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鄂图曼陆军缺陷
鄂图曼陆军在1912年有着十二套战略与动员计画,分别对应不同的状况,其中最重要的是
第五号计画,因为该计画刚好就对应到史实中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而该计画其实是把另
外几个计画整合起来的结果。
根据计画,鄂图曼陆军除了常备军约二十八万人,还会动员四十五万后备兵力,并且期望
能在二十五天内完成动员与备战,一周内完成部署现役单位,第二周完成后备步兵的集结
与部署;然而,土军高层很快就理解到此一规划的不切实际,以鄂图曼陆军的动员速度,
大概要四十几天才能完成备战,慢于巴尔干同盟的各国。
事实上,动员速度过慢就是土军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因素,面对巴尔干同盟
开战半个月后的七十万兵力,土军在巴尔干半岛上一开始却只有四十万人,因此面对很严
峻的兵力劣势,而海运的限制使跨海的增援有限。
更严重的是,鄂图曼帝国只有713,404挺枪枝,但是帝国实施总动员后会有四十三个正规
步兵师、五十四个后备步兵师、数个骑兵旅与氏族骑兵师,共计会需要1,092,448挺枪枝
,部分士兵将无枪可用。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分别有321,176和235,244挺枪枝,但是这两个集
团军在总动员后会有合计706,966人,因此会出现枪枝短缺的情形;除此之外,土军每挺
枪枝会分配六百发弹药,但是参谋部认为战争消耗量可能会达到一千发,因此弹药量也不
足。
由于枪枝短缺,部分骑兵没有卡宾枪可以使用(少了15,879挺),所以有半数的骑兵只能拿
步枪而非卡宾枪。
在炮兵方面,土军只有第一、二、四军火炮数量达到编制要求,而榴弹炮更只有分配给第
一、二集团军,很多单位的火炮都有缺额;虽然有一些已经下订单的法国火炮会在1913年
交货,但时间太晚且杯水车薪。
土军火炮的弹药量也稍显不足,野战炮只有620发,山炮也只有650发,与一战前夕各国预
期的消耗量有一点差距(以法国为例,法军在一战前夕预期火炮平均消耗1500发弹药);更
别提各国的消耗量估计都低于实际状况。
除了武器之外,鄂图曼帝国也面临其他物资的短缺,运输单位缺少牲畜、技术人员和各式
装备,巴尔干地区因为地理环境而特别缺少牲畜,亟需从安纳托利亚运补;军粮虽然勉强
足够供给给所有士兵,但每人配给的食物分量比平民还要差。
鄂图曼海军
鄂图曼海军在CUP上台前衰败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即使CUP上台后亟欲整顿,一时之间也难
以施展。
为了筹措足够的资金,鄂图曼政府接受德国的建议,学习德国、日本的模式,也就是建立
官方机构向民间宣传和募款,透过此一方法鄂图曼政府取得了相当的资金来挹注海军经费
,巴尔干战争爆发后鄂图曼民间受到战败和民族冲突的刺激,捐献愈加踊跃。
附带一提,正因为采用了这个方法,所以英国在1914年强行征收鄂图曼订购的军舰时,鄂
图曼境内曾出资的大量平民才会如此愤慨。
鄂图曼海军在巴尔干战争前夕正与意大利海军交战,因为不能抵御而退守海峡天险,但义
土战争结束后土国海军并未就此得以出入地中海,反而在希腊海军的压迫下仅能自保,巡
防于马摩拉海和黑海,提供岸轰支援或护送运输船。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期,土国海军曾试图向爱琴海进发,但是两度交锋都失利,没办法击
败希腊海军。
鄂图曼海军在1912年十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时候,主力舰艇包含Barbarossa
Heireddin和Tirgud Reis两艘德造前无畏舰、英造铁甲舰Messudieh、英造巡洋舰
Hamidiye、美造巡洋舰Mecidiye等等。
鄂图曼海军没有一艘船可以和希腊海军的王牌巡洋舰Georgios Averov匹敌,但是集结两
、三艘主力船舰仍有机会对抗Averov。
鄂图曼与巴尔干同盟海军舰艇数量比较(1912/10)
鄂图曼 巴尔干同盟*
战舰 3 3
巡洋舰 6 1
驱逐舰 6 15
鱼雷艇 21 30
潜艇 0 2
*: 巴尔干同盟之中只有希腊和保加利亚有海军,而保加利亚海军只有鱼雷艇,所以表内
的船绝大部分都是希腊海军的。
飞机
鄂图曼和巴尔干同盟的成员一样,只有非常少的飞机(不到二十架),且在1912年的时候只
有陆军航空队,海军航空队要等到1915年才出现。
鄂图曼帝国高层:政治篇
注解:“帕夏”是高阶军官或政府官僚的头衔,不是名字。
穆罕默德五世(1844-1918)
1909年四月底开始担任鄂图曼帝国元首,然而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只是虚位元首。
1918年,他在一战结束前驾崩。
艾哈迈德˙穆赫塔尔帕夏(1839-1919)
1912年七月,土耳其青年党人中的自由协议党(LU)发动政变,自称“救主军官团”的一
批军官迫使统一进步协会(CUP)政府倒台,建立由自由协议党主导的新政府。
LU邀请被誉为战争英雄的七十二岁老将艾哈迈德˙穆赫塔尔帕夏担任大维齐尔(宰相),
艾哈迈德˙穆赫塔尔帕夏于是组织了一个无党派的中立内阁,其内阁包含三名前任宰相和
他自己的儿子(穆罕默德˙穆赫塔尔帕夏,曾任海军部长,巴尔干战争期间担任陆军第三
军军长)。
由于LU主导的政府和CUP占多数的国会对立,他在八月取得苏丹的支持后解散了国会,
但是随即于十月因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而辞职。
辞职后,年迈的他没有再涉足政坛或军界。
卡米勒帕夏(1833-1913)
艾哈迈德˙穆赫塔尔帕夏辞职后,老资历的政客卡米勒帕夏担任宰相,这是他第四次组
阁,亲英的他试图请求英国斡旋停战,最后于1913年一月上旬同意以割让大片失地为条件
与保、塞、蒙三国停火。
1913年一月下旬,CUP的恩维尔贝伊等人发动政变,他们在政变中枪杀国防部长纳辛帕夏
,并迫使卡米勒帕夏辞职;被软禁的卡米勒帕夏不久之后在英国政府的协助下流亡埃及,
后在同年十一月突然病逝(他原本想去英国)。
注:贝伊是中阶军官的头衔,恩维尔在政变后成为帕夏。
马哈茂德˙塞夫凯特帕夏(1856-1913)
鄂图曼军人,1909年担任第三集团军司令时指挥“行动军”(第十一后备步兵师)发动“
三月三十一日事变”(鄂图曼历法3/31,西元4/24),镇压了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
政变,保卫了宪法。在1910年一月到1912年七月间担任国防部长。
1913年一月CUP发动政变后组阁,担任宰相兼国防部长,但在六月中旬被上一任国防部长
纳辛帕夏的亲友刺杀而死(纳辛帕夏在1913年一月的政变中被CUP成员枪杀)。
赛义德˙哈利姆帕夏(1865-1921)
马哈茂德˙塞夫凯特帕夏遇刺后,赛义德˙哈利姆帕夏组阁,他担任宰相直到1917年,
最后被CUP逼下台,战后流亡海外。1921年他在意大利被亚美尼亚人刺杀。
(待续)
下一篇写鄂图曼军队在巴尔干战争中的重要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