的也不多,《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跟这《国防军》三部曲 ,全部买下来

: 真是价格不斐。不过由于我很喜欢他另外一本书,所以这钱倒是花的很“阿莎力”。
: 老实说,跟那位同为美国东线权威的格兰兹(David M. Glantz)相比,奇蒂诺在叙事能

: 跟文笔上高出甚多,基本上我觉得后者的这套《国防军》可能是面向大众更甚于专业读
?
: 。特别是奇蒂诺写了很多评论,这是我更乐见与期望的。
: 不过很多德棍可能非常不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奇蒂诺真的算是非常老实不客气的指出了
?
: 防军的各种缺失,甚至有点严厉。但前面提到的格兰兹,德国自己的研究者格哈德‧P.
: 格罗斯(Gerhard P. Groß),还有许多人也都做出类似的报告,奇蒂诺不是那个唯一揭
?
: “国王的新衣”的小孩,事过境迁,也是时候揭开这层面纱了。
: 战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国防军的名誉得到了保全。早期的赫赫战功跟有明显优点且
?
: 被需求的军事学说,还有大量的将领撰写了回忆录,把罪过推给纳粹跟希特勒,致使他
?
: 得以避开了与许多理应被追究的相关丑陋行为。但这些都在后冷战时代的当下,陆续被
?
: 开。就拿许多德棍坚持的,“盟军只是凭着数量才打败国防军”这点来说,恰好就是奇
?
: 诺不断抨击的“先军思想”。就是那个从普鲁士延续下来的参谋本部与高级军官,把克
?
: 塞维兹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反过来思考的作为,完全无视于政治与战略手段,只想
?
: 纯军事去解决的态度。对于现代总体战来说,盟军能够把工业化成战力来对敌人做全方
?
: 的打击才是正确的战争方式,你没有办法做到,反而抱怨别人不公平,听起来只像是败
?
: 之吠。
呃...抱怨不公平?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吧?以古德林回忆录来说,他在720政
变后接掌东线,就感叹资源差距就是那么大,德军再怎么样以寡击众也无
济于事.他就是感叹,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
N年前的全球防卫也有一篇“武装SS血战赫恩德”的战记文章,印象中也
是东线末期,一个武装亲卫队单位士气低落,厌战情绪弥漫,指挥官激励手
下士官兵“咱们可以一个打五个!”阿兵哥心里吐槽“敌人一定比五个还
多.”(有哪位记得这是第几期吗?一直好奇“赫恩德”原文是什么.)
: 更何况不论是苏军或者是美军也都在进步,他们常常无视这种状况。
的确如此,但这个情形其来有自,以下三行节录自德国军事研究协会著作
、钮先钟大师翻译的“二次大战决定性会战”下册第九章“中央集团军
的崩溃”第525页—
不过,他们(中央集团军总部)对于俄军未来攻势的冲力和目标却都作了过
低的估计,原因是那些德国指挥官并没有机会了解俄军在领导、组织、装
备等方面的进步.
那为何没有机会?请参同书第328页,第40装甲军的攻势部署命令因第23装
甲师作战官坠机而落入苏联人手中,希特勒震怒,下令“任何军官所应知
道的仅止于与其特殊任务有绝对关系者”.
换言之,德国军官不是不想知道,啊希特勒就不准他们知道呀!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克鲁格元帅,他在诺曼地登陆后被调任西线接
替伦德斯特,他一开始在大本营听希特勒说得好像状况颇OK,结果一到前
线视察脸整个绿掉.所以这些军官不是没有判断力,是根本没机会判断啊!
不过这在战后对他们来说算是因祸得福,战区内发生什么暴行都可以以此
为借口推说不知道.至于是否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最好是啦~
: 至于何谓“德式兵法”,奇蒂诺总结的要点很鲜明。这是一套按照普鲁士/德意志历史

: 统发展出来的军事传统(其实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个中欧国家,四面受敌,没有险要
?
: 天然疆界跟战略纵深,资源短缺,注定了只能速战速决,经不起消耗。于是他们必须总
?
: 抱持着积极的攻击精神,寻求与敌人的主力决战。要达到这个目标,则唯一选择是保持
?
