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巴尔干战争杂谈 [3]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8-09 14:30:18
在基本上谈完1912年秋季的保加利亚之后,我们接下来谈谈推文中比较多人询问的鄂图曼
帝国。
土耳其青年党人的崛起
1889年,一群位于伊斯坦堡的医学生成立了“鄂图曼统一协会”,几年后此一组织逐渐转
变为更加庞大的秘密组织“统一进步协会”,简称CUP,西欧一般称其成员为土耳其青年
党人。
CUP向往著日本的明治维新,对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高压专制深感不满,协会的
成员发展甚广,深入军政体系之中,使苏丹深感威胁,他们曾数次策画谋反,并且也遭到
政府取缔,身分曝光者往往被迫流亡海外。
1903-05年间,列强就马其顿地区的“近东问题”进行裁决,鄂图曼政府被迫同意列强的
要求,CUP大感震怒,认为帝国急迫需要更全面的改革。
1908年,土耳其青年党人发动起义,由于各地部队陆续加入抗争,哈米德二世被迫同意恢
复1876年宪法,鄂图曼帝国进入第二次宪政时期,但一开始政局稍显动荡,导致奥匈帝国
与保加利亚分别扩展势力范围。
1909年四月,哈米德二世联系伊斯坦堡的宗教组织和效忠苏丹的第一集团军少数部队发动
反击政变,意图推动全面性的政教合一,但随即遭第三集团军下辖的塞萨洛尼基后备步兵
师─又被称为“行动军”─所包围,双方谈判破裂后行动军攻入伊斯坦堡击败苏丹,前后
历时仅十一日,哈米德二世遂遭CUP罢黜,穆罕默德五世成为新的苏丹。
(按:这和张勋复辟有点相似欸XD)
经过激烈的冲突,CUP开始显现出专制的一面,压制了少数民族或异议者的声浪,甚至开
始取缔从CUP分裂出去的自由协议党;另一方面,CUP掌权后开始积极重整军备、加强工业
化,并且实施中央集权。
鄂图曼陆军
近代化的鄂图曼陆军产生自1826年的吉祥事变,这支向西欧学习的新式陆军取代了传统的
鄂图曼禁卫军与封建部队,成为帝国的防卫力量。
鄂图曼陆军曾经打过1828-29年的俄土战争、1853-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77-78年的俄
土战争,以及1897年的希土战争,每一次战争鄂图曼陆军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进步与尚未
解决的缺陷。
在1897年的希土战争中,鄂图曼陆军轻易打败了兵力居于劣势的希腊陆军,只因列强干预
才撤军,充分展示出鄂图曼陆军能够单挑打败巴尔干地区的其中一个小国─但是,如果是
围殴呢?
1910年九月,鄂图曼陆军在秋季演习后实施了一次全面性的改革,希望把已经落伍的编制
改革到更为弹性且现代化,此一改革被预订于1911年一月初达成,但是因为改革幅度太大
,一时之间没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1908年鄂图曼军事概况
在1908年青年党人政变前,鄂图曼常备陆军的作战单位有13880名军官、273997名士兵,
其中有1342名军官和35196名士兵当时正在执行绥靖任务(镇压叛乱、扫荡匪徒)。
1908年的鄂图曼陆军还有非战斗的辅助人员或训练人员,加上去之后总计为26611名军官
、286112名士兵、1041名官吏,以及6239名军校生。
1908年的鄂图曼陆军编制是七个集团军,共计二十一个步兵师、六个骑兵师、五个炮兵师
、一个独立骑兵旅、一个独立骑兵团、一个独立炮兵旅、两个独立炮兵团、十一个要塞炮
兵团和一些细碎的小单位。
七个集团军分别以大城市做为军区指挥部,如君士坦丁堡、阿德里安堡和塞萨洛尼基,但
是七个集团军的军区领域过于分散且难以互相协调,比如说第一、二、三集团军就都是横
跨海峡。
每个集团军除了常备单位之外也管理后备步兵师,后备军人占鄂图曼陆军战争时期三分之
二的人力;然而,1908年的时候,鄂图曼的兵役是现役三年、续备三年、后备八年、国民
兵六年,后备军人多半是久未整训的中年男子。
在1908年,鄂图曼陆军有544000人的后备步兵,组成三十三个后备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在
战争时期会由现役军官指挥,但后备步兵往往欠缺与技术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
CUP革命前鄂图曼还有一支哈米德骑兵(Hamidiye),共七旅又三团、合计六十一团,这支
骑兵部队是哈米德二世招募效忠的部落组成的非正规军,用于扫荡叛乱或异议者,但其素
质甚低、军纪败坏,因此CUP一上台就解散了其中的十二个团,并逐渐将其裁并。
1908年的时候鄂图曼已经有了一支水准颇高的国家宪兵,共三十团又五连,计2373名军官
与39268名士兵;另外,海军也有5351名军官、7418名水手和1060名学生。
虽然被认为相当不得人心的苏丹哈米德二世并不讨厌现代化,他确实因为害怕军方政变而
刻意压抑军队的状态,此使陆军与海军都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陆军还被迫执行大量的绥
靖任务,海军则没有经费可以维持战力。
1909-11年鄂图曼陆军改革
鄂图曼陆军在CUP上台后的改革主要源自于陆军高层与德国军事顾问的讨论,德军将领科
尔玛˙冯˙德˙戈尔茨(Colmar von der Goltz)对鄂图曼陆军有着特别深刻的影响,鄂图
曼陆军1911年军制的很多概念都是他提出来的。
时任鄂图曼陆军参谋总长的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Ahmed Izzet Pasha,帕夏是高阶军官
的头衔)也是主导改革的重要推手。
在人事方面,鄂图曼陆军于1908-14年间大量裁汰单凭资历晋升的老迈军官,这些军官欠
缺足够的学历与训练且抵抗改革,因此遭强迫退役或调任。
在编制方面,鄂图曼陆军终于在1911年建立了军级单位与军级指挥部,并且他们并未采用
主流的每个军两个师,而是采用了每个军三个师的编制,这是因为他们在此同时也对师级
单位有了调整。
戈尔茨与鄂图曼陆军经过观察日俄战争以及演习的试验,提出了三角师的理念,意即舍弃
当时主流的每师二旅四团十六营,改采每师三团九营,并且裁撤步兵旅指挥部。
值得一提的是,鄂图曼陆军是最早采用三角师的国家之一,而最迟至一战结束前,西欧各
国已经都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编制。
1908年鄂图曼步兵师(方块师) 1908年鄂图曼陆军集团军
┌步兵营 ├步兵师
┌步兵旅┬步兵团┼步兵营 ├步兵师
步兵师┤ └步兵团├步兵营 ├...
