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李开复:台湾缺乏软实力 不可能靠AI创业

楼主: qk13 (塔斯汀狗)   2017-05-21 19:00:09
转贴自他的脸书,对于网友的回复...
李开复 Kai-Fu Lee
5小时 ·
看到两篇调查网友是否同意我对台湾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意见。
我来澄清一下我的观点:
1)若想在人工智能扮演一席之地,有几个方法:拥有最领先的技术或专家(美国、中国
大陆、加拿大、英国),做最有意义的政府补助和聚合工作(中国大陆、英国、加拿大)
,用最高薪水吸引专家(中国大陆、加拿大、新加坡),拥有最大的用户基数,因为人工
智慧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国大陆、印度),或者特别开放甚至大胆的政策(如新加坡开放
无人驾驶)。这几点台湾都明显落后。
2)人工智能如果靠大公司,那么台积电、鸿海、联发科各自有一些机会做人工智能硬件
方面的工作,因为各自有全球性独特优势(但是这些并不是最主流或最挣钱的人工智能)
。其它大公司会比较难。
3)人工智能如果靠创业公司,那么必须要有完善的创投体系,良性的政策,大量的数据
,有大市场经验和视野的创业者,还要高薪留住或吸引人才。这几方面台湾都很困难,我
过去几年也给出了不少建议,但是似乎都没有办法落实。
4)ICT高科技朝代迭代是快速的,有周期,有连续性的。从半导体->PC->软件
->Internet->社交->行动->大数据->AI,每个时代的领跑者在下一个时代都有优势(若错
过,就很难补课;错过越多,越难补课)。很不幸,台湾从PC时代之后就基本缺席,错过
五个朝代再来追赶会特别困难,需要在多方面都有突破(技术+政策+人才引入+投资生态+
市场认知+甚至运气)。这点我每年在远见峰会都有分享。
5)人工智能短期最大的机会是金融界,在银行业务方面台湾政策落后(如:第三方支付
),银行业保守,市场又小,所以基本没有机会。保险、股市方面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也
没有优势。(美国中国大陆都好多这方面独角兽了)
6)人工智能长期最大的机会是无人驾驶,但是交通部看来并没有美国、大陆、新加坡地
方政府推动技术,尝试技术的决心(比如说处理共享经济的开放度)。而且这类创业需要
特别大的投资额度,需要多方面的顶级人才(台湾很难凑齐团队),所以也不容乐观。
7)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无法领跑全球,不代表不可以在应用层面上获取价值,比如说医院
打通数据,最先引入国外人工智能工具,得到最高治愈率,用国外的人工智能技术做基因
排序、或精准癌症治疗等技术。台大、和信在这方面都有机会。如果大家都在应用方面多
想想,应该还有很多其它的机会。
8)我能看到台湾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有爱的服务业”,因为当人工智能取代50%人类工作
,失业的人类最大的希望就是去做人工智能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有爱的服务业”(有
人情味的商店、美食、温泉、导游、小确幸生活)。这点很多人忽略,因为不是”高科技
“。但是对未来世界的和谐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当趋势来临的时候,与其去做自己不擅长而且不太可能成功的事情,不如知己知彼,知道
自己在哪里有优势,知道人工智能能做不能做什么,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看到调查结果,许多网民是这么回复的: “+1,我们可以成为人工智能领跑者”。我相
信,他们这么说肯定是基于爱台湾。
爱台湾,有不同的方法。我选择根据自己37年人工智能实战经验、说实话,给出可行建议
。你呢?
※ 引述《askia (过客)》之铭言:
: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4-164190
: 李开复:台湾缺乏软实力 不可能靠AI创业
: 冷调观望
: 加入收藏
: 撰文 / 钟张涵
: 出处 / 今周刊 1065期
: 关联关键字: AI, 李开复, 人才, 高科技, 10652017/05/18
: 接受《今周刊》专访这天,李开复身穿黑色中山装,颇有传教士的感觉,他经过一整天
: 行程,神情已略显疲惫,但依然抖擞起精神受访。当被问及日前与AI较量德州扑克时,
: 他笑了,“我完全猜不透它(AI),只觉得它高深莫测。”
: 回顾四月初,李开复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德州扑克人机对战”,他组了一个“李开复战
: 队”参赛,口号却是“输得少一点”!
