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Afraid (小子难缠 不得安宁)》之铭言:
: 台商要去外商, 则要回头从课本看起
: 请问各位觉得这是对的吗?
: 因为如果是台商这样做
: 大家一定干谯到爆
: 我都工作十年了 不问我工作经验 问我原文书问题?
: 我不是很懂外商 面试问一堆理论是真有必要 还是砍薪手段?
没想到才一下子又需要回文, 就再讲多点
基本面试为何会被干谯到爆?
我自己是成长在国外, 但我把四书五经当功课在做的, 可理解原po在说什么
台湾职场的温良恭俭是工具, 像原po这意思就是你有事找碴吗?
所以为何外商去台商要学温良恭俭, 台商去外商要重翻课本
不是能力的问题, 是从骨子里的观念都不同, 没有交集
前面讲的35岁门槛是指这两端无交集的形成的区块
外商因编制再上去可能就撞GM/大头, 如果不是调abc或老外来
就从local mkt直接找扛过大包的人 (年纪通常4, 50)
而台商要转外商则可能因长期受台商文化影响 (反之亦然受温良恭俭的束缚)
所以两边互相逼迫中间这段就变成一个空集合, 这10-20年的经历就空在那
这就为何很多当打之年却假性中年失业, 只能出国的原因, 但真正年纪大的屁股在那
然后糟一点跑去卖鸡排结果社会风气还说好你成长了之类
这就是最糟的一点
看履历面试做决定都是劳方(主管/HR), 资方只是概念上的出气筒
外商有外商的好, 适合练功. 台商也有台商的好, 毕竟是HQ
其实年轻去外商练功, 中年把经验带进台商, 对环境成长国家税收都有帮助
但是现在挡着的.. 真的是那些资方吗?
要论道的话
古圣贤强调名份顺序, 是给国君上建治理国家的方针
古书里面更强调在其为谋其职, 每个人把自己本分做好就可以了
如果套用的话, 顶多就是个民间商号主管而已, 连员外都不到不是吗?
一样还是回到我前篇的结论建议:(1)Sr的观念 (2)面试能力的进步 (3)劳方勿相攻
这根台外商本土海龟年新多少无关的, 我们需要的是观念的进步才能去打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