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bdcuudtm
被台湾工程师高薪吓到《日本病》作者:懂省钱的人当社长,日企已病30年
明天薪水不会比今天多、东西等降价再买……日本人不敢花钱,企业陷低薪恶性循环。当
《日本病》作者永滨利广,得知台湾理工人高薪,成了被找结婚的热门对象,非常吃惊。
长年通缩的日本,该怎么救?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接受《天下》专访。他在今年5月由日
本讲谈社出版的新书《日本病:薪水和物价为什么一直这么低》(暂译)里,揭露多数日
本民众长年不觉的“四低”现象,即“低所得、低物价、低利率、低成长”通缩恶性循环
,是欧美避之不及、在日本却已成30年常态的“日本病”。
当《天下》记者告诉他一个最新的低薪证据——台积电熊本厂目前开出的工程师年薪,比
台湾还低,说话又快又长的永滨惊讶地停下来,瞪大眼睛。
“日本技术人员薪资太低,所以我虽是理科出身,但不想走技术,”他感叹,听到台湾理
工人才因工作出路好,成为许多人找结婚对象的目标,眼睛又瞪得更大了。“日本完全不
一样!这太有趣了,过两周我正好要和日银副总裁见面,我一定要告诉他这件事,”他说
。
永滨利广观察,长年低薪下,日本人“明天可能不会比今天更好”的悲观、不安,正反映
在日本过度储蓄、不愿投资、追求小而安定的安全路线,深固人心的“紧缩”心态,恐是
日本想摆脱通缩的最大阻碍。以下为专访摘要:
问:日圆持续走贬,6月中旬创下1美元兑135日圆新低,你怎么看接下来的发展?
答:从过去日本政府对汇率的干预来看,100到130日圆之间,大约是被认为适当的汇率水
准(意味目前央行尚未干预,在其预期内)。
日本经济一大问题是对国内投资少,外资投资也少,市场缺乏竞争性。现在日圆贬值,正
是吸引外资投资日本的好机会。这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时机,例如,重新在国内建构
供应链。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积熊本厂了。另外,岩手县的北上町进入建厂高峰期,卡西欧、TDK
设厂生产精密零件、电动车零件。我的家乡群马县,车厂速霸陆(Subaru)发源地太田市
,时隔60年终于又有大规模的投资设厂动作,也是瞄准电动车。
人才不流动,企业没调薪压力
问:你书中的日本四低现象中,低薪现象外界很难想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答: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日本人才流动低,和日本聘雇惯行有关。年功序列制、退休俸减
税优惠,都是“同一家公司待得愈久,好处愈多”,员工不会轻易辞职。企业认为,已经
上钩的鱼不用喂饵,而且只要压低薪资,企业获利数字就会好看,所以比起发放股利、内
部保留盈余等,调薪、人才投资的顺位被排到很后面。
终身雇用制或许是日本的一项美德,但这是经济高度成长期才比较乐见的制度。另外,国
外多采用“Job型雇用”(每项职位定义其内容和能力),但日本多是不分职务内容的“
Membership型雇用”(无明确职务内容定义,常轮调不同领域,靠在职训练累积所需技能
),人才难以在外部流动。
若外资进来大举挖走优秀人才,日本企业可能才会觉醒,得赶快加薪。但这是一剂猛药。
要提升薪资,需要劳动市场改革加上高压经济双管齐下,也就是放宽管制让人才流动,强
化金融、财政政策,创造经济热度。
问:在这通缩的30年间,日本产生什么变化?
答:失落的20年、30年,根本上来说,是人们心态上的变化。多数人觉得“明天的薪水不
会比今天多。”且政府长期放任通缩,大家预期价格会往下,放著等价格掉不是更划算?
买气低迷下,企业怎么努力也赚不到钱,欠缺成功体验,大家一直困在这样的价值观里。
很多企业认为,既然积极攻势无法获利,干脆瘦身重整,采缩小规模的守势,反而会赚。
结果保守、带着强烈“节约意向”的人,纷纷当上了社长,企业当然不会积极投资,日本
也因此失去活力。
刺激买气,需要“高压经济”
问:日本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答:泡沫经济破灭的1990年代,日本没有及时放宽货币,从此陷入通缩。欧美各国谨记这
个“负面教材”,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立刻量化宽松,度过危机。欧美当时的状况算是
急症,还能救治,但深陷通缩的日本,已成慢性病患者,光把货币宽松当特效药,是治不
好的。
通缩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需求不足,需要“高压经济”的刺激。也就是扩大需求,积极为
经济加温,才能摆脱慢性病的纠缠。
目前需要的是财政出动,花在能投资未来的地方。光是发补助金,人们不拿出来用,需求
不会增加。要让人觉得“钱花愈多,好处愈多”的政策才行,如减税。
但现在政府不愿意做,怕一减税就调不回来。薪资提升和劳动市场改革、投资人才,这都
需要政府的财政出动。如果政府仍只重视“财政规律”,恐怕将再走向通缩恶性循环。
备注:
日本薪水真的低的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