: 体认人工智能的力量
: 砸上亿美元投资AI新创
: 李开复解释,“人按照规则做事,但AI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它的决策高深莫测、无法解
: 释。就像AlphaGo会突然出现神来之‘棋’一般,德州扑克AI的出牌也让人摸不著头绪。
: ”当然,这场比赛,李开复最后输了。
: “AI即将彻底颠覆所有行业,影响力超过工业革命及互联网革命。”李开复说, “我觉
: 得有责任让人们了解,AI是一个伟大、幸福却又恐怖的事物。”
: 李开复从一九八○年代即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从申请博士入学、就学期间,以及微
: 软、苹果、谷歌时期,涉猎的技术横跨语音辨识、算法、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
: 。近二至三年间,创新工场更斥资约一.三亿美元投资了四十多家AI新创公司,涵盖无
: 人车、人脸辨识、智慧金融等。
: 这些创新工场投资的AI公司中,最具盛名的包括中国驭势科技、旷视科技和智融集团。
: 李开复说,旷视科技研发人脸辨识系统,“可同时识别五十万张人脸,不但犯错率比人
: 类低,还可应用在海关、保安、企业、零售等领域。”李开复笑道,“这家公司估值已
: 经上看十亿美元。”
: 智融集团最著名的产品则是AI智能贷款程式“用钱宝”,它可依据用户还款纪录、个人
: 资料等,自行决定是否借钱。李开复说,“用钱宝”不但坏帐率比银行低,甚至一个月
: 能完成一五○万笔贷款,“若是一般银行,要多少业务人员才能核完这么多笔申请?”
: 这证明,未来银行这类资料审核的工作,肯定会被AI取代。
: 驭势科技则开发无人车,是少数拥有影像视觉、芯片、控制、系统集成等自动驾驶所需
: 技术的公司,第一辆无人车已在今年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上亮相。
: 台湾错过四波科技革命
: 叹无软实力,落后中、美
: 但李开复投资的公司大多是中国企业,当被问及对台厂的看法时,他叹了一口气,直言
: 台湾的法律和市场都不具备AI发展的先决条件,“台湾根本没有机会!”
: 李开复说,“台湾错失了软件、互联网、搜寻引擎、社交网络四波重大变革,台湾的银
: 行思想非常古老,法律非常落后!没有技术、资金、应用情境、实验场域,以及能识别
: 并帮助创业的VC(创投),更没有大数据及市场可推动AI发展!”因此李开复说,台湾
: 在PC时代虽拥有硬件优势,但在着重软硬整合的AI时代,已明显落后中、美。
: 值得庆幸的是,台厂在生产芯片和电子产品上仍具优势。李开复语气一缓,笑着说,重
: 要厂商如台积电、鸿海仍保有竞争力,“台积电联手英特尔(Intel)加速研发AI计算平
: 台,并在生产环节使用AI技术提高生产力。鸿海的工业机器人、精密设计、硬件生产
: 等,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也还会在AI时代扮演重要角色。”
: 只是,除了这几家大公司,在软件及创业机会上,李开复摇摇头,“台湾没有软实力,
: 我不认为台湾有任何AI创业机会!如果年轻人对AI有兴趣,想创业,还是往大市场发展
: 吧!像是中国、美国。”
: 论及年轻人就业机会,李开复警告,现在的大学生就是AI将要取代的第一批人,所以一
: 定要加强实力,思考自己最擅长、热爱的工作是什么?才有办法找到立足之地。
: “数学好的理工科顶尖学子,快点把AI课程学好,努力进七大黑洞公司工作,就能知道
: 这些全球顶尖企业在做什么,并参与其中。”(编按:七大黑洞公司指谷歌、脸书、亚
: 马逊、微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但不愿共享,任何数据进
: 去都像掉入黑洞一样出不来。但这些公司目前最具备AI发展实力。)另一方面,文科也
: 是不错选择,李开复说,艺术、哲学、历史、摄影、绘画、创作等能力,短期内不易被
: AI取代。“感情、思考、自我意识、生死意识等,是人类特质,今天的AI还完全无法理
: 解复杂的思想。”
: 当机器与人的桥梁
: 人文与服务业是台湾的未来
: “我的大女儿从事服装设计、小女儿德亭喜欢摄影,她们都是学艺术的。”李开复举例
: ,德亭曾说,她相信机器是不懂美的,所以未来的摄影绝对不只是按下快门,而是用新
: 的眼光让影像产生新的意义,那绝对不是科技所能取代。“每当我思索人和机器共存的
: 未来时,就总会想起德亭这段话。人的感动、人的审美、人的艺术追求和同情心,就是
: 机器无法取代的。”
: 因此,李开复也安慰那些恐将失业的人转而从事服务业,“台湾服务业相对有资源:有
: 许多志工及社会企业,在易经、禅学上更具备中华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领域
: 。未来重复性、简单的工作可交给AI或机器人,但也更需要具备同理心的人,担任机器
: 与人的桥梁。”
: 李开复笑着说,“作家韩寒不就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就是我们(台湾)要
: 找的未来。”
: 沛X
: 创X引X表示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吴彦祖)   2017-05-21 19:05:00
有爱的服务业
作者: SkyShih (天行者)   2017-05-21 19:12:00
有爱服务?手工排毒算不算?
