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bit.ly/2dUKjXS
最近,市场传出大陆LED厂商三安光电(SanAn)有意收购德国照明大厂欧司朗(Osram),2016
年10月10月三安证实已与欧司朗有“初步接触”。
欧司朗市值高达60亿欧元(约67亿美元),若三安顺利成功并购欧司朗,将成为德国境内陆
资最大收购案。同时,陆资一连串的收购使德国国内焦虑不安,德国政府也正密切关注。
欧司朗生产重心已由LED灯泡业务转向照明技术,已将旗下不赚钱LED灯具部门LEDvance以4
亿欧元(4.39亿美元)出售给陆商木林森(Forest Lighting)为首的收购团队,欧司朗转移
至马来西亚投资10亿欧元(约11.2亿美元)设LED芯片厂,此芯片厂可能才是三安的潜在收购
目标。
三安抢与欧司朗合作之目的
三安可取得Osram智财权,便能于中国大陆境外合法出售自家LED芯片,将使三安突破目前
窘境。援前例木林森交易协议,木林森须支付给欧司朗(Osram)商标授权使用许可费,以取
得木林森公司与LEDvance日后在规范内使用欧司朗相关的商标进行产品的行销。LEDvance
的产品将会继续沿用Osram以及Sylvania的品牌商标名称。还有相关的技术等智财授权使用
,LEDvance能继续使用于LED产品开发。
2013年欧司朗从西门子公司分拆上市后,西门子仍持有欧司朗17.5%股权,西门子旗下的
Siemens Pension Trust EV公司持股2.5%,合计西门子集团持有欧司朗近2成股权,西门
子是否让售欧司朗股权也是本收购案的焦点。
LED利润已大不如前,过去3~4年,全球LED产业受到大陆厂商低价抢单或生产过剩逼退竞争
对手,LED厂出现倒闭潮时有耳闻。照明大厂壮士断腕求生存,飞利浦、GE、三星及欧司朗
纷纷退出亚洲照明市场,转而回头巩固欧洲及北美市场。显示各家照明厂商的思惟已经转
变,从原本扩充通路,抢市占率的阶段,进入到确保获利以求生存。
台厂指出,中国今年5月并购LED上游机台业者德国MOCVD厂爱思强(Aixtron),中国对于LED
产业进行从上而下的整并行为,显示中国政府有意掌握全球LED市场大饼。
根据 LEDinside 统计,2015 年全球的一般照明产值达到 820 亿美元(不含车用与其他特
殊照明),其中 LED 照明的产值约 256 亿美元,整体的 LED 照明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 31%。
然而,正因为 LED 照明的渗透率不断攀升,加上 LED 照明产业竞争激烈,导致国际大厂
纷纷弃守原本已经经营百年的照明业务。
陆厂全球大肆收购 造成欧美之担忧
根据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表示陆企今年收购德国公司已近110亿美元,大幅超越2014年26
亿美元的收购金额。其中,美的(Midea) 以50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大厂库卡(Kuka)。今年六
月,德国总理梅克尔出访中国大陆时表示对于两国间不平衡的经济竞争环境感到挫折,因
德国经济环境的开放使陆企能购入德国科技公司,取得技术以在自己的保护市场建国营领
导品牌。
德国经济部表示依照德国法律规定,政府只能在外资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时禁止外资收购
。若欲阻止这类投资只可透过欧盟改变自由资金流动的相关规范─并非实行保护主义,而
是确保与非欧盟国家间的竞争能更公平。
陆资的大举入侵,并非只在德国发生,许多欧美国家都正面临此问题。然而,对欧美企业
而言要进入中国市场却非同等容易,重重障碍使多少国际大厂樧羽而归,造成一种市场不
公平竞争。中国大陆因面临国内经济成长缓慢,正寻求海外扩张,而德国企业的品牌名声
及关键技术成为它们极欲收购的首要目标。但是,德政府是否以专利技术外流为由,将是
收购成功的变量。
结语
由于,欧司朗母公司西门子正考虑脱售不赚钱LED,三安较有可能收购西门子拥有欧司朗17.5%
的股权或买下在马来西亚的LED芯片厂。三安不太可能真有本事吃下照明大厂Osram,收购
价60亿欧元太低了。这种唬人‘收购国际大厂之子公司’扮猪吃老虎模式,正是陆资扶持
之公司一贯的宣传手段。
此案收购双方目的,各取所需。欧司朗售出不赚钱的LED业务,以技术专利及品牌授权使用
换取进入中国更大市场。三安取得Osram专利保护伞及藉Osram品牌走出中国,进入美欧更
大市场。中国三安光电藉与德国欧司朗展开初步对话,未来双方不论收购或合资合作都有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