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和推文的内容
让我思考了很久关于教育与科技人才培育的事
在进入主题前,先说个故事..
我国中的时侯唸的就是所谓数理资优班
那种在九年国教时代还要考试才能进去的特教班
国三的时侯,考高中刚好是多元入学开放的头几年
国三上的时侯,全班30个人有27个已经确定会唸第一志愿高中
(保送高中数理资优班,或是推甄上普通班)
所以下学期从四月开始,学校可能觉得让这27个学生闲半年无所事事不好
就直接开始教一些高中的课程
然后那3个没考上的呢,就直接被“编入一般班级去准备高中联考”
嗯…当时年纪小,没觉得怎样
现在回头想想,这等于是用很残酷的手段直接毁了三个国中生的未来
要知道这3个人都是通过了至少2个标准差的检定(IQ 130+)
才会唸数理资优班的
但是因为在更高强度的竞争下落后,小小年纪就要接受这样的心灵催残
回到主题来说
这个“竞争,然后把胜利者放到一起进行下一轮竞争”的炼蛊式教育
其实是严重的让我国的优秀头脑,变得平庸化、保守化的元凶
在我一路求学的过程中,看过太多同学,就这样被制度扼杀了追求卓越的动力
因为我们过早的把头脑聪明的学生聚在一起竞争
基本上这些第一、二轮的优胜者,都已经是百中选一甚至千中选一的佼佼者
但是其中有九成,要在摸索人生道路时
就先接受“永远有人比你强”这个事实
每天苦读三小时,在段考前被天才用三个晚上就辗过去
然后感受到巨大的差距和挫折感
后果是导致这些百中选一的优秀脑袋,早早的就画地自限
同时也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动力和使命感
“反正追求卓越是那些万中选一的天才的工作”
但说到底,唸三十小时考输唸三小时
不过就是头脑没有转那么快,记忆力没那么强而已
而这两点不过是众多“优秀标准”的其中两项而已
以推文为例子,选训营和拿牌真的有差那么多吗?
要知道选训营一年全国也才数十人而已
数理逻辑思考这东西,过了一个门槛后,边际效益就递减了
谁作代表或者谁拿牌,更多是考验临场反应、抗压性、甚至带点运气
但我们的基本上并不重视这些“优秀的失败者们”的心理再造
经过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我们的国家就产生了很多“甘于平庸的优秀头脑”
嗯…当然对惯老板来说是很开心啦,便宜又奴的优秀头脑,超爽der~~
但对国家长远的创新力、进取精神的培养,是很深远的伤害..
反而是那些竞争中置身事外的
在第二轮进到较低强度竞争的环境的
或者干脆放弃这个变态炼蛊场去国外唸的
能培养出一些领导力、进取心、冒险精神等重要特质
问题这些人中很多人没有足够聪明的脑袋 (因为聪明的脑袋大多都去参加炼蛊场了)
结果就是
“老板很蠢,什么都没想就进行自杀式创业”
“富二代海归派明明就笨得可以,但是他是你上司”
台湾科技业界现在面临的创新人才困境
有很大部份是过去二十年的教育体制造成的
当然,我知道现在的教育界是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然后试着要作出改变的
但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 引述《lincolnli (缘份藏在名字心中)》之铭言:
: 哈看到45171篇底下的推文想分享一下。
: 其实台湾最顶尖的人并不会输给美国、中国。
: 不过台湾最顶尖的人却很少听说在搞IC设计。
: 我讲讲我认识的。
: 美国有3天将git写完的。
: 112EE
: 台湾有王思博数奥金牌,资讯奥金牌,
: 物奥金牌,建中三年,一年拿一金牌,
: 这是世界第一人了。
: 高奕豪学长,数奥银资讯奥银,
: Stanford PhD资格考
: 近几年来唯一的华人榜首,
: 目前在搞Hedge fund。
: 台湾Google里有数奥金,
: 建中那班史上最强有出书的资优班,
: 有不少人在台湾Google里面。
: 我是保送生,大一邻近学号普化同组,
: 同组的同学大一下就跑去MIT了,
: 保送生学号都排后面,我没直属学弟,
: 我直属也跑去MIT了。
: MIT media lab也不少112EE的
: 听到的强者大多搞软件或是搞金融。
: 近年来hedge fund正夯,
: 顶尖EECS要赚快钱的好选择。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6-06-23 06:01:00变态练蛊场XD 蛮中肯的
作者:
ECZEMA (加油!)
2016-06-23 06:08:00强中自有强中手 赢者全拿
作者:
javatea (齁齁)
2016-06-23 08:07:00一针见血学生普遍比较安于现状 很多出国的人才 很多都安于当个打工仔 ...
作者: agigoo (agigoo) 2016-06-23 08:24:00
推
作者: bab7171 2016-06-23 08:33:00
中肯
其实我相信国外知名企业创办人应该没有到绝顶聪明顶多高于1~2个sigma 过一定门槛就够了如这篇所提的人格特质反而更重要如果世界上成功与否光靠IQ就够 那不就不好玩了?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处网军研发人员)
2016-06-23 08:55:00民族性的问题,百年的分数教育把每代都这样洗脑衡量人的标准就是IQ高,记忆力强,考试分数高。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09:17:00
推D大
作者:
kclvpc (kclvpc)
2016-06-23 09:18:00如果照这么说 之前基测把国中生分成99个等级不是更残酷?
作者:
nedekwn (top)
2016-06-23 09:50:00中肯给推
作者:
Vick753 (彬彬)
2016-06-23 10:16:00这篇见解步错 推
作者:
ABJones (è°æ˜Žé‚„是èªçœŸï¼Ÿ)
2016-06-23 10:20:00M 基本上就是台式教育练蛊场的延伸
作者:
jesues (jesues)
2016-06-23 10:33:00agree
作者:
apley (佛渡有缘人)
2016-06-23 10:41:00一种坏的方法,可以有百百种坏处。 不如聊聊好方法怎么做?
作者:
Iamjkc (è¬å¹´æ»æœƒ)
2016-06-23 10:54:00给推 还好我都走老二哲学才活到现在
其实M和TSMC都有点类似这样,只是发扬光大而已 XD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6-06-23 12:15:00
推推
作者:
ejnfu ((-. .-)b)
2016-06-23 14:28:00我比较支持这篇,台湾人真的太多实力不差的因为这种思维被困住,很可惜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处网军研发人员)
2016-06-23 14:40:00大家参考奥数最强的国家,中国,结果中国有超英赶美吗?
考前三小时本来就比比平时三小时还有效率了根本不是天资问题
作者:
ACMANIAC (請肥宅救救肥宅)
2016-06-23 15:31:00这例子就只是 IQ 还可以,但 EQ 远远不够用。
作者:
tonybin (Courage)
2016-06-23 19:56:00是雷亚圣火星阿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6-06-23 20:44:00推圣火星~ >/////<
作者:
prpure (风速)
2016-06-23 21:50:00个人有不同的观点,数理教育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国文历史地理才是填鸭式,被西方的教育方式打趴国民素质会影响民主国家效率,但决定国民素质的是文科教育
作者: st930402 (@o@) 2016-06-24 00:47:00
推
作者:
lanniba (烂泥巴)
2016-06-25 02:10:00推一个
作者:
Noworry (半折公)
2016-06-25 20:54:00四大大学经验 很多在省立一中被摧残后 大学读书动力比其他高中的动力还弱 但是女中的好像就没这情形
作者: JiungSen 2016-06-26 17:22:00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