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机械类新鲜人想练功?

楼主: ihw (人参)   2014-10-17 06:23:19
同是机构人,交流一下,提出一些看法,看看就好...
我是赞同模具对于机构来说是基本技能,
但原PO是新人求问,这基本的技能不就是新人需要的点吗?
当然不需要强到跟模具厂检讨到水路的布置,进点的位置之类的
模具我相信很多人知道,但成型就不一定了.(这算模具里吧?)
基础的还是要了解一点.
你是客人,你有问题的时候,模具厂当然会一条条介绍
我也当过新人,我觉得新人最大的问题是,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
要怎么让模具厂一条条介绍?
ODM厂唬弄新人,资深工程师或是技术经理不一定会在现场
即使是Mail也不一定会看这么仔细
事后发现了,被纠正了,新人还是被玩,没多大差别.
其实,我想说的重点是,基础是很重要的.(如果说想当机构的话啦).
举例来说, 人人会画2D,尺寸标注却是一大学问,
也许有人会认为,不过就把尺寸标上去,那有什么.
在标注2D的时候.基准怎么选,关系到品保怎么量,检治具怎么做.
公差的订定,公差分析的循环设计的对不对,这跟加工制程和成本也有关系
良率/CPK怎么看,这也关系到成本问题
机构不只这些,而你也不一定要每项都要很强,但至少要懂一点
你了解了,可以选择往横向发展,比如采购/SQE/品保之类的
或是继续做机构.
品牌厂没什么不好,但我认为在代工厂练功练的快
看得多了,自然有别的想法,没说机械一定要做机构.
我们部门以前有个同事,他爸是公司的副总
让他进来我们部门,只是要让他多看看
一年后,就离开代工厂,跑去做采购.
我的意见不一定对,但副总对的机率应该会比我高,哈~~~
另外,我还没遇过品牌厂有机构是新人的
如果能进去,当然最好,毕竟品牌厂福利跟薪资都比较好
: 再回一篇好了...就回这一篇
: 我是机构没错,我觉得啦,有几个迷思大家要想一想
: 1. 机构不懂模具可以吗?
: 我只能说:懂产品未必要懂模具,台湾懂模具的人多,懂产品的人少
: 模具知识说真的,只是"基本的技能",
: 进阶的技术几乎都是要专门的模具工程师开发,新人不用去赶了...
: 资深的模具师傅不用3D图,拿原子笔就可以拆模具结构了,这新人怎么赶上?
: 模具做得更好,就算是模具界中的霸主,常常还会把专门拆模技术藏起来当自己know-how
: 特殊模具发展给谁?不就是品牌厂?因为品牌厂是客户,有产品,有要求
: 才会需要特殊的开模方法,才会需要找到强的厂商,强的特殊模具内结构
: 技术都是发展来服务客户的,你品牌够大,
: 就算你是新人,模具厂十几年的资深课长也要一条条跟你介绍
: 跟你解说哪些地方的设计,模具成本会高,量产有问题
: ODM厂就算可以呼弄新人,当品牌厂的资深工程师以及技术经理是死光了吗....
: 品牌厂想要追求产品质感,告诉代工厂哪里不能有分模线,不好看要跑模具结构
: 你觉得如果你是代工厂的工程师,会想什么?
: 1. 干这客户是白痴吗?超机车,这怎么开?算了我想看看,不然另一家就要提出了
: 2. 分模线拆在这里根本看不出来啊?叼什么?
: 3. 其实我想到X种方法,可以拆得更漂亮,但是客户好像只介意那一边?不要乱提案?
: 真的按照我说的做,公司成本搞不好会提高,老板就会说就赚不到钱了....
: 你进步多少,来自于客户有多少要求啊....
: 而且,要做到一个零件,制程方法千百种,不能开模还是有很多方式达成
: 那根本就不是重点...真的....
: 说真的,制造成本在台厂是价值,在大品牌厂眼里,根本只是蝇头小利
: 人家指定要煎一块五分熟松阪牛排,我们在思考是否能一达到五分熟就早点熄火省瓦斯
: 都忘了人家懂得怎么买到好的牛肉,以及开间餐厅一客卖五千台币,知道五分熟卖最好
: "只"想办法学着怎么看制造成本
: 根本就是台湾机构工程师根深蒂固的观念....
: 不是制造成本不重要,而是台湾很多人懂降低制造成本(也就是前人经验),
: 学这个很简单
: 却没人懂产品设计啊....
: 2. ID下一些刁难的尺寸然后坚持己见
: ID的工作就是要做得漂亮,至少他老板要觉得好看
: 有些尺寸坚持是因为他认为这样才有质感
: 只要有钱,大部份东西还是做得出来
: 尺寸公差要求超小,就sorting就好了
: 成本只要客户老板点头,有人给ID靠,他们当然可以坚持己见
: 工业产品还是有一大堆东西都是用研磨/配对/sorting出来的
: 量率以及产能超级差,但可以做出超精密的东西与质感
: 重点只有客户(品牌厂)会要求这一点,他们知道要把钱花在哪里
: 这个是代工厂永远都不知道,只会在下班后干谯:
: "为什么要定这么小公差?就客户要求的啊,好像是XX功能比较好,我也不知道"
: "弄到后来有60%不良耶!他们又不准我们涨价,采购一直压迫要我们交料...唉"
: 客户ID的工作是把东西做得好看,好用,质感不错
: 为了成本以及技术限制让步,也是客户自己的决策,绝对不是ID工作做不好
: 很不刁的ID,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ID,只能说是被强X的ID....
: 3. 规格还不就是人家订的
: 机构知道ID要什么重点,会订规格
: 机构知道该产品产业规范是什么,会订规格
: 机构知道依照产品应用的环境以及成本规划,失效模式该在产品周期何时发生,订规格
: 差别就是在,客户跟你讲的要求
: 还是你自己去发现要订哪些规格的,这就是技术
: 各种规格都是品牌厂自己的机密与Know-how
: 不接触消费者的代工厂,如何决定电源键要按20万次还是五十万次才能够减少10%退货?
: 多少力量才是各种目标消费者喜欢的手感?
:
作者: RoLo (rolo)   2014-10-17 13:11:00
中肯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