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王国与奥地利攻略
1618年五月,布拉格发生第二次抛出窗外事件后,波西米亚王国政府抗拒哈布斯堡家族的
统治,引入普法尔茨选侯担任国王,引发三十年战争。
直到1620年秋季的白山战役为止,波西米亚王国政府陆续拉拢了卢萨蒂亚、西里西亚、上
奥地利、摩拉维亚和下奥地利等地区的新教贵族,并取得来自普法尔茨和川西凡尼亚的援
军。布拉格的王国政府能维持约一万两千兵力,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各三千,来自西欧新
教徒的部队共约七、八千人,这两万余人是起义军的骨干。
由于军饷困窘,波西米亚的新教部队战力受限;同时,多数新教政权拒绝向哈布斯堡开战
,甚至萨克森决定支持皇室,更使波西米亚军缺乏干练军官与金融奥援。尽管如此,王国
军的将领阵容排开来看,图尔恩伯爵、霍恩洛厄伯爵、石里克伯爵和曼斯菲尔德,全都是
打过长战的前皇家陆军上校(霍恩洛厄是前少将),并不是军旅外行。
在久经沙场的川西凡尼亚陆军的支援下,新教军队曾于1619年夏季和秋季两度攻打维也纳
,但是夏季攻势遭重挫,更宏大的秋季攻势也因为波兰煽动匈牙利内战而草草收场。维也
纳终究不是能轻易拿下的囊中之物。
札布拉提战役(1619年六月十日)
三十年战争的第一场重要野战,发生于1619年的盛夏。曼斯菲尔德当时率领三千兵力从皮
尔森出发,试图增援正在围攻布杰约维采的霍恩洛厄伯爵,但是其行踪曝光,遭皇家陆军
总帅比夸伯爵亲率五千兵马截击,曼斯菲尔德只能紧急退至札布拉提小镇。六月十日,皇
家陆军火攻札布拉提,曼斯菲尔德在坚守数小时后败走,千余名步兵和辎重未能逃脱而被
俘,许多战俘立即被收编。
这场战役的规模颇小,但是曼斯菲尔德的部队可追溯至1614年,为新教阵营较资深的单位
,此役因而重创其威信。无论如何,曼斯菲尔德短短几个月内就重建起部队,透过广阔的
人脉和政治手腕,再加上高速的游击掳掠,他能在承受打击后迅速征募大批人力和资金,
继续与敌方周旋;如何有效击败对手,却不是他考量的目标。
川西凡尼亚的匈牙利攻略
加百列˙拜特伦是1613年继任的川西凡尼亚亲王,据称是虔诚的新教徒,不过更是位精打
细算的军阀。他的外交战略是奥地利有难时就补两脚,想办法夺取匈牙利,奥地利太强的
时候就找宗主鄂图曼帝国帮忙斡旋,见好就收、签个对自己有利的协定。
川西凡尼亚的军力号称四万,实际上也能动员两万兵力出征。透过拉拢上匈牙利的新教徒
,并且趁著保皇派战力过于薄弱,拜特伦在1619年占领了上匈牙利首府科希策和矿镇军区
首府新扎姆基,又于十一月初攻进奥地利、与捷克盟友会师,炮轰维也纳。由于波兰援助
拜特伦的政敌发动新一波内战,川西凡尼亚主力只得暂时撤回国内。
匈牙利部队与西欧陆军大相迳庭,主力是枪骑兵和火铳步兵,不用长矛方阵。由于主力是
轻装的骑兵,川西凡尼亚部队能够快速横越乡野,但是会尽可能避免和敌方主力进行决战
,这可以在更后面一窥究竟。
白山战役的新教联军表现
新教阵营在1620年夏季面临困境,上下奥地利都迅速投降,卢萨蒂亚被萨克森占领,普法
尔茨本土被西班牙攻击;波西米亚军在七月份发生三次欠饷导致的譁变,斗志低迷。天主
教联军在九月份攻进波西米亚境内,在十月迂回逼近布拉格,迫使新教军回师应战。
爆发于十一月的白山战役中,新教联军各单位表现参差不齐。安哈特贝恩堡的克里斯蒂安
二世──也就是主帅的长子──率领的火枪骑兵团表现不俗,击溃一个皇家主力步兵营,
左翼也有几个骑兵团表现不错;图尔恩和霍恩洛厄的嫡系步兵团都甫交火即开始溃退,波
西米亚骑兵卫队也临阵逃离;石里克步兵团和萨克斯威玛步兵团在“星宫”曾激烈抵抗,
但是难挽败局;匈牙利骑兵遭皇军的哥萨克骑兵冲击,迅速败走。
从战斗序列中可以发现,新教联军中较晚建立的单位表现未必逊于资历较高的友军。前段
提及的克里斯蒂安二世的骑兵团建立于1620年,索尔姆斯骑兵团则建立于1619年;石里克
