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milk7054: 第一兵团25万人,跟华野27万人,兵力没差太悬殊 11/03 23:38
: → milk7054: 但张灵甫突出就变成解放军歼灭首要对象 11/03 23:43
: → milk7054: 李天霞83师就在青陀寺 11/03 23:51
: → milk7054: 至于第二第三兵团皆配合第一兵团进攻坦埠,距离不会百公 11/03 23:54
: → milk7054: 里 11/03 23:54
: → milk7054: 蒋知道张灵甫被围,还交代第二兵团王敬久收复锦阳关,还 11/04 00:09
: → milk7054: 在做他的大战略梦 11/04 00:09
: → milk7054: 最大问题是后方统帅部资讯量太庞大,前线指挥官只能被蒋 11/04 00:24
: → milk7054: 牵着鼻子走 11/04 00:25
参考台大历史学报: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56/56_05.pdf
刘熙明,〈国军在孟良崮战役的指挥权(1947 年5 月)〉
直接看结语第一段:
整七十四师的军事行动是各级指挥部依据情报所形成的共识,但在此短暂的战事中,
有调动军队权力的顾祝同比统帅部更早获得前线情报,顾在必须立刻迅速救援的关键时刻
,忽略前线部队情报,又判断错误...(中略)...相对于此,蒋中正是否越级指挥与统帅部
是否泄漏情报,并非关键。
这篇论文是认为顾祝同是孟良崮战役的主要战犯,老蒋是太晚介入而不是不该介入,兵团
指挥官汤恩伯则是无决定权且与顾交恶。
王敬久距离整七十四师很远,论文提及此老蒋调动第二兵团时是在确认共军主力出现之后
,在其他战场趁机取得成果,并且此时仍尊重顾祝同在孟良崮的指挥而未高度介入。当时
(十三日)国军普遍仍显乐观,论文认为的关键点是在14日以后,顾对于战局情报判断有误
,连带着也误导了统帅部的认知,使国军的大规模救援行动晚了一天到两天。
至于郭汝瑰的情报泄漏,这篇论文也指出郭的通风报信根本赶不上共军对整七十四师发动
的攻势,实际上共军已透过常规方式判断国军部署并进行应对,郭对于孟良崮没太大影响
,不是关键。
论文内容上面有网址,以上简单引述部分。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9-11-04 08:19:00个人认为除了情报外,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存在例如有问题的调度.....刚好郭跟刘在的那个位置很好做这件事不过,有个说法是张灵甫不大管调度,因为知道调度有问题
作者:
amison (amison)
2019-11-04 22:51:00其实我比较好奇,先不管敌我兵力和后勤补给的状况下,上甘岭和孟良崮哪个对守方比较有利
孟良崮是大石头,工兵没法挖坑道,加上没水致命问题上甘岭有被断水源,但运输补给并没断,勉勉强强在生存最低极限
作者:
amison (amison)
2019-11-05 20:32:00我看了一些纪录片,其实上甘岭也是大部分是石头山,差别在于它是38线的战略高地,故在战役前已先挖好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