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uO3 (坚持到底)
2016-06-23 08:42:43※ 引述《holymars ()》之铭言:
: 这个“竞争,然后把胜利者放到一起进行下一轮竞争”的炼蛊式教育
: 其实是严重的让我国的优秀头脑,变得平庸化、保守化的元凶
: 在我一路求学的过程中,看过太多同学,就这样被制度扼杀了追求卓越的动力
: 因为我们过早的把头脑聪明的学生聚在一起竞争
: 基本上这些第一、二轮的优胜者,都已经是百中选一甚至千中选一的佼佼者
: 但是其中有九成,要在摸索人生道路时
: 就先接受“永远有人比你强”这个事实
: 每天苦读三小时,在段考前被天才用三个晚上就辗过去
: 然后感受到巨大的差距和挫折感
: 后果是导致这些百中选一的优秀脑袋,早早的就画地自限
: 同时也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动力和使命感
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掩耳盗铃没有用 越晚察觉这些事情 就更容易搞不清楚自己有几两重而乱搞
做超出或不足自己能力的事情 最后反而付出更大代价 一塌糊涂
你说的会出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于大人们搞不清楚状况而去骗小孩说妳好棒棒
而小孩没搞清楚大人其实只是不懂或者扯谎
我也参加过数奥 也是几十个选手之一
但是当我亲自与吴宏五这种世界数奥唯二满分金牌
大约是一千万中取一以上的的选手较量时
听到他如何用高几个维度的视野去想问题时
我深刻的体会到 他的能力比我高一两个等级以上 我毫无机会赢他
他的解题方法是毫无边际 毫无章法可循的
那感觉或许就如金庸小说中的方东白遇到太极剑的感觉一样
你说我有挫折感吗?没有 因为当你知道自己的程度远远在他之下时
其实你没有挫折 只有用欣赏的角度看他解题
从此之后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的极限在哪里
自然不会做梦 要与百万中取一以上的人直接较量
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走 适合自己的战场去打
每个孩子都有其上限 帮助他们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里
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因为你日后的职场 大概也都是跟你程度差不多的人
你也会有机会遇到高你一两个等级的人
有脑袋的大人 本来就应该告诉孩子
我觉得你的能力大概就是百分之一 五百分之一 或是五千分之一
你到这个环境中 会遇到的都是这样等级的人
作者:
ejnfu ((-. .-)b)
2016-06-23 08:49:00你讲的跟他说的观点不同吧…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6-06-23 08:52:00tech版果然卧虎藏龙
这讨论串竟然钓出一堆高手十分之一的人已跪....XD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08:54:00
这就是看上一篇被摧残的人怎想呀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08:55:00
往好的想就这篇 想坏的就是上一篇的情况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路,只要找到就会有成就反而是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普普的最惨
不过这里指的程度是纯iq,如果加上领导力、eq等人格特质其实iq没那么高的人还是有可能超越这种人的
吴宏五太前辈了,不过同是满分金廖建溢学长好像在美国google
请问 XYZ大 如何培养 其他人格特质?(领导、EQ)等等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09:15:00
如XYZ所说 看强者定义如IQEQ人际关系等考虑进去 强者又更少
有一个问题点是,许多大人不一定知道如何measure小孩的程度,但会把学生能力作为自己或学校的绩效
作者:
mastic (?!)
2016-06-23 09:43:00你们讲的是一样的呀!上篇强调的其实就是很多人不是像本篇po格局够,所以会陷入钻牛角尖,以致于忽略其实自己也是很优秀的事实。这的确是教育制度要加强的地方。
作者:
DaGarn (达刚)
2016-06-23 09:50:00推jeromeshih
楼主:
CuO3 (坚持到底)
2016-06-23 10:09:00有点像围棋啦 哈哈@lin大 谢啦 如果知道吴宏五的下落的请告诉我吧很想再看看他解题 XD
作者:
Vick753 (彬彬)
2016-06-23 10:18:00这篇中肯 推
作者: amazingboy (amazingboy) 2016-06-23 10:27:00
推
我倒是觉得把人格特质考虑进去强者不会更少只会更多xD 总不能说第二名就不是强者吧
作者:
Vick753 (彬彬)
2016-06-23 10:30:00原PO遇到的事 类似的我一直到大学才遇到 想通@@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10:36:00
是啦 总数应该会上升XD
作者:
jesues (jesues)
2016-06-23 10:46:00agree
作者:
apley (佛渡有缘人)
2016-06-23 10:50:00measure的方式很多,最好的方法就是丢下去竞技,然后看过程成绩不是唯一。 最重要的是,竞技的地方不是只有考试成绩
推楼上,但台湾一个问题是从小太讲求结果而非重视过程,然后又对框架内的智育竞争太过重视,其实算扼杀学习的能力楼上是指apley
作者:
griffeyk (Surprise or Shock?)
2016-06-23 12:01:00十分之九给推
高强度竞争等到大家人格都成熟再来作也不迟我前篇就有点出“过早”两个字,在小小年纪就被送去炼蛊
作者: RiverClyde (Rose) 2016-06-23 12:15:00
推。
养失败的可能性远高于成功..而且某种程度上你这篇的心态不就正好切中我说的困境吗..见识到真正的天才之后就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动力和进取心变成一种仰望心态在看IQ高的人,这种造神心态是很不健康的...
作者: tkhan (脑残绿吱吱) 2016-06-23 12:24:00
本文最中肯..
作者:
em1234 (em)
2016-06-23 12:30:00只能推你
作者:
hunk124 (金属之子得永生)
2016-06-23 13:20:00跪着推!
作者:
GARIGI (咖哩鸡)
2016-06-23 13:47:00就像云古教导智喜,你是十万分之一,但小杰跟奇犽是千万之一,我懂了。
作者: t811002m 2016-06-23 13:59:00
推,态度很正确
作者:
hb0922 (ㄚ阿)
2016-06-23 14:28:00想法跟你一致
推这篇的想法 有自知之明与了解跟高手的差距也是能力把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做到完美就已经算很成功了最怕的是遇到运气好爬上去 错把运气当实力的决策者然后自以为是又刚愎自用 通常这种最容易发生灾难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6-06-23 15:49:00云古有教智喜,那现在的教育有教学生吗?
作者:
NCTUEECS (璇璇七仙女<3)
2016-06-23 15:53:00中肯推
作者:
luckyBF (科科)
2016-06-23 20:27:00我跪了
作者:
piolet (...)
2016-06-23 21:45:00恩你讲得我在棋灵王里面看过
作者:
javatea (齁齁)
2016-06-24 03:41:00蛮标准的台湾正统教育思维
作者:
godwed (章鱼)
2016-06-24 10:19:00参加过真的了解自己渺小
作者:
Cger (海洋~~)
2016-06-24 11:14:00几十个选手? 代表参加的不是5个而已吗?
作者: weaponking (要你命三千) 2016-06-25 01:45:00
但的确也有在这环境下被扼杀掉的人...因为发现自己到不了学太极的境界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