: 动战状态,采取分进合击,向心包围,打出一场“坎尼式歼灭战”。要能够做到这点,
?
: 军除了有令人称羡的参谋本部外,还有高素质的士兵与军官,并采取“任务式导向”的
?
: 战,也就是给予中层以下前线非常高的独立性,让他们可以临场判断选择“最佳方案”
?
: 完成任务即可。德军将他们这些特点与飞机、坦克两种新式武器结合,打出了一场漂亮
?
: 多兵种混合作战,在二战前期所向无敌。这就是知名的“闪电战”的秘密。(说句题外

: ,历史有趣的地方在于,战后却有一支军队采取了这套“德式兵法”,那就是以色列国
?
: 军。)
向比自己高明的人师法常有啦,Franz Halder战后不就被请到美国?
: 而在苏德战场碰了一鼻子灰,也彻底的暴露出了这种“德式兵法”的侷限性:它只适合
?
: 中等的战略区域以及有顺畅补给线支持下方能奏效。当敌人拥有宽广的战略纵深,不再
?
: 意与你决战,并且企图利用补给线拖垮你贫乏的资源与补给时,“闪电战”就露出破绽
?
: 。
: 奇蒂诺说,这些特征在1942年开始就已经逐渐显露,只被胜利掩盖了。
欸...史达林应该不是不想决战,而是在莫斯科会战前决战都输一屁股.希
史这两个人的思想都是不惜一切寸土不让.
另外,德国就是因为相对资源不足,不得已才打穷人战争,采取闪击战就是
最适合的战法.国力侷限性较大,能采取的战法侷限性当然也比较大,这没
什么可挑剔的吧?不然哪种战法对当时的德国最适合呢?段誉内力震古铄
今当然能直上六脉神剑,段正淳内力不到就只能练练五罗轻烟掌啦.
钮先钟大师记得在哪本著作中就提过,穷人就只能打穷人战争,妄想学富
人打仗稳死;但富人却可自穷人战法中学习,让自己的战法更有效率.
另一本著作则提到他当初看到李德哈特的间接路线真是拜服得五体投地,
直到后来才领悟,那是因为英国资源有限才要搞间接路线.像美国资源丰
沛,一个动员直接辗压就过去了,谁跟你间接路线.
更何况,有哪个战法是既毫无破绽、复不须顺畅补给线支持的?
: ‧东线
: 奇蒂诺指出,蓝色方案是德军在东线的分水岭。
: 首先,希特勒要求的严格掌握指挥权与德军传统的前线自主性的冲突越演越烈,到了难
?
: 调和的地步。由于红军逐渐表现出在进步的战术,导致前线将官开始审慎以对,但元首
?
: 认为这是他们过于畏首畏尾,乃至于是在妨碍他取得胜利而失去信任,于是加强了控制
?
: 道,最后甚至引发了冲突。
: 最典型的例子在后来的44年。此时的东线局势已经糜烂,红军开始全面反攻,而曼斯坦
?
: 在这时候依然企图在乌克兰发起攻击,他一贯的向希特勒提出“让我指挥整个东线战事
?
: 的要求。元首拒绝了他,并说:“那些元帅们有时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你怎么肯定自己
?
: 的动?”
根据曼斯坦的回忆录,1944年1月4日的大本营会谈他说的反攻只是暂时应
急,不是要向红军发动全面攻势,事实上他飞大本营就是要向元首力陈允
准集团军南翼撤退.
然后他应该不是明讲“让我指挥”啦,不想活了吗?而是拐弯抹角地说该
找个人来全权指挥东线战事,至于那个人是谁,就不言自明啦.
: 作者说,其实不光只是这个问题。41年德国妄想在战役层面一口端了苏联失败后,就进
?
: 了总体对决,战争的指挥必须是一个具备理性,全面的战略、政治与外交眼光的文官体
?
: 领导,这也是现代化政府的要求:文官必须能指挥枪,不能让它自行其是。这是显而易
?
: 的道理,只要看看隔壁的日本怎么被陆军激进份子牵着鼻子走,想想要是韩战时杜鲁门
?
: 办法解职麦帅,让他为所欲为后果会如何就知道。奇蒂诺这次是站在希特勒这边,而且
?
