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24年,福建总兵俞咨皋信步走在凤柜尾城的城墙上,他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因为
他刚刚才打了一场大胜仗。盘据澎湖两年之久的荷兰人投降了,在甲必丹(注1)李旦的斡
旋下,荷兰人同意前往台湾,并且不再侵犯沿海。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功蹟,想必不久就可
加官进爵。一旁,一名叫一官的荷兰华人通译十分低调的站在一旁,冷眼看者这一切,他
抿者嘴,一语不发。俞咨皋并不在乎他,因为他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不管是荷
兰司令雷尔生还是俞咨皋,皆想不到此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变成中国最大的海盗,他的
家族一举一动都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命运。
注1:甲必丹(Captain),葡萄牙文,原意是指船长或队长。后来成为汉人领袖的称呼。
郑芝龙,字曰甲,乳名一官;号飞黄(或称为飞虹),福建省安南县石井人。生于西元1604
年4月16日,卒于1661年11月24日。芝龙在家排行老大,有芝虎、芝麟、芝凤、芝豹四位
兄弟。
郑芝龙幼时顽皮,十岁时在街上游玩时不小心把石头扔中知府蔡善继额头,蔡善继见他姿
容秀丽,认为他有富贵之相,便放他一马。
长大后的郑芝龙精通音律与赌博,臂力出众,还耍的一手好棍棒。传说因为调戏小妈,被
老爸追杀,只好投靠甲必丹李旦,备受李旦宠爱,并认为义父。
我很怀疑一个男人为何会被另一个男人“备受宠爱”?难道有不可告人之处?这蛮有可能
的;其一,明清社会充斥富人收养佞童之风,其二,是芝龙的容貌;因为不只一本书说芝
龙容貌出众,《海上见闻录》说芝龙幼时姿容秀丽,《广阳杂记》说他幼姣好,《明季北
略》说他固姣好色媚;一再的暗示他有当小相公的可能。
明代沈德符《敝帚斋余谈》有提到:“近乃有称契儿者,则壮夫好淫,辄以多金娶姿首韶
秀者,与沟衾裯之好,以父自居,列诸少年于小舍,最为乱逆之尤。闻其事肇于海寇云,
大海禁妇人在师中,有之辄遭覆溺,故以男宠代之,而尊豪刚遂称契父。”
他更进一步说明“且闽人酷重男色,无论贵贱,各以其类相结,长者为“契兄”,少者为
“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抚爱如婿,弟日后生计及娶妻诸费,俱取办于“契兄”
,其相爱者,年过而立者,尚寝处如伉俪。”
我们再看郑成功的画像,眉清目秀、面白无须,与其说是位大将军,更像是聊斋里面出现
的文弱书生。儿子的容貌如此,想必父亲的应该不差。而且李旦为何愿意认一位既不是同
乡又认识不深的年轻人当义子,你说其中没猫腻,连芝龙自己都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
正我是信了。
不管郑芝龙是否有卖屁股,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芝龙离家的那段时间,先去澳门投靠了舅
舅黄程,学习了葡萄牙语与西班牙话,还归化了天主教,教名是尼古拉。后来跑去日本,
住平户,娶日人田川氏之女,以裁缝与当翻译为生,并追随李旦且获得了信任。1624年,
郑芝龙到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译,后来李旦于1625年病故,郑芝龙接手了李旦的人马与财
产,开始他的海盗生涯。郑芝龙通外语、娶洋婆、就职外企、拜富商为大哥,以现代的标
准来说,也是位人赢了。
而《台湾外记》对郑芝龙在日本的经历讲的更为神奇,充满了水浒传色彩;1624年,郑芝
龙等二十八人拜大海盗颜思齐为盟主,联合在地华人与华商三百余人,想要推翻平户蕃主
松浦隆信成为一国一城之主,但因为事蹟败漏,颜思齐等人只好逃于海上。1625年10月颜
思齐死于台湾,大家以掷筊来决定下任盟主之位,郑芝龙连掷十次圣筊,遂成为一帮兄弟
之老大。
《台湾外记》这说法可靠吗?我认为并不可靠。那时德川幕府已经成立,统治已稳固,先
不说只靠300余人是否能夺平户蕃,就算能成功,事后也会招到德川幕府派重兵反击,根
本守不住。也有可能这300人得罪了松浦隆信,最后只好抛弃事业,远走他方。
现在出现一个问题,郑芝龙到底是跟随李旦,还是颜思齐?《台湾外记》里没有李旦,只
有颜思齐,而《广阳杂记》只有李旦没有颜思齐,《热兰遮城日记》里有李旦也有颜思齐
,甚至《明史 和兰传》还有李旭、李习;岩生成一教授认为李旦、李旭、李习、颜思齐
可能为同一人,但翁佳音教授认为李旦与颜思齐籍贯不同、事蹟不同、死亡年份与地点也
不一样,不可混为一谈。反正,综合以上两种说法,郑芝龙接收李旦/颜思齐的势力,赚
得了他人生第一桶金是没有错的,这时他才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