和萨克斯威玛步兵团都建立于1619年。相对的,图尔恩和霍恩洛厄的步兵团都建立于1618
年,在军中资历较深,但是反而不堪一击。
波西米亚的部队在白山战役前,已经有了少量的作战经验,不过研究其细节就会发现多半
是遭到痛击。除了前面提及的札布拉提战役,1620年四月时新教军也在几次小规模交战中
被连续杀败,死伤和被俘数百人。军饷匮乏和领导无能是整体素质不足的主因,白山战役
爆发时新教军已经欠饷四个月。
后话
石里克伯爵的部队在星宫中陷入重围,最终投降。由于他本人并不讨厌皇室,只是尊重摩
拉维亚议会的决定而参加起义,因此旋即重新加入皇家陆军,日后飞黄腾达。
波西米亚新教军的士气太低,整体而言素质甚至不如萨尔浒之战的明军,但是个别单位有
些仍达到相当水准──能击溃一个步兵营、暂时击退胸甲骑兵的火枪骑兵,以及进行绝望
的殿后行动的步兵团,显然是值得尊敬的部队。
波西米亚王国军
部队:骑兵B 步兵C 炮兵C 协同C
作战:进攻B 防御C 机动B 后勤C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5-21 22:10:00推
作者:
T50 (打不赢二二)
2018-05-21 22:22:00这边的哥萨克骑兵来自哪啊?是雇佣还是神罗也有收编哥萨克贵族
作者: vwpassat 2018-05-21 22:41:00
跟关宁军好像,换面旗帜,收钱改杀汉人。
那个年代没有民族观 效忠更是贵族的事 佣兵倒戈很正常
作者:
hit0123 (@@")
2018-05-22 09:32:00我去布拉格看过那个窗 XD
作者: dragonclwd 2018-05-22 10:30:00
那个年代怎会没有民族观?民族是欧洲的古老问题之一
不同于老牌的民族国家(英、法),中东欧民族意识很晚才起头,德、奥源于神罗过于松散的组织架构,波兰是自家内斗如果当年神罗皇帝没被教宗破门,德国可能会提早统一
作者: dragonclwd 2018-05-22 11:44:00
楼上说的民族国家是现代对民族主义中民族、人种、国家的三合一观念,而民族观便是构成的一部分。如果硬要成没有民族意识、观念也太以今非古了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8-05-22 12:28:00
华伦斯坦为了打歪果仁帮皇帝忙 虽说他本来是新教的 中欧也渐渐形成民族意识啦像萨克森夹在新教跟民族意识渐起的情况下 两边不是人 只好买了前排位置看热闹 结果演员打到场外 观众变演员 够虽
To dragon:"我们是同一个民族"和"我们是同一民族所以ul要建立只有我们民族的政权"是两件事回到三十年战争,我们是同一民族所以要联合这个概念不普遍。再说,当时旧教法国都可以回教/新教联手打神罗了
古代有民族之分,但不同于现代民族意识近代是政治力操作意识以利于动员。
作者: dragonclwd 2018-05-22 13:37:00
To yakumo:民族观本来就不完全是指民族国家,但民族意识这种如:“我们是西班牙人”“我们是奥地利人”早就成形很久了,更早期的马基维利还主张建立意大利民族国家。再说"旧教法国都可以回教/新教联手打神罗"这个是宗教角度当作民族的例子不太符合
嘛...我那句话的意思是在当时为了现实连宗教歧异都可以放下,何况更虚无飘渺的"民族"概念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8-05-22 13:42:00
像瑞士到处帮人打工 谁给的钱多就替谁卖命囉 无关忠诚度
作者:
GTHO (多龙少将)
2018-05-22 13:43:00好精彩
我们是"西班牙人"大概要等到伊比利大婚后甚至Granada
被推掉。奥地利可能更晚,因为统治者上面还有神罗这个国
号。当时应该会说"我们都是日耳曼人"不过我同意"法国人""英国人"这个概念当时已经形成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8-05-22 13:59:00