: 其实他真正想批判的是,44年的德国眼光无法只放在苏德战线,曼斯坦因却依然企图在
?
: 役层面的胜利来达成“苦涩的和平”,这只是痴心妄想,这是从普鲁士延续下来的“传
?
: ”,只重视军事,忽略国际战略与外交,44年的德国它需要一个能综观全局的理性政府
?
: 指导。但作者又辛辣的说:“说来讽刺的是,如果存在这个政府就不会开始这场战争。
?
....作者自己都知道纳粹政权不是西方那种理性政权,又怎么会拿希特勒
的领导类比西方式的文人领导呢?邱吉尔还是小罗斯福会自己跳下去兼任
集团军司令吗?文官必须能指挥枪,希特勒自己就是枪了啊!
曼斯坦在卫城作战判断严重失误是事实,但怪责他只重视军事,忽略国际
战略与外交?曼斯坦最高就是集团军司令,他能过问国家层次的国际战略
和外交?一个军人在打仗的时候还能同时插手国家总体战略,这种人我记
得叫做军阀耶.
打场胜仗然后叫政府拿这个当筹码去和谈?是啊,以当时的时空背景来说
是痴心妄想啊,都已经是血海深仇了谁还跟你和谈?但问题是以一介军人
来说他还能做什么其他的?1945年1月25日古德林也是跑去见李宾特洛普
拜托他找门路去和谈,结果当天晚上就被希特勒骂到臭头,问题是古德林
除了死马当活马医就没其他方法可想了啊!不然要发动政变吗?
: 其次,按照“德式兵法”在战役层面上的戒律,其中心有一个不变的核,就是:分进合
?
: 。不管兵分多少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找出敌人有生力量,聚而歼之,这是才能快
?
: 结束战争,也符合日耳曼穷资源的打法。但苏军在蓝色方案的进程中不再像41年战争刚
?
: 始那样动辄死守最后被围歼,他们不断撤退(当然,也不排除只是溃逃),让德军一而再
?
: 再而三的扑空。与之同时,他们占领了广大的国土,补给线不断的伸张到短期内难以负
?
: ,严重拖垮了后勤。“空间的暴虐”开始发酵,而红军却在自己的基地等著反击。德军
?
: 是继在克里米亚的胜利之后,第二场证明自己还没在东线失败。但蓝色作战之后,依照
?
: 示A、B两个集团军分别朝着不同的目标进军,它拉长了战线,稀释了德军原本就捉襟见
?
: 的兵力,却没有找到苏军,反而增添了被容易反击的侧翼,只能用相对弱势的仆从国军
?
: 去填补,彼此却无法支援。
: 作者认为这不单只是“第四十五号元首命令”的锅,而是德国本来的力量本来就不足以
?
: 口气概括,而当时又还算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也更不可能有人敢出来当那个“国王的新衣
?
: 中的小孩。
: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是红军的一个尝试,从地图上看明显的突出部,德苏双方都不约
?
: 同的关注在此也不意外,历史逗趣的地方在于两边都是由第六集团军主攻。苏联方是铁
?
: 辛哥负责计画,奇蒂诺幽默的写道:“史达林看到计划的前半部会很满意,但看到后半
?
: 可能会忍不住笑出来。因为铁木辛哥向他要求增援二十个步兵师跟二十七个装甲师。要
?
: 有这么多部队给他,史达林早就已经结束战争,坐在柏林了。”
: 对红军来说,这场仗的虽然惨败,但也算是他们重整旗鼓的一场。甩开以前靠数量打仗
?
: 粗糙手法,在朱可夫的指导下开始重新拾起“多兵种集中定点火力突破,然后机动深入
?
: 大战果”的“大战略纵深作战”的精神。只是红军还没有足够的后勤来支援这样的作战
?
: 训练跟指挥人员水平也还没完全跟上,导致功败垂成。
所以说当时苏联就是采取了不适合自己资源的战法,结果输了一屁股啊!
这时怎么不说大战略纵深作战的破绽就是极度仰赖顺畅的补给线呢?