└步兵旅 └步兵营 ├...
├炮兵师
步兵营:16 └骑兵师
步枪营:0
炮兵营:0
骑兵队:0
总兵力:约17,000人
1911年鄂图曼步兵师(三角师) 1911年鄂图曼陆军军级单位
┌步兵营 ├步兵师
┌步兵团┼步兵营 ├步兵师
步兵师┼步兵团└步兵营 ├步兵师
├步兵团 ├炮兵团
├步枪营(轻步兵) └骑兵旅
│  ┌炮兵营
├炮兵团┼炮兵营
│ └炮兵营
└骑兵队
步兵营:9
步枪营:1
炮兵营:3
骑兵队:1
总兵力:13293人
重机枪:12(缺额颇多)
火炮数:16(原定24,但缺额过多)
为了符合三角师的策略,炮兵团从两个营增加到三个营,这样才能提供步兵师的三个步兵
团各一个营的炮兵支援;因此,虽然步兵团人数减少了(但多了机枪),炮兵团的人数却是
增加了。
后备步兵师在1911年尚未得到大幅的改革,但被规划补进更多现役辅助兵种和国民兵单位
来加强战力,并且组织为后备步兵军。
其他的改革包含:
˙把第一梯后备役与第二梯后备役合并
˙第一集团军扩编十一个步兵营
˙调整各步兵师的驻地
˙加强第二集团军的炮兵,换装新火炮
˙炮兵师被裁撤,各师的十二个炮兵营被分配给步兵师
˙哈米德骑兵被裁并到正规骑兵之中
˙第二、三集团军的辅助人员增加
˙各步兵团被加上三至四个机枪组,依驻地决定顺位
最后,七个军区被缩少为四个,囊括巴尔干地区的是第一和第二集团军,这改善了军区分
散且难以协调的问题。
这些改革理论上可以大幅增强鄂图曼陆军的实力,但是实际上困难重重,并且在刚实施改
革的时候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军级指挥部难以迅速上手。
附录一
根据1911年编制,鄂图曼陆军每个步兵营满额编制是23名军官、1048名步兵和63名其他士
兵,承平时期则维持约450人(其中百余人是刚征招的义务役新兵)。
后备步兵营的满额编制是29名军官、800名步兵和63名其他士兵。
附录二
1912年鄂图曼陆军规模
军官 士兵 总计 动物 火炮 机枪
在役 11095 282211 293206
借调他处 920 42607 43536
全军 12024 324718 336742 47960 2318 388
可以注意到有很多人员被借调他处,大多是因为偏远地区发生叛乱需要派兵绥靖,所以某
些小单位被调去镇压;另外,在驻地和借调的加起来不到全军,我猜是因为有人还没有报
到岗位之类的。
火炮种类
野战炮 892
骑兵炮 42
榴弹炮 95
山炮 174
要塞炮 1115
总数 2318
附录三
1910年十月,鄂图曼陆军动员六万兵力进行为期十二天的演习,其中四天更进行了模拟战
斗,该次演习动员了六个步兵师和两个独立骑兵旅,目的是为了要检验刚提出的三角制师
是否比传统的方块师更具优势,并且以色雷斯地区做为演习地点。
参与演习的单位 步兵营 骑兵队 炮连 类别
东军(进攻方)
第一步兵师 10 1 8 新制
第二步兵师 9 1 6 新制
Samsun后备师 8 1 3 后备
独立骑兵旅 9 2
西军(防守方)
第三步兵师 13 1 6 旧制
第二十步兵师 13 1 6 旧制
Karahissar后备师 9 1 3 后备
独立骑兵旅 12 2
1910年十月的演习是鄂图曼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后的大规模演习,因为在编制调
整的过程中就碰上接连的惨烈血战,没有空暇进行大规模操演。
作为对比,清朝在1905年河间会操中动员了45002人,持续八天;1906年彰德会操中,清
军则是动员了33958人,持续五日;1908年太湖秋操,约两万五千人(另有数千杂役),持
续三天。这三次会操是清末新军最大的演习。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6-08-09 15:54:00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6-08-09 16:25:00
作者: ptt9999 (ptt999)   2016-08-09 17:54:00
罩杯
作者: jonathan836 (魏奇˙安提利斯)   2016-08-09 18:59:00
推推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6-08-09 22:10:00
强力推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6-08-10 00:32:00
这么锐意改革,还打成这样;话说此时1910年土军跟日军在陆军科技,作战教范,军队编制是谁比较好?
作者: louis210000 (louis210000)   2016-08-10 20:58:00
推介绍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16-08-10 22:09:00
看起来 三角师的火炮密度大输北洋六镇?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8-10 23:37: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