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货币发行制度

楼主: afv (魁羽)   2016-10-16 20:18:51
台湾货币发行史可以参照这篇{台湾货币与物价长期关系之研究: 1907年至1986年}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TaiwanMP.pdf
时期分为:
1.1897年以前的混乱期
这一时期台湾流通的通货包含各种贵金属货币及日本领台之后的日本银行劵,第25页即描述:
"在日本货币尚未在民间建力信心之前,台湾地区形成了两个货币集团,一是日人之间与总
督府机关之间的专用日币,一是台人之间依然通用过去的秤量货币。为了鼓励日银券的使
用,总督府于1896年4月指定缴纳政府公款时必须使用日本货币。但一开始时,因一般民众尚未习
惯,因此台人一得到日银券,大多立刻兑换银币,以致在台人之间,日银券不能以其面额价值流
通,日银券与银币之间产生贴水。"
2.1897年到1931年的金本位时期
此时日本本土改行金本位,但台湾在初期仍与中国(使用银币)有大量贸易往来,使台湾银行劵曾保持一段时日的银本位。
直到1904年因台湾的贸易对象转为日本,因此开始发行金本位的台湾银行劵,1909年开始只限用金本位的台湾银行劵。
此时的台湾银行劵可依规定去台银兑换金币或日本银行劵(另一个金本位货币)。
金本位制的概念在于透过允许民众持货币兑换黄金来验证所谓的黄金准备,因此台银这时期维持着钞劵发行额4成以上的黄金准备以应付可能的提领。
但同一时期,台银在发行规则中亦可以在日本大藏大臣的允许下发行"限外发行",即在无准备下的发行。
3.1932年至今的管理通货时期(即信用本位制)
从1931年起日本废除本土的金本位制,同时禁止朝鲜银行跟台湾银行办理金币的兑换。台湾地区自此脱离金本位制度, 进入管理通货制度。
信用本位制在战后为旧台币采用。在二战及战后初期(1945-1949),统治台湾的政权均有大量发行货币以动员物资作战,恶性通膨即起源自政府持续大量印钞以融通支出。
新台币刚建立时有回归金本位制的状态,设立黄金储蓄存款制让民众拿新台币兑换黄金,但到了1950年7月重新出现"限外发行",1950年12月27日取消黄金储蓄存款制,民众无法再拿新台币兑换黄金,因此新台币又回到信用本位制。
金本位制中的黄金担保是透过民众可持货币去兑换黄金来检测,则新台币目前并非施行金本位制,央行所持黄金外汇与发行新台币的能力均为进行市场操作的政策工具,以无明定多少黄金外汇来发行一定额之新台币。
也就是说假如今天政府又遇上大量持续性财政赤字,第一时间可用黄金外汇去付款,但是随着黄金外汇的消耗,若"无法"以征税或发行国债融通赤字,则只能开始大量发行新台币以应付,那战后初期的恶性通膨也会重新降临。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0-16 21:34:00
感谢详细解惑
作者: 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   2016-10-16 23:26:00
想请问一下,目前线上有数据库可以查询1949~1951之间的政府财政支出吗?我搜寻了档案管理局的电子档,不知道是不是关键字不对,搜不到相关记录。谢谢。
楼主: afv (魁羽)   2016-10-16 23:50:00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hst/hst.html我前面连结的论文,从后面附的参考文献应可找到资料不过连结中的财政统计提要是从1950年开始,1949年的只有省级
作者: 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   2016-10-17 00:47:00
太感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