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讲得中肯,2008是个分水岭
我是2008之后进外商的,之前也待过GG
外商里一些资深同事和管理层蛮多是阿沙布鲁学校毕业的
私立医专毕业的也能当需要技术的manager
一个山中无大木,小草也称王的概念
刚毕业的四大四中进来只能帮他们打杂
相比GG的副理最烂也还有逢甲
这个讨论串是讲薪资,不过数字都没出来
我来分享一下所在半导体业的外商年薪吧
也给HH一点资讯,不要再乱介绍工作了
新手村0~5年经验:110~160万
资深5年以上经验:150~200万 (不升管理职的工程师就到顶了)
初阶manager: 180~250万
没待过其他产业,不知这样的薪资结构在外商中算哪个位置呢?
※ 引述《csfgsj (人在江湖走 那能不挨揍)》之铭言:
: 让我这一个待过外商的老屁股来说一说吧!
: 在2008以前,台湾的外商其实是没人要去的
: 因为那时候分红还没有费用化,外商的基本薪虽然比较高
: 但是没有分红的原因,所以总薪资还是差 本土上市高科技公司差一大截
: 所以那时候的外商,其实很好进去,加上外国人也不太认识台湾的学校
: 所以里面其实也很多私立大学、专科、非本科系的员工 四大的在里面已经算罕见的了
: 在2008,发生了两件事,开始扭转了这个状况
: 第一个是分红费用化,第二个是金融海啸
: 分红费用化 让本土上市高科技公司的分红配股 几乎完全挥发掉 将薪水打回原形
: 外商由于本薪较高,又不用加班的特性,于是就成了许多人转职的目标
: 金融海啸 使得在美国的科技公司也开始大裁员
: 在台湾的就业市场上 也出现了一堆 原本在美国上班 后来跑回台湾找工作的海归派
: 以上两个因素的加乘下 在台湾的外商工作那时候就开始热门起来
: 求职的热门钟摆 开始荡到外商这边来
: 但是那时在台湾的外商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 一个诡异的现象是,有一些的外商因为业务紧缩的关系 在台湾裁员
: 另外有一些外商 因为成本考虑的关系 将某些在美国的部门搬到台湾来 所以在台湾增
员
: 总之 那时的外商 在种种因素的交织冲击下 也开始改变了 姿态越来越高
: 从刚开始的“好进待遇高”到“好进待遇普普”一直到后来的“难进待遇普普”
: 个人以为 当台湾外商从“好进待遇高”转变到“好进待遇普普”的时候
: 就不值得去了 更何况是“难进待遇普普”
: 因为对我来说 去外商唯一的理由就是待遇
: 因为除了待遇之外,在台湾的外商上班 其实是没有什么发展性的
: 外商毕竟是外商 外商的营运核心 毕竟还是在外国
: 台湾只不过是个分支单位 职缺的内容少 而且做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
: 升官不容易 吃力不讨好 还有种族歧视的问题
: 外商经过了这10年的滑坡 现在的外商早就不是当初的外商
: 外商不再是轻松高薪的代表 早就没什么好去的了
: 我猜这两年的 TSMC 大招人 将是压倒外商神话的最后一根稻草
: 求职的热门钟摆 将再次开始荡回到 本土科技业这边来
: 以上这些 是一点点简略的看法
: 当然还不足以代表整个外商的全貌 2008 到现在 其实还有
: 智慧手机崛起的因素 本土IC打败外商IC的因素 AI及电商的因素 陆资的因素 在里面
: 这些都还没有提到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