: 但是到了史达林格勒之战,结局就不再相同了。
: 最后,奇蒂诺总结了两件事情的死亡左右了德军的胜败。
: 首先是德式机动作战的死亡。苏联史家把1942年12年到1943年12月标志为战事的第二阶
?
: ,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标志性的战役:史达林格勒跟库斯克。前者歼灭了国防军一支
?
: 战军,后者阻止了德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尝试。如果说在曼斯坦因一开始建议的时间点
?
: 发动反攻的话,或许还来得及取得战术的突袭性而包围攻陷库斯克,然而希特勒等高层
?
: 想要“再更有把握”才发动,又多拖了几个月。此时苏军早就已经在该地区做好了万全
?
: 备,并聚集了重重兵力。这完全违背了过去信奉的“避实击虚”的信条。
: 再来,德军所集中的兵力是从战线其他地方,以及原本要成为预备队的战力抽调而来,
?
: 对原本已经薄弱的防御力量无疑是雪上加霜。部分将领曾主张应该放弃某些突出部,“
?
: 直与重整”来调整配布,这遭到拒绝。曼斯坦因则主张可以像他去年在哈尔科夫的那样
?
: 先诱敌深入再反击歼灭。亦同样被打了回票。
: 这两个建议,前者比较符合战场现实,但违反了希特勒乃至整个国防军高层的内心那种
?
: 恶撤退与承认失败,与政治上的问题。后者,奇蒂诺直接吐槽说,曼斯坦因过于傲慢,
?
: 什么认为苏军会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去年他们是在冬天发动过大的攻势导致后勤失灵才
?
: 他得逞,夏天难道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吗?敌人会傻两次吗?
呃...敌人傻两次不只二战,历史上屡见不鲜,不然法国在1940年才被打脸
打到面目全非,西方盟军怎么1944年又在亚尔丁著了道?拿德军自己来说
好了,希特勒严命不准撤退导致战线大崩盘了几次?
凭什么认为...就过去的经验啊~当德军将领被限制只能了解军事事务,且
仅限于自己战区的事务,集团军司令甚至被限制了解隔壁集团军的状况时
,他当然只能依照过去的经验作推断呀!只不过结果出来就推断错了咩~~~
贝吉达名言“你们想错了,谁会留着致命弱点都不改进啊?”问题是比克
他们出手前就是不知道啊!又不是推理小说,名侦探每次都猜对.
: 总而言之,所谓的德军失去战场主动权,代表着他们过去的取胜方程式已经彻底失灵,
?
: 人知道如何抵御与反击。而在1944年开始节节败退之时,希特勒依然坚持“死守阵地”
?
: “不惜一切代价”的策略。这种做法要成功,必须要猜测出敌方的主攻方向,把仅剩的
?
: 量投入才有机会。但德国空军已经无法负担空中侦察的任务,而情报部门依然是废渣,
?
: 谋本部居然只能凭著逻辑与推测来决定要怎么防御!而偏偏红军在欺敌战术已经练得炉
?
: 纯青,他们常常把德军骗的团团转。更可怕的是,实际上他们的攻势是连动的,一波一
?
: 次序发动,要让敌军疲于奔命。
: 德军坦克就算再怎么奋战,也只是杯水车薪。
: 其次是战场自主指挥权的死亡。不过这点是由于科技的先进,特别是无线电。从此,来
?
: 大后方的干涉无时无刻的妨碍前线的运作,以至于现地指挥官甚至不能命令撤退或投降
?
: 德军引以为傲的自主性全然丧失。这是个两面刃。
: 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对的,史达林在多次失败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多次
?
: 从意见取得胜利之后,而决定放权给自己的将官,红军开始走向专业指挥之路。
: 就这样,历史讽刺的现象发生了:德国人朝着当初苏联人犯的缺点逐渐失败,而苏联人
?
: 是学习著德国的优点步步取胜。
: 作者最后对德军的评价直接引用了一段:
: 历史学家奥默‧巴尔托夫 (Omer Bartov)曾描述...国防军的”去现代化”。.....残酷
?
: 战斗撕裂了这支军队内部的现代化社会和人情纽带,由此形成的真空被针对希特勒的个
?
: 崇拜和国家社会主义凶残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所填补。但是,如果把话题严格限制在这
?
