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3/2485708
网红世代 什么都能卖?
联合报 梅衍侬
娱乐新闻往往被外界认为是新闻生态的最底层,什么垃圾残渣都往这里倒,上过任何
一版新闻的话题人物,到最后变成笑话时,就归到娱乐分解,逗人开心是做人最后的
功德,还得庆幸仍有残余价值。
娱乐新闻铺天盖地攻占版面,不乏有高级知识份子跳出来疾呼“这谁啊?有比国家大
事重要吗?为何能登上报纸头条?”近来猪哥亮逝世新闻最明显,我们几个娱乐记者
一边敲著键盘一边互相挖苦:“你还在写猪哥亮喔?人家都在写国际大事。”
所谓术业有专攻,新闻当然也分版面路线,关心国家大事和喜欢影视娱乐的群众数量
难分轩轾,虽说这是为点阅率服务的时代,但不想被媒体议题设定的人,主动出击蒐
集资讯比抱怨新闻不符口味来得有效率,毕竟一天24小时,电视台黄金时段能打出的
新闻则数就那么多,1份报纸1天就是固定那么几张,想要获得讯息,当然不能囿于这
四方纸墨。
点阅率是时代潮流,但不是新闻价值唯一圭臬,有些点阅率高的新闻,并不适合出现
在纸本上,前阵子有个新闻连见怪不怪的娱乐圈都啧啧称奇,对于年轻世代的点阅操
作感到不解。
网红的高流量早已不是大惊小怪的事,我不是想倚老卖老(也没多老好吧)讨论这个
族群的价值,我的好奇是,网红每天拍片量这么大,他们的哏从哪里来?
网红的崛起象征著现代人的寂寞到达颠峰,因为他们的卖点就是你的共鸣,我最喜欢
的“这群人”每每影片上架吸引百万点阅,“经典语录”系列深得我心,蔡阿嘎的影
片也是我的最爱之一,他的“七年级生共同回忆”、“名人教台语”都一点再点,那
每一个状况、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的日常,关键是,当生活不是被感受,而是要被演出
来,人才能感受到与世界的连结,证明自己不孤单。
部落客也是网红的一种,拿美妆来说,以前只有文字教学、试色,不够细腻真实,干
脆拍片试教兼聊天,于是衍生出YouTuber这项职业,当然,只凭产品教学一下就黔驴
技穷,没有哏了怎么办?从日常挖,从自身挖,从身边人下手,所以隐私大公开,
主题包罗万象,像是“看看我的包包有什么”、“男朋友帮我化妆”、“我和异国
男友的生活”、“挑战吃韩国超辣方便面”等,玩不够还可以接龙,比如“我的包包有
什么夏天版”、“挑战边化妆边吃辣方便面”,还有整男友、整女友供网友欣赏的,
是否真实见仁见智,总之花样多得令人叹为观止。
回到那个让人称奇的新闻,前阵子网红老田和胖虎因故吵架分道扬镳,让粉丝大感不
舍,胖虎先是声泪俱下表示被老田伤害很深,影片中没道出原因,过几天换老田拍片
回应,揭开背叛伙伴的真相,2部影片点阅加起来破2百万点击,相关新闻也占据排行
榜前几名。
对网络领域不熟的人纷问:“他们到底是谁?”我倒觉得是谁不重要,网络每一分每
一秒都在制造话题人物,我关心的是如果真的那么在乎对方,为何不直接面对面说,
而是要靠影片放话呢?当他们在剪辑自己声泪俱下的影片,在上字幕、加效果的当下
,是什么情绪和想法呢?难道说,看上去如此情深义重的感情和关系也都可以当哏吗
?
自媒体时代,拿着手机自拍就能在全世界的平台露脸,网红市场年龄层偏低,自然引
起许多青少年仿效,YouTube上甚至有许多国小学童拿着眼影、睫毛膏教人化妆。如
今要担心的已不再是主流媒体喂养了什么新闻,而是拿着手机、平板的各位,自己搜
寻了什么“新知”,除了高声疾呼媒体自律,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媒体识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