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班仔来回复
很奇妙的现象,台积现在是不是晶圆制造世界第一?那他现在就是最合理的方式阿
这也是长久以来前辈们卖肝、卖家庭关系、卖生活品质种的树生的果,
也有赖台湾特殊的教育体系,让大部分的人可以升大学读研究所有一定基本素质在,
人人有书读的结果就是真正聪明的会读书的占全体考生的1%跑去读医科,
其他能力强的大概占剩下的2%去了各顶尖公司真正对公司有贡献的研发单位,
台积里面也有这些1%存在的单位在做研究跟世界顶尖公司做竞争,
但实验室的成果也需要转变成大量生产模式才会赚钱,
从最上层的科学家到最终端接待客户的柜台人员这树状展开每个位置不都是现在
成为世界第一的关键?
天才研发人员在研究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占了其中60%的功劳(人最少)
产线成功量产人员在速度跟成本取得优势,占了其中30%的功劳(人最多)
各种服务单位人员让公司运作顺畅,占了其中10%的功劳(人数适中)
整个公司大部分人员落在2%~30%素质内(少子化不断扩厂有慢慢往下的趋势),
问题是台湾特殊的教育体系让30%~70%的人都有大学以上素质(先不论好坏),
在求学生涯中很容易知道自己所在的段位,接受自己素质平庸的状态下,
公司又给超出外界同样程度的薪资,大都数愿意拿健康或生活品质来交换,
求一个稳定的打工人生活。
这是很大的优势, 现在搬到其他国家,没有这么多大学研究生来做底层维运的工作,
每个大学生或研究生都认为自己因该站在公司最顶尖的单位来做事拿最多的薪资
(看看intel ceo薪资比对一下台湾的),
导致金字塔最下方根基不稳,头重脚轻当然最后会翻车。
然后像一个今天不是最聪明的同学,下课后努力补习算题目终于考上了第一名,
那些聪明下课去打球社交的同学,现在考输在跟老师抱怨他每天读书到凌晨不公
平,要求大家每天只能读书2小时,这样
基本上现在各国就是要想尽办法改变台积企业文化,把台积第一名宝座拉下来。
喔对了,1-5%前段人才酸GG没人才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事实上GG里面真的有前1%单位存在,
只是酸人的进不去罢了)
,你们值得更好的公司跟位置,至于很多其实落在6-30%的在酸GG人,其实没啥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