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Warfare
[心得] 塞琉古与托勒密的陆军改革168-145BC[5]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4-16 01:54:12
标题的Nick Sekunda的上下两本书已经讲完了,这篇是一点补充。
塞琉古陆军改革后的战力
很可惜我没有以色列学者Bezalel Bar-Kochva的《The Seleucid Army》一书(google的试
阅很少),但是他的另一本书《Judas Maccabeus》我倒是借到了,他在这本书中对马加比
起义时期(167-160 BC)的塞琉古陆军有不少着墨。
Bar-Kochva在书中除了比较简单的叙述了希腊化陆军的普遍样貌,也有对塞琉古、犹太双
方的部队有不少考据,比如说犹太人的〈马加比书〉的许多内容都乱写,以及相对缺乏资
料的马加比叛军的兵种与装备细节应该是如何。
单就他对塞琉古陆军的介绍来说,比较重要的应该是银盾兵的部分。Bar-Kochva推论塞琉
古帝国的银盾兵延续著古马其顿传统,是全国性的精锐,总人数一万人,其中包含八千名
常规银盾兵和两千人的轻盾卫队,而银盾兵的兵源既非总动员亦非纯志愿,而是以军事移
民屯田的户籍来征召和筛选(可能是每个军户的长子)。
在战术方面,书中则描述说塞琉古陆军早在安条克三世的时候就已显示出适应破碎地形的
能力,懂得用不同的阵式和战术在山陵间作战,并不会像马其顿安提科陆军被罗马人重创
那样容易自毁于山地。
塞琉古将领吕西阿斯于162 BC率军镇压犹大˙马加比的时候,其所率领的塞琉古部队行军
时曾部署了八个“阵”,每个“阵”以一头战象为核心,两侧各有五百名方阵兵或罗马式
重步兵,两翼更外侧各有两百五十名骑兵掩护,这些“阵”的前方与外侧还会有轻装的步
骑兵侦查与掩护。
这些“阵”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正面战斗,而是作为一种挺进时方便弹性运用的单位,每
个单位中的大象足以惊吓没看过大象的犹太人,而各单位的混和编制则能有效抵御犹太人
的埋伏与奇袭、可以独立战斗,是一种山地行军的阵法。
犹太人在马加比书中写说他们大败吕西阿斯,研究指出这只是唬烂,实际上吕西阿斯充其
量是受到了有限度的阻拦,他在作战季结束前就撤军往北主要是因为塞琉古国内的政治情
势,不是因为作战失利。
书中也对塞琉古的兵力、动员能量和各民族的组成有一些介绍,但是我个人认为他的一些
论点不太能说服我,而且可能已经有一点旧了,这里就先不提。
附带一提,书中认为马加比起义在战术层面上的重要性很低。
托勒密陆军的组成
我在网络上有找到Christelle Fischer-Bovet这位学者的几篇论文,但是她的Army and
Society in Ptolemaic Egypt这本书我只有看到google的试阅,所以不太清楚她在整本书
中还有哪些创见。
Fischer-Bovet和上面提到的Bar-Kochva论点颇为相异,但是因为前者的著作时间比较晚(
前几年而已),而且看起来相当的“修正主义”(喜欢翻案),所以我觉得比较认同。
在我有找到了几篇论文中,Fischer-Bovet认为传统上对托勒密陆军的民族构成和组织的
观点是有误的,她主要着重在历史数据的计算上面,比如说希腊裔的移民数目以及耕地面
积,同时也对文献的解读有不少论述。
整体来说,她认为托勒密王朝并没有吝于将希腊裔以外的本土人或其他族群编入军中,而
且基于希腊裔移民的稀少和移民的减缓,本土人在军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也就是说,托勒密陆军早在拉菲亚战役前应该就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本土埃及人在军中了,
而且跨族群的通婚也很常见,过往认为基于民族冲突而产生的内部动乱其实是主要肇因于
其他的原因。
(Bar-Kochva说跨族群通婚可能是被禁止的,光这点两方就有冲突)
拉菲亚战役后,托勒密王朝确实有着相当程度的转型和本土化,但那与“民族”的关联性
不大,而和社会结构、军政组织的关系比较深。
其他
先推荐一个网站,有很多关于希腊化步兵的介绍:
http://lukeuedasarson.com/MilHist.html
另外就是:
http://www.ancientbattles.com/WAB_Successors/Phalanx_vs_Legion.htm
这篇文章在讲说马其顿方阵在交战时其实不太会输给罗马军团,罗马会赢几乎都是因为侧
翼战术上的胜利而不是军团的优势,算是有点有趣的见解,而且网址内有很多文献的整理
(虽然是英文),不过也须注意他有几点可能有误(像是操练的部分),当作另一种观点即可
。
最后一点,我有查了一下迦太基到底有没有用萨里沙长枪,结论是应该没有,虽然也没办
法证明他们完全没有用马其顿方阵就是。
迦太基有没有用萨里沙长枪最主要的争议来自于文献中曾说,汉尼拔在北意大利作战时有
一支萨里沙部队出现在战场上,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那个要不是写错就是不能这样翻译
,因为从战术的描述来看那支部队应该是轻装步兵,不是方阵。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4-16 02:46:00
推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4-16 11:44:00
此时期的希腊化同名部队因背景条件不同,战力应当大不如菲力亚历父子时代?如银盾兵不再能承受背后袭击伙友骑兵也不能正面突击敌阵线?
作者:
fw190a
(las)
2016-04-16 15:29:00
还有第一次布匿克战争的斯巴达佣兵将军那段不知有没有用到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6 20:07:00
请问一下迦太基有没有用萨里沙长枪的争议是来自何处的记载?
作者:
KoujikiOuji
(å¤äº‹è¨˜çŽ‹å)
2016-04-16 20:12:00
推
作者:
Theo57
(敶)
2016-04-17 11:37:00
简单一点wiki就有提到Sarissa的问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of_Carthage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8 08:26:00
感谢!只是想确定和我看到的是不是同一个部队,我只看到lochophoroi(使用lance的部队),实在找不到sarissophoroi(使用萨里沙长枪的部队)
http://i.imgur.com/365t3WH.jpg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4-18 09:09:00
看来你已经找到了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8 17:27:00
其实小弟也曾有是否是斯巴达的桑西巴斯把马其顿方阵引进迦太基的疑问,但是倘若这个斯巴达人知道马其顿方阵的好处,斯巴达自己怎么到国王克里奥米尼斯三世时才改用马其顿方阵呢?
继续阅读
[问题] 古希腊多山区为什么长枪方阵兵会当道?
leom1a210343
[心得] 塞琉古与托勒密的陆军改革168-145BC[4]
jimmy5680
[心得] 明郑什伍的编装
Nomic
[心得] 塞琉古与托勒密的陆军改革168-145BC[3]
jimmy5680
Re: [心得]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汉尼拔的南义战略[2]
qkeeptalk123
Re: [心得] 塞琉古与托勒密的陆军改革168-145BC[2]
taiwanvictor
Re: [问题] 电影 - 登陆之日
kobilly
[讨论] 犹太人 被宗教害了吗?
pun442
[问题] 国军兵将共食
saltlake
[问题] 朝代或国家武装力量的管理
saltlak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