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创并购+三好 激战韩流
群创光电今年元月欢庆成立10周年,群创是台湾最后1家成立的TFT-LCD公司,10年来透过
并购3家公司,迅速发展成国内面板厂的龙头,2012年全年合并营收4,809亿元,仅次于韩
国的三星及乐金显示器,居全球第3大厂面板厂。
群创是鸿海集团布建“八屏一云一网”计画中,补上关键零组件TFT-LCD 面板拼图的要角
。而被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找来,布局面板大业的段行建,正是台湾第一家TFT-LCD 面
板厂-联友光电的创办人,巧合的也是最后1家面板公司的创立者,见证台湾面板产业的
完整发展史。
段行建1990年自美国返台,在联电支持下,成立联友光电。联友成立之初,并不是要做
TFT-LCD ,而是生产传真机相关产品。后来发现传真机市场没有前景,决定改做TFT-LCD
。
当时台湾没有TFT-LCD技术,联友利用联电位在竹科最早期的4吋半导体厂房,搬空部份机
台,买入设备做起第1代的TFT-LCD。当年的玻璃基板是320mmX400mm ,比起现在次世代面
板厂的玻璃基板动辄1米多、2米多的长宽,真是“小巫见大巫”。
段行建回忆,为了学习LCD 技术,他和现任群创树谷分公司总经理王志超等人,还到美国
密西根州的OAS公司受训。一天早上去上班时,听说停车场发生打架事件,原来是韩国三
星的受训人员起冲突。可见得台湾与三星几乎是同时准备投入TFT-LCD产业。
联友是台湾TFT-LCD厂的先行者,当时最早发展的日本不愿卖关键零组件-彩色滤光片给
联友,逼得联友想办法自己生产。经过1 年多的研发,不依赖日本技术,联友约于在1995
年开始小量交货。段行建说,那时所谓的TFT厂的全产能满载不过是第1代玻璃基板的
3,000片,即使这样,当时都没有满载过。
2001年,因为经营环境差,联友与达碁当年2月宣布合并,成为后来的“友达光电”。当
年9月1日正式合并,段行建在10月底离开友达,本来转行的段行建,因为鸿海想做TFT–
LCD,在郭台铭的积极延揽下,他才回到台湾。
整并三合一 专注核心事业
2002年中,他开始规划成立“群策群力,共创事业”的群创光电,就在今天竹南T2厂外面
的马路上,租了1间会议室,开始筹备新公司,并于2003年元月14日正式成立。
有鉴于之前经营TFT 厂的经验,段行建向郭台铭建议,群创虽然是要生产TFT-LCD,但是
要以系统为出海口,用TFT推动系统。这项想法顺利实现,成就了名噪一时的“群创模式
”。
2007年,群创只在台湾竹南拥有4.5代线及5代线各1座厂房,以及大陆的龙华系统厂,1年
就赚进161亿元。当年7月群创的股价攀上178元高峰。
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市场传出友达与奇美电要合并。曾经在联友光电追随过段行建的奇
美电老干部,征询他到底是与友达合并或是跟群创合并比较好?结果,奇美电选择群创做
为合并对象。
群创在合并奇美电前,先并购同在竹南园区的统宝光电,两家公司不仅有地利之便,且群
创当时没有LTPS产线,合并统宝能够发挥互补功效。
2010年3月18日,群创完成与奇美电、统宝的“三合一”,一举让群创的TFT 产能跃居全
球第三、台湾第一。这样一来,面板的产能大于系统的产能,原来的群创模式变得不适用
。
合并后,群创的TFT的产能变很大,若再做很多系统产品,等于跟客户竞争。段行建考量
到大陆系统厂并没有赚很多钱,毅然决然决定停掉系统厂的事业,回过头来专注在TFT面
板产业。
全力调体质 顺势推出新品
合并后,群创面对连续3年的全球景气谷底,加上内部有一些整合上的问题,一直到2012
年才真正解决内部问题,积极展开整合工作。这让群创去年财报表现优于台湾竞争对手。
同时群创也顺利完成与联贷银行团的债务协商,达成展延还款的共识,度过一度危急的财
务缺口。
段行建坚持的经营理念,要从公司的基本改善起。3家公司整合过程,必须从以前做得不
好的地方,将这些历史共业全数改正。
为提升面板厂稼动率,段行建强调,唯有推出好的产品,才能实质提升稼动率。他分析,
常常拿全球景气、韩国政府及大陆政府补贴面板业为由,这些虽然是对的,但他不信补贴
能长久激发出有竞争力的企业。
群创去年在电视产品上花费很大心力去推新规格产品,主要是考量电视的面积比较大,可
以让工厂满载。
综观各方资料,发现群创稼动率不高,其实是没有取得合理市占比重,因为同时间市场需
求量并不差。
因此,段行建引述鸿海郭董常讲的:“企业没有景气问题,只有竞争力问题”。
企业要经营成功,需要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及好的品质,来达到合理的市占率,外面的条
件反而是次要的。
观察台湾最成功的标竿企业:台积电和鸿海,即使在金融危机时,仍然经营得非常好,只
是获利稍微低一点。
群创未来仍应专注本业,顺势发展出新的如触控面板等项目,才是对的方式。
【2013/01/14 经济日报】@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634139.shtml