西班牙人的形成有这么早哦 还以为要等到佛朗哥时代 加泰隆尼亚人不知道会不会称自己是西班牙人 哈
作者: dragonclwd 2018-05-22 14:13:00
我举西班牙人、奥地利人的原因便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身为国王但仍有被西斯牙人视为外人的感觉,西班人视为外人的感觉,西班牙、奥地利、神罗的概念当时可是分的很清楚,可是当时怎会自称日耳曼人?楼上说的是加泰隆尼亚人觉得是名班牙人的形成,不是西班牙人的形成,不要颠倒概念喔~更正:名班牙(X)西班牙(O)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8-05-22 14:23:00
维也纳的观光客还真不少 还以为只有土耳其普鲁士想进城参观 新教徒也想参观啊
我想说的就是"奥地利人"作为民族观很晚才形成,因为正是普鲁士崛起,把日耳曼民族统一诠释权拿走(小德意志)不然奥地利主张的是包含全日耳曼民族的大德意志为模型
加泰隆尼亚和巴斯克人现在还是不觉得自己是西班牙人吧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18-05-22 19:08:00
推
作者: dragonclwd 2018-05-22 19:22:00
不要又以今非古把形成于18.9世纪含有民族国家观念的"奥地利人"套用到古代或我纯粹指的民族向“奥地利人”,在巴本贝格王朝时就有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虽然很威仍无法统合出一个"日耳曼"共识,“奥地利天命论”(pietas austriaca)所称:“所有世间的国度皆系奥地利的臣属”(A.E.I.O.U.)。"日耳曼"这个泛民族主张才不主流,且自称也是用德意志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5-22 19:27:00查理五世是欧洲(俄国外)有史以来拥有最大土地面积的领主所以才会被各国针对如果查理五世有着拿破仑般的军事才干 日耳曼可能统一了看看查理五世时代 英国 法国 鄂图曼 甚至日耳曼领主横跨不同的宗教 民族 意识形态都来反对他解决办法必须要战争再配合外交 要能打赢又能灵活外交可惜查理五世身边并没有俾斯麦之流的人才来辅助他查理五世未能解决种族 阶级 宗教等深刻矛盾实际上 埋下了30年战争的远因
呃 显然我说当时没有民族观是错的 但显然当时当地(日耳曼)的民族观 是落后于英法 且在凝聚日耳曼共识或共聚外侮方面近乎是没有建树 我想这已经能说明为何低阶军人能够那么迅速倒戈 而且还不是偶发现象
作者:
Rucca (Herr Chaconne ?)
2018-05-23 23:17:00或许更精确的说是当时的民族观跟现在不同其实我们现在回去读16 17世纪的历史时,也蛮容易受到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下的历史解释的影响,搞到好像16 17世纪就已经这样了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5-24 01:05:00其实在16世纪之前 有时候贵族阶级对阶级身分的看重甚至还超过了所谓民族的划分 爵位 地位 跟财产更重要有时候同一个人可能身兼好几个爵位与身分 横跨不同国度不能说完全没有民族观念 的确有发展脉络 但跟19世纪不同狡兔三窟的观念不是只有东方的孟尝君有 西方也是有的
那时民族观就跟说我是亚洲人差不多只是一种定位,重要性不太够。以20世纪后期国族战争的新标准来看自然觉得古代没啥民族观念,是相对性但不是绝对性的0与1全有全无封建更重要是保护土地资产爵位民族价值摆在很后面。异族合作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