: 军队的作战特点上,那么“去现代化”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提法。国防军在作战层面上从
?
: 去现代化。它的基本战役和理念是重视指挥官的天才和意志,而轻视物质因素,这从一
?
: 始就谈不上有多么现代化。
轻视物质因素?...就说了德国当时只有本钱打短期的穷人战争,如果轻视
物质因素,希特勒是为了什么下令乌克兰和高加索的优先性高于莫斯科呢?
德国将领抱怨希特勒的其中一点就是他每次讲军事讲不过军人,就耍经济
话术让他们闭嘴啊!
就是因为物质条件比不上对手,只能用指挥官的天才和意志试着以寡击众
啊!不然要怎么办呢?
: ‧论隆美尔
: 表面上看,沙漠似乎是最适合坦克战的地方,但其实不然。后勤跟防御阵地依然困扰著
?
: 守双方,而且这里的地形是不可能打出场“歼灭战”,最多也就是击溃而已。
贝打弗门会战中的奥康诺和他的第七装甲师表示...
: 隆美尔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大的神话之一,作者并非说他徒具虚名,但这远超过其应得的
?
: 当然,这除了当局的刻意营造外,也得归功于这位元帅本人也擅长宣传,而这来自于他
?
: 一战中有次差点被夺走头功的心理阴影有关。
: 奇蒂诺说隆美尔并非纯普鲁士人,但这在过往的德国军事史上并不少见,他擅长进攻打
?
: 动作战,也非常符合这个国家的军事传统。他的用兵按照中国传统兵学上的说法就是“
?
: 贵神速”。其实非洲军不满编,士兵疲惫,坦克不多,后勤物资也都跟不上需求,他只
?
: 趁著英国人还没缓过气来,打个措手不及。就跟当年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一样。
: 总之,隆美尔还是能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跟其进取之心有关,他的物资很多取之于敌,
?
: 蒂诺指出,非洲军很多卡车都是英军抢来的,以至于不管是英国空军,甚至隆美尔本人
?
: 都常常“分不清敌我”。讽刺的是,当隆美尔听到英军把来不及带走的物资爆破后,哀
?
: 说:“这要是留给我用可以发挥多大功效啊!”
: 论说德军为何不攻击马尔它以确保运输线。其实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根本也不重视这个战
?
: ,赢了当赚到,输了也不至于威胁德国本土。要攻击那座岛屿只能依赖空军,而这个稀
?
: 的战力当时必须运用在东线同时发动的作战上,根本抽不开身。再说,德军通讯密码已
?
: 被破解,在这种状况下能否打赢也是个问题。
: 北非贾札拉之战就是一场标准的正面诱敌侧翼进袭包围的代表作。英军被击溃之后,托
?
: 鲁克的失守也就不意外了。但作者此时又吐槽:其实伦敦也早就没太多意愿守这块孤岛
?
: 它宁愿把兵力放在埃及做机动防御。所以当隆美尔第二次包围这座城市时,它已不是如
?
: 次碰面那样的要塞了。
: 而之后,当英国第八军团在蒙哥马利的整顿下,拿着充足美援,带着满满不甘的士气,
?
: 备反击时,隆美尔的机动作战就失效了。不过真正让他最感慨的还是空优的丧失,沙漠
?
: 狐认为这才是自己真正无法取胜的原因:“在绝对空优的时候,就算派支原始人大军来
?
: 现代欧洲军队也能赢。”
: 这个经验在他之后指挥诺曼第时会继续产生莫大的影响。
: PS:关于这位名将,2019年也曾有一本《隆美尔神话》,书中集中讨论了他跟希特勒的
?
: 恨鸠葛以及他那“不朽的名声”是怎么建立起来,颇值得一看。
: ‧论“英式兵法”
: 其实每个国家都应该找到符合自己国情的战争方法。奇蒂诺说,自39年以来,屡战屡败
?
: 屡败屡战的英军都自我消遣“擅长打撤退战”,他们经不起损失,像东线那种玩法会亡
?
: ,所以,蒙哥马利必须谨慎的使用手上的筹码,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集结兵力,准备充分
?
: 资源,做好计画,有必胜把握才会出手。而作者认为,这种物资战,也是德国无法取胜
?
