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的火枪威力并不差;在1988年格拉茨的实验中,把十三挺16到18世纪的滑膛枪
和手枪[注]固定在平台上,用电子机械点燃引信,测量威力与速度后发现那时代火枪的初
速并不差。
注:使用现代配方的现代黑火药。
实验中,其中10把武器的初速介于每秒400到500公尺间。作为对照组的两把突击步枪初速
分别为每秒835和990公尺,九毫米手枪的初速是每秒360公尺,史密斯威森警用.38左轮手
枪是每秒290公尺,柯尔特.357麦格农是每秒400公尺。
不过球形子弹能量衰竭非常快,子弹飞出枪口后100公尺以,几乎尚失动能的一半,平均
每飞过1公尺,就损失2.5 m/s的速度;而现代枪弹只损失0.6~1 m/s,飞出100公尺,动能
只损失11%~16%,也造成火绳枪的有效射程就约100公尺左右。
球型子弹的散布也高的惊人,在100公尺靶方面,子弹散布在25平方公尺中;滑膛枪在三
十米可以接近百分百命中,百米的命中率则略高于50%,手枪在30公尺的命中率则高得多
,为83%和99%,后者已经很接近现代手枪的水平(99.5%)。不过哑火率很高,火绳枪哑火
率高达50%,所以加入哑火这个因素,火绳枪在100公尺左右的命中率约25%左右。
在威力的测试上,子弹在30公尺内能贯穿152mm厚的干木头,在100公尺能贯穿113mm。如
果是普通钢材,在30公尺以贯穿2.7mm,在100公尺则可以贯穿2mm。日本人测试古代铁炮
也是类似的数据;须藤熏雄以战国主流口径的六匁铁炮[注]用标准装药进行命中率测试,
最大射程约500公尺;20公尺距离弹着分布约在10公分圆形内-相当于100%命中胸口要害,
3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100%,5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 30%,20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
率 0%。威力方面,50公尺距离可贯穿两层甲冑[注],或60mm的一般木材。
注:一匁为3.75克,六匁为22.5克的弹丸。
注: 日本甲胄铁板厚度0.8-1.4mm
古代人也做过命中率的实验;1790年的汉诺瓦实验了火枪对整个营的命中率,标靶为一块
长45公尺、高1.8公尺的布,模拟敌军一个步兵营的正面(骑兵营为2.6公尺高)。100公尺
远有75%子弹命中步兵标靶、83.3%命中骑兵;200公尺远为37.5%和50%;300公尺远分别为
33.3%和37.5%。
由以上这些古今中外的数据可以得出,在理想状态下,1000名士兵在300公尺开火,一次
能杀死300名敌人,在100公尺处更高达750人;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靶场
上的命中率在真实战场上永远达不到;根据一份1742年普军在查图西佽会战的文件中表示
,他们射击了65万次,才打死伤奥地利军5000人,平均每260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人(约
0.4%)。
为何在现实中火绳枪的命中率会低成这样,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其一是士兵水平的低落
,日常的操练不多,新兵通常不太会操作枪枝,这些士兵通常是无法养活自己的贫民,缺
乏士气和技术。火绳枪的操作繁琐,从开始填装弹药直到开火的动作多达12个,在战场的
压力下士兵常常会遗漏动作,而且还要留意上级其它的口号命令。
且火绳枪的后座力惊人,新兵会忘记后座力的问题,结果开火角度过高,子弹从敌人头顶
飞过。有经验的士兵会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瞄准膝盖;225到300步瞄准腰或胸;375步瞄
准头。这样做才能平衡武器的上跳。
火绳枪大约开火三十次后,枪身就会过热,不断的射击会造成枪枝表现下降,因为枪管内
会有火药燃烧的余烬。走火会更加频繁,再加上50%的哑火率,枪只常射不出子弹;士兵
手上的火枪工艺差劲,枪只质量不好,士兵不敢用标准装药量填装,火药药量不足,威力
自然打折扣。
再来就是人类对杀人的恐惧;根据Dave Grossman的On Killing一书提到人类对残杀同类
是有抗拒心理的。在二战中只有20%的美国步兵会瞄准敌人开火,高达80%的人害怕杀人而
向敌人上空乱开枪;士兵训练不足,从远处就开始乱开枪壮胆,整体的命中率自然差。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得知,在现实中古代战场火枪的命中率只有2%[注],明军希望透过火枪
齐发来击退/吓退冲锋而来的敌军,难怪“其时明军万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虽布
列枪炮千百,仅击亡我后方役兵两人。数人仅中皮肉,并未致伤,犹有一人弹丸透其暖帽
,未见受伤。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
注:火绳枪与燧发枪的命中率并无多大差别,差别在于哑火率的不同,燧发枪的哑火率只
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