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ntmartre (montmartre)》之铭言:
: 自十六世纪出现pike与shot的战术以后,这两种兵种的比例一直在变化,军队追求攻击
: 力,火枪的比例一直在增加,从一开始的N:1,上升到17世纪初的1:1,到30年战争的
: 1:2,到17世纪末的1:6甚至1:7。
: 难道他们不会遇上对手不想跟他们对射,执意要近战肉搏,火枪兵出现临阵不过三发的
: 情况吗?比例这样少的pike,陷入肉搏战不会出现麻烦吗??尤其是面对擅长近战的奥
: 图曼士兵们。
: 还有,明清步兵的火枪兵为何没出现过如此悬殊的比例,而且兵书上一直强调临阵不过
: 三发呢?
当然会有强调冲击的对手,不过鄂图曼步兵虽然擅长白刃战,但是并不会随便在开阔地向
敌人冲锋,其实是强调阵地防御的类型。真正强调冲锋的步兵是以下两者:
1.瑞典人。古斯塔夫的部队虽然以火力驰名,然而其步兵战术其实是非常着重冲锋的,其
火力优势强调的是短期爆发而非连绵持续,因此是用火力重创对手后进行突破。
2.苏格兰高地人与爱尔兰人。相较于强权瑞典,这些在不列颠边陲的部队并不具备强大的
炮兵,反而是强调轻步兵的速度和地形适应力。如果来自英格兰的大军在山地间陷入难以
部署的状况,苏格兰高地以及爱尔兰的部队就能较轻易的杀入阵中。这是比较类似游击战
的风格,所以很吃战场地形。
瑞典军和帝国军反复交锋近二十年,最后双方都是朝提高火枪比例来发展。这主要是基于
长枪兵较难维持与补充,以及部队愈加强调机动性与散兵作战,尤其是步兵与骑兵混杂的
快速纵队崛起后,当然是以火铳手支援骑兵,所以发展火铳手成为战略上的必然。
由于会战中,步兵有一定比例的火铳手会抽调去支援骑兵,所以步兵战线上的长枪兵比例
并不会非常低,还是有一定的人数,虽然比例是有所下滑没错。
至于应如何对付执意冲上来的敌军?吕岑战役中,瑞典有两个精锐的步兵旅在接战时惨遭
摧毁,就是在极近的距离被帝国军施放排枪所重击,接着又被帝国军的骑兵从两翼包抄,
旋即崩溃;第一次诺德林根战役中,西班牙步兵则是凭借简易的土木防御工事来抵抗瑞典
步兵的攻击,这个老招数一直都有用。
至于明清的部队,虽然晚明似乎没能够发展成熟就政权崩溃,但是清朝在康熙年间平定了
三藩之乱后,八旗军队有推动火器化,组织出的火器营就是以枪炮为主的火力部队,已经
和17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军队相当类似了。乾隆年间成立的健锐营虽然也训练弓箭,不过与
火器营一样是非常强调火枪战术的部队。
清中叶的精锐火器部队有用鹿角(拒马)来掩护火枪手,和17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很相似。
: 推 Oswyn: 逼到肉搏近距离命中率最高的最后一枪能射掉多少人,除非双 10/18 09:08
: → Oswyn: 方人数悬殊不然很有可能一波洗白。且早期火枪的稳定性不佳 10/18 09:08
: → Oswyn: 当燧发出现后信赖度提高装备率自然会更加提升 10/18 09:09
正是如此。老练的部队可以坚持到敌军靠近之后再进行齐射,这样敌方最前排的官兵就会
一口气被杀伤非常多人,冲锋很容易就失去动力。
: 推 PAULDAVID: 死要肉搏想到帝俄军 不过西欧战场遭遇大规模帝俄较晚? 10/18 09:21
: 推 leptoneta: 对方想要近战?当然是先射到他们没办法近战 10/18 09:21
17世纪的沙俄步兵是铁龟,躲在车营里面不随便出来向敌军攻击的。
沙俄步兵强调白刃战已经是18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