作者: Obama19 (^_^)   2017-05-21 19:12:00
结论:洗洗睡吧
作者: docker (船坞工人)   2017-05-21 19:14:00
提升轮班肝实力
作者: lponnn (快乐的狼)   2017-05-21 19:37:00
CMU
作者: aidsnichael   2017-05-21 19:51:00
你又知道大家领低薪时有爱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7-05-21 19:56:00
一堆玻璃心被李开复反过来嘴到失禁不能自理,颇呵
作者: jashking (拉拉拉)   2017-05-21 20:21:00
去过台湾AI公司或者本身有在AI领域的人 就知道他说真的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21 20:26:00
看到帮uber护航就可以嘘了
作者: jason222333 (发呆)   2017-05-21 20:28:00
推 李开复认真了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7-05-21 20:38:00
其它的不知道,金融业不是这么单纯的问题
作者: Philethan (PE)   2017-05-21 21:11:00
作者: ptta (ptta)   2017-05-21 21:26:00
太残酷了
作者: apley (佛渡有缘人)   2017-05-21 21:29:00
一堆玻璃心,觉青跟乡民都以为可以‘用爱发电救台湾’了用爱OOXX、用爱台湾来发展AI,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啊,我们当然可以,我也觉得可以,在还很无知的时候。 XDDDD
作者: dreamnook (亚龙)   2017-05-21 21:30:00
被讲光了XDD
作者: jayppt (绝代香蕉)   2017-05-21 21:32:00
爱很廉价的 你知道吗? 一年40万不到就能请到爱心耐心满满的老师或接线员 爱很便宜 爱很没门槛 而且也不止台湾有真正门槛讲半天转半天还是薪资 我们需要的不是40万能请到的人才 是300万 500万还不一定请到的高手我这么讲 当讲台湾“最大优势”是个无法量化而且没门槛的东西时 其实背后的意涵就是我们在其他可被量化的指标上都明显落后 才需要找什么“爱” 为自己科技业打气
作者: apley (佛渡有缘人)   2017-05-21 22:18:00
推楼上,连具体优势都讲不出来只能喊口号时,表示输得很惨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5-21 22:41:00
人口一定要像中国印度才会有大数据?然后有大数据才能有AI?
作者: oding (oding)   2017-05-21 23:04:00
楼上爱台湾..XD
作者: mabin (马彬)   2017-05-21 23:13:00
大数据需要大量的行为(消费/交通等)做数据库人口多的国家当然有优势但也可以如Google般直接纪录用户的行为不过这些也是Google用免费服务换来的
作者: a000000000 (九个零喔)   2017-05-21 23:41:00
印度还好喇 中国主要是把估狗fb之类都挡惹搞自己的
作者: cobrasgo (人鱼线变成鲔鱼线,超帅)   2017-05-22 00:06:00
ml的确要有大数据,不然你怎么train?
作者: a000000000 (九个零喔)   2017-05-22 00:15:00
用爱来train 爱的教育
作者: tttttttiger (老虎五只)   2017-05-22 00:18:00
那些有爱的服务业很多一个月都2XK而已
作者: cobrasgo (人鱼线变成鲔鱼线,超帅)   2017-05-22 00:34:00
人口多有他的先天优势,不用去否认这点
作者: wa120 (哇120)   2017-05-22 08:07:00
中肯
作者: bndan (seed)   2017-05-22 16:37:00
..8 = = 这不实际吧? 实际上真风行起来后 8顶多帮忙消耗掉几%的人力.要期待这方向 不如期待看有没有将被淘汰的人力"集体升级"的方法...人口多在AI成熟时期反而是硬伤 他自己都讲了工作排挤效应..假设AI取代服务业排挤30%就好..台湾顶多几百万 中国是几E人所以这几E人是要玩无劳动领薪社会制度还是去抢阿?
作者: apley (佛渡有缘人)   2017-05-23 03:08:00
人口多是劣势的想法,在上个世纪可是很风行,中共也采取一胎减少人口。 可为什么后来大国,连印度都觉得人口多是优势了呢? 因为早期说的粮食、资源、政府成本、含你说的失业都可以借由新科技和政策做处理,把人口太多的缺点消弥,人口太多的优点,就能够显示,知道清朝为什么赔东赔西,却还是很有钱?(积弱不振是每个新朝都要在旧朝脸上写的罪名),就是因为人多,官方有引导多余人口去做比种田更有利润的事情先不说近代才有的消费市场概念,只有人口够多,分工才能细化(广度)、才能在专业度上大幅提升(深度),不然你只能挖角很多行业跟服务是只有城市才能有的,不只是因为市场,也是人口够多,才有人去从事那些工作和新创发想。 小村光是种田就饱了,那有人去做其他农业以外的社会分工? 而这,才是人口多在未来的重要优势,消费市场、人口红利己经是落后指标,它只是‘既成事实’,不是各先进国家政府看重人口的原因
作者: casd82 (28dsac)   2017-05-24 21:41:00
推 李开复常发废文 这篇难得的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