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t (Time to Change!)
2018-05-06 09:35:59认真回。
研发出身当过主管,之后转业务,再待产品行销。
几个可能因素:
1. 其实有,只是不一定看得到。 因为资讯广度不同,考量就会不同。高层想的不一定
与底下从相同出发点,也不一定会跟底下的说。
2. 有能力这样做的人少。 台湾教育文化习惯听命令做事。 照游戏规则玩,我们很擅长;
订规则我们就较弱。
3. 不擅长表现个人,也比较无法将意见卖给上层(相较与欧美)。
把策略卖给上层,本质上就是在销售一个想法跟梦想(预期成果)。B2B sales很重要的技
能。
4. 台湾有很多好业务,但是要同时英文也好,难找。英文也好的应该不会在台湾,会去
更大的市场。所以台湾难看到。
5. 回到科技业本身,高层的出身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做事方式。台湾科技业高层大部分出
身研发,重视实作。因此MBA管顾模式难以受到如欧美的重视。 这是与金融业很大的差距
。 但是如果把战场引导到财务游戏,MBA可能会比较吃香。
纯属个人看法。
作者:
getbacker (工作十年了啊.......)
2018-05-06 09:50:00台式管理就是集权专制,老板一个人制定策略
楼主:
wt (Time to Change!)
2018-05-06 09:57:00也不能简化成这样。想像一下,今天有人跟你说,我告诉你一个赚大钱的方法。给我十万,然后本金都你出(亏损也都你扛),你会不会接受?
作者:
squard (sun)
2018-05-06 10:37:00可是最后没有赚大钱,那怎办?从投资到赚钱要多久?这中间的风险太大了。
楼主:
wt (Time to Change!)
2018-05-06 10:45:00是的。这就是传统高层看管顾的角度。
即便在欧美,管顾顶多也只能分析已存在的管理问题只是欧美跨国公司多 产业全面 所以管顾案子多当涉及企业发展方向、大投资案时 还是董事会、高管主导 不过管顾是高层斗争时好用的白手套就是了跟政府请经济顾问、教授写些漂亮的报告为自己背书很像
作者:
becalm (小宅工程师)
2018-05-06 11:08:00推
作者:
sjyang (ooo)
2018-05-06 11:47:00推
作者:
weigg (葳哥)
2018-05-06 11:48:00反正我的就是策略性思考,上面的想法都低能跟不上时代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8-05-06 12:41:00台湾中小企业一堆老板都是基层制造出身, 这跟懂不懂产品无关行销跟制造是两回事, 懂产品不见得就知道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