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zi98btcc: 推一个,为什么要 "挖掘多道壕沟隔绝" ? 08/08 02:08
按照清实录的描述,后金挖了四道堑壕,最外围的大圈是用于阻碍明军增援部队的,第二
小圈是主阵地(部队驻扎在此),最小的圈和第二大圈是防线(有陷阱)。
古罗马凯萨打高卢就懂得盖双重防线了,你包围城池,也要考虑敌方有增援;另外就是设
置纵深,不论是战术上还是后勤上都比较有弹性。
: → saltlake: 人跟马在平地好跑还是壕沟一道道的地面好跑? 08/08 02:28
: → saltlake: 为何和陈卫建议金国毋与蒙古联合? 08/08 02:29
: 推 zi98btcc: 是没错,但八旗是进攻方,明军在城墙上面守着, 08/08 02:44
: → zi98btcc: 八旗挖壕沟不就碍著自己吗? 08/08 02:45
大凌河之战的时候,后金没打算强行攻城。
祖大寿好几次突围,其中第三次的时候成功诱使后金正红旗和镶黄旗追击明军,结果明军
在城壕内将来袭的八旗部队击退,造成一定程度的伤亡。皇太极斥责追击的军官后,严令
各地段的守军不得追击。
不过撇除这个因素,其实挖壕沟才是攻城的正当方法,欧洲在17世纪就懂得挖平行壕一路
压到城脚下了。说到底,墙上有大炮的时候从开阔地往城脚下跑太危险了,后金就是没有
学会平行壕,才会每次都在城脚下和守军对轰;郑成功也是一样,所以会看到他攻打荷兰
人的时候,把火炮都架在开阔地和城内荷军驳火被打爆的案例。
: 推 hcju: 奏章里就说了啊 这汉臣很看不起蒙古部族 说他们虽有数十万乌 08/08 02:51
: → hcju: 合之众何济于事 又说他们鼠窃狗偷之辈小惠小利之徒 08/08 02:53
: → hcju: 其实这奏章真得还蛮"书生之见"的 难怪皇太极没有理他 08/08 02:56
: → vwpassat: 这汉臣也算是阿Q式战胜法,以前当明国人时,打不赢蒙古 08/08 03:06
: → vwpassat: ,也打不赢后金,就加入打败蒙古的后金,然后笑蒙古是 08/08 03:08
: → vwpassat: 乌合之众。 08/08 03:09
没这回事,从万历以后蒙古就已经很难威胁明朝了,努尔哈赤举七大恨反明后,第一个干
掉的总兵叫做张承荫──从明史卷二三九来看,他的生涯就是不断痛打蒙古人,直到最后
一战突然发现满人和蒙古人好像不太一样。
基本上蒙古和后金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万历中后期明军可能偶尔有小部队被蒙古人偷袭而
战败,但是大规模的交战明军都能重创蒙古人。张承荫在东北还只是守势作战,甘肃镇那
边明军都杀进青海了,蒙古人在万历二十六年丢了大小松山后,直到天启年间都没有能力
夺回,双方战力差距相当明显。
明朝对蒙古政策的症结点在于钱,部署能够应对蒙古威胁的军事力量要钱,这在后金发难
后愈加严重,明朝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蜡烛两头烧。
: 推 zi98btcc: 奏本是文言文又没有断句,国文造诣要很好才看懂 08/08 03:11
: 推 milk7054: 女真人又不强攻城池,明军缺粮自己会跑出来突围 08/08 03:14
: → milk7054: 而且堡垒设计是互相支援,守军分散各堡垒,女真人用砲打 08/08 03:18
: → milk7054: 外围削弱明军防御,明军会坐以待毙? 08/08 03:18
: → milk7054: 外围清干净,主堡就危险 08/08 03:20
: → milk7054: 壕沟是挖在明军城池跟外围防御工事之间,防止互相支援 08/08 03:24
我好像没看过有人这样解读的,明军的城池自身也有堑壕,难道就不打算支援敌台中的友
军吗?借用古王子的文: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365658248.A.B87.html
明军主力还是有出去和后金争夺敌台啊,没有出不去的样子。后金驻守的汛地应该还是在
敌台的更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