: 战争型态。
: 不过,蒙哥马利有时候的确会让人怀疑他的将才,像他这样谨慎小心,步步为营的作战
?
: 式,不起眼,但稳定,很符合《银英传》中的角色杨所说的取胜方式,也是所有兵书上
?
: 会认同的“正兵”。《孙子兵法》中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不管,反正在阿
?
: 曼之战,英军已经以万全之势去迎战疲惫之师的德军,胜负早没有悬念。
蒙哥马利被质疑是否足堪被称为名将的点已经被讨论太多次了,毕竟富二
代追女生追赢穷小子是理所当然的啊,有人会想去请教他有什么把妹绝招
吗?
: ‧论曼斯坦因
: 第六军团被围歼之后,德军看起来像是要战线总崩了,希特勒在此时叫来了曼斯坦因救
?
: 。他在克里米亚的表现累积了足够威望,使他暂时获取了整个顿河战区的总指挥权(元

: 可不是那种轻易放手的人)。曼斯坦因的才能无庸置疑的,但这场胜利也是有苏联人自

: 的作死。奇蒂诺说,红军笃信“连续攻势”教条,喜欢趁胜追击一鼓作气,但却忽略了
?
: 劳塞维兹强调的“顶峰”,无视后勤极限与军队的疲劳,它们企图不断地扩大战果终于
?
: 大军变成了强弩之末,而始终耐心等待的曼斯坦因则是在努力收缩战线,调整兵力与调
?
: 之后,找到机会用现有的精锐发动反击。结果就是德国又回到了42年初的态势。这在当
?
: 被吹为奇蹟,特别是刚刚遭逢一场大败之后。
: 曼斯坦因或许是公认的德军中最有才华的将领,但如果希特勒让他全权领导就能打赢苏
?
: 吗?奇蒂诺的批判正如前面说的,也是德军军官普遍的通病,他认为德军将领普遍认为
?
: 战场累积胜利就能换取战略乃至政治上的成功是个严重错误,是一种以为军事可以解决
?
: 治失败的谬误观念。曼斯坦因无法改变德国在许多方面的劣势,拿破仑再怎么善战也未
?
: 征服欧洲,迦太基有汉尼拔也还是打不赢罗马,一个军事天才对整场战争的意义是很难
?
: 清的,毕竟,中间影响的变量太多了,但恰恰正是如此,这个命题才会如此难回答。
曼斯坦绝非从不犯错,卫城作战他就出包出大了,包大到他自己的回忆录
都草草几面就含糊带过.但如果希特勒真的放权让曼斯坦担任陆军参谋长
或是三军统帅部作战厅厅长,并绝不插手军事决策,这还叫做纯军事手段
吗?这就是政治改革了呀!你叫希特勒放权还要接管武装亲卫队耶!这还不
政治什么才政治?
因为一战的经验,德国军人的普遍想法是打仗时军人就专心打,不要搞什
么政变之类的东东,因为会导致前线总崩溃更惨,所以像古德林这些人对
720政变的态度就是不支持,军人把自己的战场顾好,不要在大后方乱搞.
他的详细想法请参阅其回忆录第十章.
所以要责怪德国军人没考虑到战略或政治方面实在没什么道理,他们本来
就只被允许管自己眼前的事务啊!多说几句当心盖世太保还是SD来敲门.
: 顺带一提的是,奇蒂诺把他的毒舌用在了凯塞林身上。显然他对这位元帅得到的好评不
?
: 认同,批判了他在西西里的撤退战,然后指出意大利南部的地形本来就适合防御,而凯
?
: 林的打法是他们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德式兵法中最讨厌的阵地战,在这种情况下,此公的
?
: 防御大师”是值得商榷的。作者最后辛辣的说:“应该让凯塞林也去东线广阔无边的平
?
: 经受一下红军的考验才能更加毫无争议吧。”
这个批评就真的是纯嘴砲了,所以这位作者是在说意大利战场的盟军比较
烂的意思囉?所以麦克阿瑟二战没打过欧陆,鬼子陆军和德国陆军水准又
天差地远,他的第五颗星也值得商榷?
