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20-05-24 14:06:36【振兴国片1】政策提高国片放映率? 观众、戏院、片商恐三输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7/4586408
在疫情爆发之前,你有多久没看国片了?文化部前部长长郑丽君辞职前宣示,将建立“国
片映演协商机制”,让国片排片率在三年内增至20%,以振兴国片。不过,不少电影人表
示,国片市占率近年仅约6%、7%,排片量早已供过于求,除非能大幅提高国片质量,否则
若贸然提高排片率,恐造成戏院虽播映国片却无观众的景况,观众、片商、戏院三方皆输
。
排片率一般指某国或某部电影占全年电影映演总场次比率,文化部称国片目前排片率为
10%。电影人指出,全球仅中国大陆用保障排片率保护国产电影,但用保障一定映演场次
或时间来护国片,已是落伍思维,效果也不好,罕有国家这么做;何况国片市占率(观看
率)还远不及10%排片率(放映率),恐多此一举。
开错药方?排片率≠票房
资深电影人黄孝仪曾任电影发行公司总监、影城营运长,表示排片率从来就不代表票房,
排片率高与景气回升无关,票房和满场率才是关键。何况除了艺术型等独立制片,商业型
国片排片率早就很高,要振兴国片,应是冲国片在各国电影中的市占率、票房占比,提高
排片率根本开错药方。
他说,目前国片多数交给华纳、博伟等美商发行,因为美商掌握美片上映筹码,能跟戏院
谈较好筹码,在美国大片间塞进台湾中小片的放映空间,有些国片也交台商威视发行。整
体来说,只要找这些大厂商,至少能在六、七十家戏院上映,超过全台九十余家戏院的三
分之二,排片率都很高。
去年国片票房冠军“返校”交华纳发行,几乎全台戏院都演。协助行销的牵猴子整合行销
公司总监王师表示,该片由于反应好,全无提前下档疑虑,若以单部电影看排片率,应超
过90%。
若是观众反应不佳的片子,由于发行商和戏院签约都仅保障首周映演,也就是首周满座率
不到一定门槛就得下片,放映总场次自然有限。黄孝仪说,在此情况下,就算强制延长放
映时间,看似提高排片量,戏院恐怕仍然唱空城,还排挤到其他档国片乃至其他国家非主
流片上映空间,影响观众看片权益。
不看需求排片全上 下档速度恐更快
至于出不起钱找美商发行的艺术型独立制片,提高排片率恐也难保障。王师说,对艺术型
片来说,若排片不分戏院大、小厅,全部洒出去,恐怕稀释上座率,下档速度可能更快。
黄孝仪也说,不分戏院统统上的做法,反而伤害一些需要口碑细火慢炖的片子。
王师表示,在国片排片量已够高、但市占率有限情况下,文化部设想的20%排片率,现有
国片质量根本撑不起来。除非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提升国片质量,还有研拟新制意义;若是
市占率还不够高时就贸然实施,对观众、片商、戏院会是三输,“大家一起死”。
根据戏院公会资料,国片市占率从2015年11.13%骤跌到2016年5.37%,2017、2018年虽微
升到6.9%和7.52%,2019年又跌回6.9%。
国片票房增减幅度也与市占率一致。由于2015、2016年只计北市戏院票房,从2015年近
4.7亿元在2016年降到近3.9亿元,2017、2018年分别升为近7.3亿元、8.1亿元,2019年又
掉回7亿元。
回归市场机制 国片够强自然出头
王师建议,文化部提高排片率前,应设更多前提。比如若市占率超过排片率3%,表示观众
想看但看不到,才有调整必要;但若排片率如文化部称已有10%,市占率、观众量却不及
此,就无庸提高排片率。
他说,还是先回到市场规则较好,例如好莱坞大片就是占票房八、九成,大家也只能在其
下寻找空间,“商品够好,就会出头。”黄孝仪也说,如果是观众反应好的片子,不用排
片率20%的规范,戏院就会主动加场次,关键应是如何提升国片质量与宣传行销等。
乐到家国际娱乐总监庄启祥表示,提高排片率对大片没差,因为排片量本来就够高,
但对过去排片率不高的独立制片可能是好事,只是戏院是否愿意为了政府补助放小型国片
,放弃上映大片的利润,是另一个问题。他表示,文化部研议提高排片率时,更该问的是
为何戏院不放国片,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