更何况凯塞林正职是空军,难道会有人说朱可夫没打过太平洋海战,所以
给他两艘基洛夫级去太平洋挑战一下大和号,接受一下鬼子的考验才能更
加毫无争议?
真要这样比,那我看只有日韩合拍的电影“战争之路”的那两个打遍全世
界的主角才毫无争议了吧.
: ‧西线
: 之前我一直觉得蒙哥马利有点名过其实,不过奇蒂诺在本书中算是帮他洗白了一些。登
?
: 后,盟军一度被德军阻击的动弹不得,进度落后;东边英、加拿不下卡昂,西边美军无
?
: 适应诺曼底周遭的诡异地形,加上天公不作美气候不佳空优无法发挥而陷入苦战。东边
?
: 哥马利的问题在于,因为他的大攻势让德军把所有的装甲师都集中过去,而且希特勒等
?
: 令部还是认为盟军会在加莱发动第二次两栖登陆,所以把预备队等也都放到那边。所以
?
: 基本上来说,英、加面对的是敌人西线的老本,碰壁似乎也还算情由可原。
呃...佳林作战就是一场打得很难看的仗,实在没办法帮蒙哥马利洗多白.
英美两国为了他宣称要进行的这次突破作战出动了超过两千架的轰炸机,
结果英国大军居然输给毫无空优的隆美尔纵深阵地,事后蒙哥马利还推说
“没有啦~本来就没有打算要突破啦~只是要消耗德军战力啦~”
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虽然篇幅分配得很烂,但对这件事引用多
位英美将领的意见,英国空军将领被蒙哥马利的嘴砲气炸“你没要突破,
那要我们调这么多轰炸机来支援干嘛!?”
: 幸好,此时美军的布雷德利站了出来,他策画了“眼镜蛇行动”的大作战计划,成功地
?
: 西边突破因为被兵力引走而极度薄弱的防线,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奇蒂诺说,虽然不是
?
: 划之中,但也算是无心插柳,蒙哥马利的牵制还是能记上一笔苦劳的。
蒙哥马利最爱的就是宣称自己神机妙算“一切都是照我的计划走”,结果
因为无心插柳说要记苦劳,这...
忘了哪本书说蒙哥马利最大的长处除了事前谨慎策画外就是临机应变能力
,但他就是爱嘴砲孔明再世,反而把自己的优点抹掉了.
: ‧阿登,破产前的最后一枚硬币
: 这个策略也确实奏效了。短短几天,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厄运的德军就陷入强弩之末,而
?
: 气一但转晴,战况就一泻千里。本书作者用冷酷的笔调写着:“一支只能在夜晚像个小
?
: 般行动的军队基本上就已经打输了战争。”
北越正规军和越共表示...
: ‧论国防军的罪孽
: 这应该是奇蒂诺最让德棍不悦的地方。
: 真相是,国防军将官们在纳粹政权下收受了大量的好处,他们早就是既得利益者,也知
?
: 战败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希特勒在44年初的一场会议中结束前曾冷冷地说:“
...
: 各位,我们必然要打赢这场仗,不然诸君最好趁早替自己找条绳索。”
既得利益者,李梅表示...哪个吃公家饭的在国家政权覆灭后不受影响的?
老实说,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当时的全国国民都别想说自己跟这些政权
的罪孽无关,通通都是既得利益者.日本侵略中国打胜仗的时候,日本人有
没有在国内欢呼游行?德国更不用说,希特勒民选上台的,他们自己选的,
不只国防军,通通都有责任.
作者: mp6c04 (小白)   2021-02-09 07:05:00
倒数第二段萌蒂的评论应该是出自李德哈特”other side ofhill”
作者: fatisuya (伊达枫)   2021-02-09 09:10:00
所以你要德国用越共方式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02-09 12:37:00
推这篇,观点很全面~
作者: fatisuya (伊达枫)   2021-02-09 15:32:00
他那句话有语病,不过你也看看他的前后语境。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1-02-10 09:05:00
那句话是针对二战的陈述 战后才开始的人民战争当然不适用人民战争那种没完没了的打法 连苏联都可以战胜哩
作者: sliverstream (Jabulani)   2021-02-10 21:02:00
推这篇,什么都用德棍带过我也很倒胃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